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思考
2018-09-15李彩虹
摘 要: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生活化教学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拼音、识字、阅读、作文等不同教学内容实施教学生活化,不断探索授课内容生活化、学习情景生活化和教学方法生活化策略,最终提高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主动学习
一、 小学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 新课改的内在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指导着教育工作者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束缚,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小学生从被动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主动探索学习,开阔视野,挖掘潜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用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小学生学习,并将所学语文知识内容落实到生活实际,就像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一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
(二) 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
语文这门课程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小学语文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放在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促进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索,将语文的学习转换成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地接受知识,这种方式适合小学生年龄阶段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将语文的学习变成有趣地学习和生活地学习,提高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转变了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 拼音与识字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识字,汉字是人与人交流的语言基础,是阅读和学习知识的基础,是表达情感的载体,拼音与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前提条件。拼音又是学习汉字重要的前提,小学语文课程要将基础地位的拼音与识字教学生活化,结合生活识字游戏、生活场景、生活事物等融入教学途径,让拼音和识字的学习变得生活有趣,丰富多彩,以此激发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主动识字的生活习惯。
(二) 阅读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能够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教师要探索运用生活化情景和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再从生活过渡到阅读,让小学生对阅读产生生活联想,增强好奇与兴趣,再深入阅读,体会语境,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内涵,掌握文章传达的理念。
(三) 作文生活化教学
作文就是生活的写照,小学生的生活情景是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课标要求作文应该贴近生活,结合生活。教师需要将作文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最佳切合点,将生活的活力和真实注入作文,避免作文与生活脱节的空洞表达和照葫芦画瓢的抄袭写作现象。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细节、体悟生活味道,并用语言将生活中所见所闻所体验的内容记下来,以此来鼓励小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主动观察、思考、揣摩和交流的习惯,为作文搜集生活现实的内容素材。
三、 小学语文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 授课内容及作业生活化
新课改要求教学目标与生活化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教学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小学语文的教学一般是依据课本来安排授课内容,这样对小学语文的知识传授就有一定的限制,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课程内容融入生活,带领小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课本内容,在课堂以较短的时间获取生活知识,并布置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比如“描述景色”主题或者“活动感受”主题授课内容,可以引导小学生课上将其春游、秋游时观察到的季节特征和景色,用语言描述形容,体会活动感受,然后再带入课本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从生活走进课堂,提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理解;布置作业可以安排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外出时所见所闻,将个人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到课上进行汇报总结。
(二) 教学情景生活化
小学语文的生活教学化模式需要教师为小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这样小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就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学习《四季》《秋天的雨》这些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注意观察季节气候变化,并带领小学生到室外寻找季节的特征,让课本内容走进自然,在自然真实情景下理解课文内容;《快乐的节日》《难忘的泼水节》《给予树》等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结合我国不同的节日或小朋友自己的生日等特殊的日子,进行情景再现,鼓励小学生思考,提高小学生理解课文的兴趣并拓展延伸。
(三) 教学方法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运用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现代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具体实施可以将课外教学和课内教学有效结合,带领小学生进行生活观察,动手操作,小组集体任务等活动,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将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者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配以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既提高了小學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果。比如《哪座房子最漂亮》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布置房子绘画任务,限时完成对生活中观察到的不同风格房子的设计和绘画,小组房子设计完成后再讲解房子材质和风格特征,教师在小组任务结束后进行评价,并结合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风格迥异的房子,再结合《哪座房子最漂亮》分析课文内容,这样可以扩宽学生视野,锻炼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助于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坚持生活是语文的教育阵地,教师应该善于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海云.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6.
[2]顾丹.扎根生活,“微作文”有“大智慧”[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3-01.
[3]祁文翠.结合生活思考,追寻语文本真[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3-23.
作者简介:
李彩虹,中小学二级,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港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