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观察

2018-09-15魏小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节育器米索利多卡因

魏小娟,费 军*

(陕西省蓝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陕西 蓝田 710000)

目前宫内放置宫内节育器是国内应用最为广泛避孕方法之一。但由于妇女绝经后,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子宫缩小,生殖器官萎缩,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易造成宫内节育器错位、嵌顿。因此在绝经妇女的取环术中易发生损伤、疼痛、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导致宫内节育器得取环较为困难[1]。本次研究就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要求取环的110例绝经妇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为金属单环,将所有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观察组: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6.48±4.62)岁;带环时间15~32年;其中绝经1年15例,绝经2~3年18例,绝经4~6年14例,绝经6年以上13例。对照组:年龄49~66岁,平均年龄(57.13±4.54)岁;带环时间14~31年;其中绝经1年14例,绝经2~3年19例,绝经4~6年15例,绝经6年以上12例。两组妇女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取环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在取宫内节育器前3~4h,给予米索前列醇0.2mg,使用生理盐水将药物浸湿并放置于阴道后穹窿处,嘱妇女减少活动,在常规妇科及B超检查后,确定节育器的位置和型号,行宫内取环术。观察组在取环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应米索前列醇用法用量同照组,术前给予外阴及阴道常规消毒,使用5mL2%的利多卡因注射于宫颈3、9点距宫颈外缘1mm处,各注射2.5mL,注射5min后行取环操作。取器方法可根据节育环位置、型号的不同选择止血钳或取环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取环效果和疼痛程度。取环效果评价:顺利:无需行宫颈内口扩张,可直接使用环钩钩出节育器;困难:需行宫颈内口扩张,环钩钩出困难或牵拉成丝,可经剪断后取出或使用止血钳夹出;失败:探针无法进入宫腔或节育器未能取出或部分残留。疼痛程度判定:轻度:有轻度下腹酸坠感;中度:下腹疼痛明显但可忍受,部分伴有轻微恶心感;重度:下腹疼痛明显,伴有出汗、呕吐、恶心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的取环效果

观察组的取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n,(%)]

2.2 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疼痛程度比较[n,(%)]

3 讨 论

宫内节育器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且可逆性放置于妇女子宫内部的宫内避孕工具,是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的主要避孕方法。但由于节育器的材质、类型放置年限不同、妇女的绝经时间长短不同,其节育器的取出成功率也不同[2]。绝经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其宫颈缩短、变硬,子宫萎缩,易发生节育器嵌顿或异位,导致取器困难,易发生宫颈损伤、穿孔、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取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中,能显著提高绝经妇女官内节育器的取出成功率,有利于减少术中腹痛的发生,疗效果著。

综上所述,妇女绝经后取环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术中疼痛感,提高取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节育器米索利多卡因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基于模糊理论的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8例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