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鲈鱼中的一枝花—2018年春季全国花鲈养殖生产专题调研报告

2018-09-15麦良彬姜志勇钟小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当代水产 2018年7期
关键词:鱼苗苗种养殖

■ 麦良彬 姜志勇 钟小庆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鲈鱼有一个大家族,在我国它有四个成员,花鲈是其中之一,其它三个是大口黑鲈即加州鲈、河鲈、松江鲈鱼。花鲈,即海鲈,该鱼隶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该鱼还有一批俗名和地方名,最常用的就是鲈鱼。在自然界中,该鱼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我国东南沿海及河口水域皆产此鱼。该鱼是一种广温性、广盐性和大型肉食性鱼类。该鱼生长迅速、个体大,一般体重1.5~2.5kg,最大个体可达15kg以上,在养殖生产上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该鱼肉色洁白、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味道独特,宋代著名诗人范仲淹曾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诗句称赞其味道和风味,消费者推崇备至,是一个拥有全国性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档食用经济鱼类。

为准确掌握该鱼2018年春季全国苗种投放情况,指导该鱼全年养殖生产和市场经营,引导该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关于开展2018年水产养殖重点监测品种春季苗种投放情况调研的通知》(农渔技学信函【2018】69号)精神,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从实际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询问等形式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现场走访了全国该鱼养殖主产区的数家苗种繁育场、养殖龙头企业、大户、专业户,掌握了大量第一线情况,就全国2018年春季该鱼养殖生产尤其是苗种投放情况作了专题调研。

1 基本情况

总体上,花鲈养殖生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该鱼拥有一个全国统一大消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该鱼养殖生产发展走势,这是因为在诸多养殖鱼类品种中该鱼是一个商品度最高和市场化最彻底的养殖鱼类品种,该鱼的种苗繁育、苗种投放和商品鱼养殖生产都是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指导下进行的,具有周期性、波动性和相对过剩性;二是该鱼养殖已经实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区域化分布,其中商品鱼养殖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区沿海地区,人们主要运用土塘、水泥池和网箱养殖,以单一品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为主,其中以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为之最,该区白蕉镇是该鱼养殖的核心区,主要运用土池进行养殖该鱼,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三是种苗产地集中且单一,该鱼苗种主要由福建省提供,福建省一地的数十家该鱼种苗繁育和苗种培育场为全国该鱼养殖生产供应苗种。

1.1 市场供求

该鱼拥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市场,其主产区是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区,其主要消费市场是江浙、京津、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其供求关系集中表现在该鱼商品鱼市场价格上。近年来,该鱼塘头收购价格一直在10元/500g上下波动,表明该鱼养殖生产处于微利状态,如果加上天灾和病害以及其他损失,即便获得成功其获利空间也不大,该态势就影响到该鱼商品养殖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商品鱼市场供求信息还会传导到种苗繁育和苗种培育环节上。目前,无论是繁育鱼苗的种苗场还是培育苗种的苗种场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的积极性也不高,表明该鱼产业还处于调整中。该态势还影响到2018年该鱼养殖生产尤其是春季苗种投放情况。

1.2 养殖生产

即该鱼商品鱼养殖生产环节,这是该鱼产业的主体,2018年春季全国该鱼存塘量比去年同期下降。这是因为该鱼商品鱼养殖生产依然是靠天收,存在很大的自然风险。例如今年春季尤其是一月份就遇到强寒潮袭击,影响较大,长时间的低温冻伤冻死了许多存放在池塘或网箱里的尚未达到上市规格的成品鱼,同时引发了水霉病的爆发和流行,水霉病不但影响到商品鱼也影响到今年投放的苗种,死亡率比例比较高,该鱼养殖从业者损失很大,同时,寒潮及其次生灾害还对今年春季苗种生产也造成了损失,许多苗种被冻死,苗种成活率大幅下降,苗种生产单位和个人经济损失不小。

2018年,全国该鱼商品鱼养殖依然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区,其中广东珠三角尤其是珠海斗门白蕉主要运用土池咸淡水养殖,粤东沿海运用海水网箱养殖,而福建、广西则主要海水运网箱养殖,就养殖面积而言,除广西增加30%以外,福建和广东养殖规模、总量和区域分布基本持平甚至比2017年略有减少。

该鱼养殖一直采用高密度投放和高强度投喂的,其中苗种投放密度平均为0.6万~0.8万尾/尾,亩产商品鱼平均超5t以上。养殖生产出尾平均体重500g左右的该鱼商品鱼需要10个月以上,养殖生产总成本需要7~8元/500g,其主要构成是苗种、饲料、塘租、电费、药费以及人员工资等,其中饲料占很大比例。经过数年调整,该鱼供过于求态势缓解,商品鱼市场价格稍有上涨,塘头收购价格平均为9~10元/500g,最高可达12~13元/500g。当然,该类小规格的商品鱼适合进加工厂作急冻和鱼片等加工。如果养殖生产出尾平均体重1,500g以上的大规格该鱼商品鱼需要2年以上,养殖生产总成本就要达到13~14.5元/500g,塘头收购价格达18~20元/500g。因为养殖周期长,养殖业者承担的成本以及风险也大。大规格商品鱼主要提供给酒楼饭店。

花鲈养殖基地

目前,该鱼商品鱼消费市场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市场,该市场涵盖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区)。该鱼是优质食材,可加工制作高档菜式、菜品,主要满足当地酒楼食肆及普通家庭消费需要。

