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辆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模式结合的探讨

2018-09-15穆加彩周康震孙�熽�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

穆加彩 周康震 孙�熽�

摘 要: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且详细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带来的优势。

关键词:车輛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应用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水平。但是,从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一般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位置,人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充分的、准确的认识,认为其仅仅只是本科教育的替代版本,其属于本科教育的附属品。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教育缺乏足够的投入,从而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往往处于较低的水平,学生毕业后缺乏竞争力,对于教育岗位缺乏适应性等,这无疑对高等职业教育健康的、长远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一、 车辆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 车辆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本科教育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也仍然延续着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侧重于理论知识,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主要是参考本科所开设的部分课程,但是职业教育具有课时较少,从而导致课程将会被压缩,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专业教育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部分教师往往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专业院校进行任教,虽然拥有丰富的理论经验,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水平,这就充分显示了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

(二) 车辆工程专业解决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车辆工程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的问题进行解决:第一,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车辆工程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项技能,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实践知识的作用。例如,车辆工程专业应该与相关企业相结合,加强实习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方式,以巩固和深化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例如,部分高职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与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德国大众或者上海通用等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德班和通用班,这些知名企业为车辆工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可以便于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第二,高职院校应该积极走出去,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而实践技能则是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的。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走出去”策略,让学生到相关企业中进行实践,增长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二、 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 培养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一方面,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充分的锻炼,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这将会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对于企业而言,其比较青睐于拥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实践实习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加符合单位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刻苦、认真的态度,加深学生对于今后就业岗位的了解。同时,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达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目标,促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巩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地位。

(二) 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进行任教,他们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并没有到企业进行实地工作过,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因此,通过校企模式,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还可以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素养。例如,通过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从事实际的生产、产品研发以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具体的了解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关联的实际生产环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平。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教师也可以全面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对教师今后开展技能培训将会提供明确的方向,对于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整合等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 校企双方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企业与学校对于教学大纲以及人才需求等意见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制定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计划,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携手共同编写教材内容,将具体岗位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具体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与学校两者的相互融合,学校与企业之间紧密结合,促进人才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加大对企业的宣传力度,从而校企双方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企业走入到校园中讲解具体的工作经验,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和开发,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实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方式。因此,对于高职院校中的车辆工程专业而言,通过构建科学的、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水平,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为社会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世通.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J].化工管理,2017(2):32.

[2]张振东,周萍,卢曦,褚超美,孙涛,孙跃东.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42-144.

作者简介:穆加彩,周康震,孙昊,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模式高等职业教育
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探究
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研究
浅析计算机职业技能大赛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呼和浩特高职财经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调研报告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