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实施
2018-09-15陈瑞琦
摘 要:预设和生成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平衡好二者关系,才能保证教学计划高效完成。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预设和生成的平衡:创设情境,引导生成;尊重学生,参与生成;把握课堂,动态调整生成。
关键词:预设;生成;数学;教学
一、 预设与生成的内涵
预设与生成,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平衡好二者关系,一直是我们探讨的话题。所谓“预设”,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对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事先的预测,并对这些反应做出恰当的引导,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所谓“生成”,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教师、学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的动态的过程。数学,作为一门极富逻辑性的学科,教学时对预设和生成的把控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 关于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实施的几点建议
预设和生成是相得益彰、不可偏废的。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特别地,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应该平衡好二者关系。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时应该做到:“精心预设而又不拘于预设,珍视生成而重自然实效。”在教学中如何平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就此,关于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的实施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创设情境,引导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合理进行情境创设,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整合动态资源,并生成新的资源及时用于教学中。由于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以及规则性,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兴趣缺乏。作为数学教师,更要视“使学生爱上数学、喜欢数学课”为己任,因此需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實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说:“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因此,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氛围中引导生成是十分高效的。并且为学生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生成。
例如,某数学老师在讲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时,这样创设情境:砌墙时,建筑工人把线的一端系上一个铅锤,另一端用砖压在墙壁面上(如图),观察系有铅锤的线与墙面是否紧贴(在铅锤处应有一空隙)。也就是判断所砌墙面是否经过地面的垂线,以此保证墙面与地面垂直。同学们对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十分感兴趣,纷纷讨论起来。这也为教学提供了“生成”的沃土。在这样的氛围下,将预设的高效性和生成的丰富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计划有序进行。
(二) 尊重学生,参与生成
从学生的发展层面上看,既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生成,得到生成性发展。即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变式,尊重学生生成,为生成创造条件。所谓数学变式教学,是在数学对象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对数学非本质的特性进行多方面的适当的变形。
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学习“四则运算”时,为使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进行例题练习后,教师可以引入“算24点”,在巩固四则运算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生成性发展。教师出示“2、4、4、8”四张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凑齐“24点”。第一小组的学生讨论出“(4+8)×(4-2)=24”,第二小组的学生讨论出“4×8-2×4=24”。以上案例,教师让学生自主讨论,进行变式,参与生成。
(三) 把握课堂,动态调整生成
我们都没法预知下一刻发生的事情,课堂上也是一样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一些突发状况往往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学生们个性鲜明,才思敏捷。课堂上学生灵感突现、对某些问题困惑质疑、认知有误等情况时常发生,教师要巧妙地应对这些课堂新情况。如若教师执意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来实施,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视而不见,一方面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对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关注动态生成。
例如,在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出了这样课堂练习题“直线y=3x-2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 。”思维敏捷的同学马上给出了答案。这让老师有点措手不及,原本预计将对学生进行的一系列的引导得出答案,学生迅速回答,超出了该教师的预设范围。如果按照老师的预设不理此学生继续等其他学生做出来的话,必然会打击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们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阻挠。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教师通过快速的判断与思考,发现这个突发状况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素材,虽然超出了预设范围,对教师的教学进程有一定的干扰,但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刚刚这名同学反应真快,表扬!但是答案究竟是否正确呢?大家一起来当当小老师,帮我判断判断。”教师这样回答,不仅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了激励,也对另外的同学们进行了责任感教学,肩负起“老师”的重任,参与到课堂中来。于是,同学们通过积极思考,帮老师判断出了对错,胜任了小老师这份工作。
由此可见,虽然教师对学生在课上的反应无法完全预计,但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动态调整生成。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5):17-20.
[2]孙秋芬.小学数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把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95-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张闽.谈谈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z3):84-85.
作者简介:
陈瑞琦,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