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2018-09-15吴山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广大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新课改也对其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显著,一些教师仍未从旧观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理念落后。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课堂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其中的“人”指学生,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和操控者,整堂课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做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设计具体的课堂环节。教师转变旧观念,还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上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也要以鼓励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如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或图书查阅收集地坛的资料。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且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与地坛的故事。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真正使学生成为中心,促使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深入思考,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 注重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教学
由于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性格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高中生,已经接受了长期的义务教育,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定式,两极分化的现象尤为严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完成升学任务,重点对“优等生”进行培养,并没有将教学面向全体。新课改要求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固定的学习小组,进行互助式学习。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注重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每个小组都要安排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鼓励学生互帮互助,缩小学习差距。另外教师在组织教学训练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全部学生的发展进步。“一刀切”式的训练形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设置有梯度的训练,照顾到进度较慢的学生,由易到难、层层相接,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分别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 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改要求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手段。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热情。组织多元的课堂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维持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显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得到优化,有助于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而使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感染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如在教学《蜀道难》时,学生只通过读文章难以深刻體会到蜀道的艰险。这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蜀道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学生在观看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情境下对课文进行再阅读,会对作者情感有新的领悟。除了图片视频,在课上还可以播放一些与课文意境相符的音乐,使情境更加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如《荷塘月色》一文中,主要描写了静谧的月下荷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慢节奏的轻音乐,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
四、 组织拓展阅读,提升综合素质
阅读是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在考试中,阅读题往往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学习和考试的难点。阅读能力的提高重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然而为了应对考试,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单纯依靠教材的讲述进行,甚至总结出一套答题模板直接提供给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拓展阅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谓拓展阅读,指的是非课本内容的课下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学生进行拓展式阅读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组织拓展式阅读活动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重教材文章的拓展阅读。教材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编排和修订而成的,因此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学经典,有很高的学习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对文章背景、作者简介、文本结构及写作技巧等,都要仔细讲解、深入分析。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在细致讲解之后,还要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动作细节描写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还学会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其次,教师在组织语文拓展阅读时,还要注重学生阅读感受的表达,让学生自由交流分享。最后,教师还要留给学生定期的阅读时间,并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引导他们做好读书笔记,促进学科能力的提升。
五、 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深入领会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前行,总结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有效性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家塔.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2):49-50.
[2]杨双全.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6(29):30.
[3]夏静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5(89):27.
[4]许亚丽.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5(01):114-115.
作者简介:
吴山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