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洛山区板栗“三虫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8-09-14何涛赵宏江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象鼻虫托布津羽化

何涛 赵宏江

板栗是商洛山区各县区主要经济果树,是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近年来板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致使低产劣质。板栗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酮枯病等病害和板栗象鼻虫、桃蛀螟、栗瘿蜂等虫害。这些病虫害在秦巴山区各栗子产区普遍发生,板栗果实受害率达10—30%.枝干受害率达10—25%,为此,适时适法搞好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产量品质的关键。

1 白粉病

1.1 发病症状

该病4—5月染病,叶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块状退绿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嫩枝、嫩叶被害表面布满灰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幼芽和嫩叶不能伸长,绉缩卷曲,凹凸不平,叶色缺绿,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早期落叶。到秋季病斑颜色转淡,并在其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小顆粒状物。

1.2 防治措施

①清理果园,冬剪时剪除病枝病芽,刮除病老树皮,清理病叶并烧毁。②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③春季开花前嫩芽刚破绽时,喷波美0.1—0.3度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可湿粉剂1000倍液,开花后10天再喷1次。④发病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1:1:100波尔多液均可抑制发展。

2 栗疫病(酮枯病、干枯病)

2.1 发病症状

该病又称酮枯病、干枯病,是世界性栗树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枝干退绿,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圆形斑点,而后发展成较大的不规则的赤褐色斑块,最后围抱整个树干,井上下扩展,随后枝干枯死。

2.2 防治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②晚秋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可用:生石灰10份、硫磺l份、食盐0.2份、水40份。③加强伤口保护,特别是嫁接口的保护,可涂抹抗菌剂401的2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杀菌保护。④刮除枝干病疤,涂抹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波美10度石硫合剂。

3 板栗象鼻虫

3.1 危害症状

该虫两年l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7月羽化,8月出土,白天活动,有假死性。补充营养时,咬破栗苞和果皮取食子叶。产卵于果实内,先咬破栗苞,向栗实蛀孔,产卵l粒,经半月左右,以9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幼虫沿果皮取食,为害期1个月左右,10月下旬咬破果皮脱果入土,在4—12厘米深处作土室越冬,次年继续滞育于土中,到第三年6月化蛹.8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出现成虫。

3.2 防治措施

①适时采收,防止种子落地后幼虫入土越冬。②捕杀成虫。成虫羽化期,利用其假死性.8月上旬于早晨露水未干时,在树下铺塑料布,栗实象鼻虫震动树枝使之落下,集中灭杀。③成虫羽化后(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向树冠喷洒50%的杀螟松乳油500~8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3次)。④树盘垦复。冬春季对栗园树盘垦复深挖10—20厘米并施入呋喃丹等药剂,通过冷冻和毒杀幼虫。⑤果实处理。采收后贮藏前杀死幼虫。可采用50—55℃温水浸果10分钟。

4 桃蛀螟

4.1 危害症状

以老熟幼虫在树皮缝隙、栗蓬、树洞、落叶层等处越冬。5月中旬出现成虫,白天静伏于叶背阴暗处,夜晚交尾产卵。5月下旬产卵于幼果蓬刺上,经1个星期左右幼虫孵化.5月底至6月初幼虫大量出现,并蛀入板栗果内,造成空壳、落果,果实内虫粪和丝状物互相粘连,丧失食用价值。5月中旬为蛀果危害盛期.5—6月多雨低温发生最严重。

4.2 防治措施

①冬季清除园内杂物,消灭越冬幼虫。②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及时摘除虫果。③在成虫产卵高峰期喷施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或全园喷2000倍灭扫利、杀灭菊脂等:在孵化高峰期用30%桃小灵2000倍液将幼虫杀死在蛀果之前。

5 栗瘿蜂

5.1 危害症状

以幼虫在栗树芽内为害,被害芽逐渐膨大而形成虫瘿。严重时树势衰弱,可引起枝条或全株枯死。一个个虫瘿内常有数条幼虫。幼虫体长2.5mm左右,乳白色,纺锺形,粗壮,无足。1年发生1代,以初龄幼虫在芽内越冬,春季树液萌动时,开始为害,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飞出产卵,初孵幼虫蛀入芽内取食、越冬。翌春形成瘿瘤。

5.2 防治措施

①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细弱枝、内膛短小枝,消灭越冬幼虫。②幼龄栗园可在4月中、下旬,人工摘除虫瘿。③于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1500—2000倍或5%来福灵乳油2000倍喷洒树冠,杀灭成虫。

猜你喜欢

象鼻虫托布津羽化
虫虫“西游记”
卷叶象鼻虫的树叶摇篮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我是长角象鼻虫
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