1.3 苗种投放

该鱼及其养殖业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产业,其商品鱼市场供求趋势和养殖生产发展变化态势集中表现该鱼的苗种供应上。目前,该鱼苗种主要由福建省提供,而且该省主要由该鱼苗种生产企业和个人通过捕捉天然亲本种鱼以及人工催产繁育出来,虽然他们基本掌握了该鱼的种苗繁育、苗种培育甚至亚成体养殖技术,因为该鱼原种保有和良种选育尚未起步,这就决定了该鱼苗种市场供应不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稳定,同时,该鱼养殖生产依然是靠天收以及市场供求变化无常,这就造成了该鱼苗种产量和市场价格忽高忽低,因此就波及到投苗量,造成该鱼苗种投放忽多忽少。

以2018年春季为例,该鱼苗种市场价格呈低开高走态势,和2017年同期相比,该鱼苗种市场价格总体上涨了15%。这是因为2017年该鱼商品鱼价格低迷,该鱼养殖生产效益不高,影响了 该鱼养殖业者投苗的积极性,因为供过于求,2017年12月底,该鱼苗种价格跌至0.2元/尾,而到了2018年春季,该鱼养殖遭受到寒潮袭击,其中1月份因为强寒潮低温冻害人们不敢投苗,到2~3月份,大量存塘的商品鱼和投放的苗种被冻伤、冻死或因病而死,为弥补损失,该鱼养殖业者积极补放苗种,因为市场短期出现供不应求,该鱼商品鱼价格上扬,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刺激了人们投苗的积极性,造成春季末该鱼苗种价格上涨,该鱼苗种价格上涨到0.3~0.4元/尾。目前,该鱼长势良好。

2 存在问题

花鲈是一个完全在市场供求关系制衡下的养殖鱼类品种,市场是同一起跑线,根据全国该鱼养殖生产实践,制约该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三个问题是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2.1 种质退化

主要是指该鱼苗种产地集中、单一,且高度集中在福建省,而广东是该鱼商品鱼养殖主产区,每年需要规格为体长为2~3cm的鱼苗3亿尾,市场价格为0.13~0.3元/尾,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是一个大商机。为抢占该商机,广东尤其是珠海该鱼养殖户虽然尝试开展过该鱼苗种培育,因受制于当地主客观条件,培育出来的苗种不是不齐整就是畸形多成活率不高,因此,多年来,在该鱼苗种培育上无实质性进展。目前,广东养殖该鱼需要的苗种主要来自福建,而从福建长途运输过来的苗种成活率低下,且价格昂贵,加之福建培育该鱼苗种的诸如原种保有、良种选育等上游环节尚未起步,一直依托该鱼天然资源,该鱼天然种群资源在衰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造成该鱼种质退化,该鱼病害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养。

2.2 病害频发

该鱼原本是一个粗生、易养的鱼类品种。过去,该鱼养殖病害一直较少,而经过长期单一品种高密度放养和高强度投喂,透支了该鱼优良性状,让该鱼固有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逐渐降低,人们为防治疾病只得投放药物,造成该鱼养殖产地病原性和药源性污染严重,常见病甚至爆发性、流行性病害频发,一年到头不断,给该鱼养殖业者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该鱼养殖病害主要有真鲷虹彩病毒病、诺卡氏菌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气泡病等。更让人担心是老病未除又添新病,表明该鱼养殖发展缺乏后劲,例如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网箱养殖该鱼每年3~4月份投放规格为体长3~4cm的该鱼苗种当其长到7~8cm时开始有鱼成批不明不白地死去。

2.3 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该问题主要是针对该鱼养殖产地环境、投入品以及养殖生产管理安全系数低提出来的,因为该鱼养殖产地老化、种质退化、病害频发,为预防疫病和控制疾病提高该鱼养殖成功率,施用药物就是必然选择,尤其是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的化学和生化药品的滥用,就将药残问题突显出来,影响到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该问题需要实施一揽子的解决方法。

3 政策建议

3.1 减产增收

通过设置准入制度将该鱼产量降下来,即减产增收。通过严格的产地准入、养殖场地设施标准以及从业人员资岗位格认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缩小养殖面积和规模,淘汰落后产能,这是因为花鲈养殖一直都处于微利状态,该状态只能造成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不利于从业者增收和行业增效,而这一点需要政府牵头,如果将该鱼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逆转过来就为该鱼产业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在更长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布局,实施一条鱼工程,打造一个产业链,最终实现该鱼产业的优化、强化。

3.2 提质增效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把该鱼的质量体上去,即提质增效。市场是公正、公平和公开的。一分钱一分货,该鱼之所以卖不出高价格,主要是该鱼的品质有待提高。像现在养殖生产的该鱼和范仲淹在其诗词中描述的该鱼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实践证明,在提高品质诸多选项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是一个上佳的选择,这一点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为全国该鱼行业做出了表率,例如,该区为了发展海鲈产业,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该区白蕉镇不但获得了中国海鲈之乡的称号而且该镇养殖生产的该鱼还获得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它们通过打造白蕉海鲈这一知名品牌,让珠海产的该鱼走向了全国。

猜你喜欢

鱼苗苗种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1斤鲫鱼能卖10元!现鱼苗紧缺,养殖面积和产量锐减!对这条鱼,养殖户是忍痛放弃还是继续坚持?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