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理答
2018-09-15程庆芝
摘 要:高中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观察、想象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要求很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物理现象的规律性,并借助师生间的有效理答行为,帮助学生内化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探究欲望。本文针对高中物理课堂师生有效理答的案例,探究如何在师生间的理答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发展;有效理答
一、 引言
因传统固化教育模式的影响,致使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当,高中生对当前物理学科学习兴趣日渐衰退。而理答作为课堂问答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行为表现,更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反馈。有效的课堂理答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深度理解,也会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产生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堂理答行为,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 高中物理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 学生被动学习,使学生失去探究兴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生学习物理课程多处于被动状态,致使他们学习能力逐步退化,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甚至出现放弃思考,继而丧失思维提升机会。其次,高中物理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分析总结能力要求很高,仅仅依靠课内外的死记硬背远远不够。由此可见,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知识探究兴趣,就会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成效,造成更多学生成为物理科目的学困生。
(二) 理答方法不当,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由于教师自身课堂施行理答能力的限制,课堂中的理答行为不能面对全体学生,所设置的问题仅仅面向少数优等生,造成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或者偏下的学生只能随波逐流,在课堂突破易错点方面,没有任何存在感和成就感。有时也会也遭到教师的批评或责备,继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信心。
案例1:在回旋加速器的章节复习课
教师:同学们,请大家思考:关于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有哪些?
学生回答很多:频率、周期、最大值、有效值
学生1:还有平均值。
教师:平均值可以用来描述交流电的性质吗?
学生2:不可以,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平均值。
教师:时刻还能用平均值来表述吗?
下面的学生齐答:不能。
……
通过上述案例,教师对学生1的理答采用了反问的方式,对学生2的理答,脱离问题回答的主题,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理答从纠错的角度来解释,并没有去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回答。物理对思维逻辑能力要求很高,教师的理答应该立足服务、鼓励学生的角度,不应该进行比较性理答,要尊重学生之间学习上存在的差异,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阻碍学生思维发展。
三、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答策略
(一) 转变角色,鼓励引导:新的教育模式教师的角色也应该进行灵活的转变,如果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位置,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案例2:在学习关于“机械守恒定律”的章节中
教师:如果你是过山车的设计者应该考虑哪些主要因素进行设计?(全班参与讨论,5分钟后。)
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1:安全。
教师:还要考虑什么因素?
学生1:通过能量转化可以理解为,h太大,v增大,n也增大,对车的材料质量要求就很高了,会增加成本。
教师:很好,你的见解很到位。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同学们对这种做法有什么看法?
学生2:综合的考虑就是如果太高的话,它的速度就会加大,很多人因为害怕就不敢乘坐了,反而减少了经济收入,更可怕的是太高的话,车翻滚后要停下来,就很困难了,消耗的能量也很大。(学生1一下子就明白了)
教师:感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解答,看来我们一定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进行研究设计。……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1的理答,转变了角色,充当了学生讨论的发起者,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互相评论。对学生2的理答,教师肯定了他的回答,并且引导了全班同学,很好地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这样不仅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增进师生之间感情。所以教师通过转换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用合适的语言来进行理答极为重要。
(二) 认同观点 接纳错误:教育专家卡尔威特曾提出其教育秘诀:教师要宽容与理性地看待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堂出现的错误。他指出:学生课堂出现的错误表述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資源。因此,教师应该要接纳学生的犯错行为,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分析、思考或者交流的基础上查找错误出现的根源,使学生在理解错误的基础上内化所学的知识。由于现在教师在讲课中太过于自我,坚持教师的权威,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否决了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疑问。物理课本来就会有很多问题,虽说有些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但教师一定要去接纳学生的犯错行为。无论学生观点是否正确,都不要立即做出评价总结,而是要对自己的学生认可,哪怕错了也不要去进行惩罚,创造一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三) 立足实践,启发思维: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理论知识枯燥乏味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或者物理模型、图文切入等方式刺激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物理上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可见,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去创新教学方式,并在实际中反思,真正去融入新课改的环境中,才能在实战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例如,进行“伏安特性”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进行预设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绘制相关的伏安特性曲线,帮助引导学生预想出可能呈现的结果,再让学生利用用灯泡、变阻器等实验器具开展实验,以此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 总结
有效的理答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基本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也能使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所以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理答才最为有效的理答。
参考文献:
[1]李明刚.试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11):8-9.
[2]张叶珍,钱荣根,顾惠峰.基于实证的高中物理课堂理答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22+47.
[3]卜伶娟.巧用类比 放飞思维——课堂教学类比思维运用的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5):64.
作者简介:
程庆芝,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