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
2018-09-15王赛花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学生能从根本上确立学习的主体,自觉地承担起学习的任务,能与教师积极配合相得益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进去,讲出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教师起到辅助作用,这样课堂才会异彩纷呈。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教师要根据学龄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数学的课堂中游刃有余,充分挖掘数学的潜能,能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与合作,让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讲出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去思考,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现在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现在的孩子负担很重为了减少课外的负担,有效的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生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的机会,让他们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谈点体会:
一、 情境创设的技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般教师都是把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巧妙进行的情境创设设计,让重难点分解,这样就不仅能激发他们兴趣,而且还能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首先从创设精巧的情境开始,在授课之初,就把学生引入到一个生动的数学情境中,力求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授课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时,为了让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课堂,我抛弃传统的出示例题的形式,而是这样引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现在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说出它能否被2、3、5整除。
生:(怀疑)真的吗?30
师:30这个数是2、3、5整除
生:55
师:能被5整除。
……
刚开始学生比较疑惑,举了一些比较小的数,发现没有难住老师,这时有些学生就试着举出大一些的数,结果还没难住老师,有些学生在座位上就犯疑了,“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时我抓住时机说:“同学们,你们想掌握这种本领吗?”学生异口同声答道:“想。”我说:“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课堂的气氛是活跃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就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堂,他们学的兴趣盎然……
一堂课,教师在课堂上就是仅仅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从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的顺心,没有过多的讲解,孩子就能从实景中总结出能被2、3、5的整除的数。
二、 师生参与学习活动
构建良好的有效课堂,不仅是从课堂开始的情境创设开始,还要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情況。在课堂上,教师要摆脱原有的领导者身份,而应该以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引领课堂教学。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让班级每个孩子都能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把学习作为学生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就是解决学生出现的“卡点”,教师不要越俎代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授课要生动有趣,不要公式化,过程要简洁,不要啰嗦。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把这些公式牢记于心,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了解了这些,然后我出示了圆的图形(多媒体),设疑,这样的图形怎么算面积?你能否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同桌共同实验,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合作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自己进行小组合作,而且分工明确,经过拆拼之后,他们拼出了长方形,迅速地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我展示了学生拼出的图形,把学生拼成的图形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分的份数越多,也就是分的越精细,最后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但是学生在反复拼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即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再次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圆半径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即: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r×r,从而得到圆的面积=∏r。在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而不是教师的不断讲解,教师只是在其中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很有兴致地把自己拼图的过程有声有色地讲解出来,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学生在拼图的过程,教师不要过多的讲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不要在乎孩子拼图准确性,不要在乎孩子动手程度的快慢。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甚至可以让学生有点“小自由”,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质及思辨的灵活性、机敏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这样课堂才能有效。
三、 综合应用
学生学习的知识要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就要让学生树立形象的思维导图,按照不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设计练习时,先备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在课堂上,让思维都能达到极致,每次综合练习时,我总是精心设计练习,让班级的每个孩子都是竭尽全力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在各个知识点上能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
结语:有效的课堂,就是教师能创设有效的情境、充分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2013年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S].
[2]赵梦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模式[J].数学大课堂,2013,3.
作者简介:
王赛花,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