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批评的三个论题

2018-09-14唐忠敏

唐忠敏

摘要:电影批评理论范式的构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除立足于国内电影的理性哲思外,放眼國外电影研究的学术成果亦是重要的途径。查阅近年来的电影学译著,发现国外电影批评以欧美经典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重在引领读者品味经典,探索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跨学科阐释为主要研究视角,尤其侧重从哲学与文化批评的角度观察电影,从而将影像本体研究延伸到了文化探索与哲学思考的高度。同时,国外电影批评还关注电影对人类心理欲望的呈现,重视引导观众从影像中获得心理真实和引起情感共鸣。围绕哲学批评、心理学研究和文化阐释三个方面对近年来电影学译著中的电影批评问题进行回顾,梳理了西方学者在这一议题上的主要论题与研究方法,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影学译著;哲学批评;心理学研究;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JP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8)02-0131-06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国外电影学的译介逐渐增多,内容主要涉及电影史、电影理论、电影创作和电影评论等方面。除去非学术性译著外,真正涉及电影批评研究的作品不多。这些译著中,有对电影进行哲学批评的,如《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福柯看电影》《读李安》等;有对类型电影进行心理学阐释的,如《新酷儿电影》《当科学遇见电影》《科幻电影导论》等;也有对电影进行文化批评的,如《电影中的僵尸文化》《文明的殖民——影视中的美国文化》等;还有随笔式的评论文集,如《电影漫步者》《谁谋杀了好莱坞:威廉姆·高德曼影评集》等。总体上看,这些批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以欧美经典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电影学译著中所讨论的内容大都以经典电影为研究内容,重在引领读者品味经典,探索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科学、客观的电影研究贡献力量。第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目前的电影学译著重在从哲学与文化批评的角度阐释电影,相应地,认知电影的方式与方法也是跨学科与跨文化式的。第三,重视电影类型元素的欲望呈现和文化意义的研究。笔者拟对近年来电影学译著中学理性强、观点鲜明、评价客观的评论性著作有选择性地胪列和分析,介绍西方学者深度读解电影的问题意识与思考方式,以期为中国电影的理论发展与创作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电影作为哲学思考的机器

西方哲学有着古老的理论传统,而机械复制时代兴起的电影则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哲学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不断与这门新艺术进行互动,从而促进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电影的故事内容和表现形式越来越哲理化,电影艺术日渐引起哲学家们的关注,巴拉兹、魏茨曼、柏格森、德勒兹等学者先后把电影作为哲学问题来探讨,让电影与哲学对话。然而,无论是在哲学领域还是电影领域,运用哲学思想对电影进行批评的文献都属于边缘地带,有的文章不为人所知,为人所知的文章也很少被编译成册,因而电影与哲学的交集属于电影学译介中需要重视的命题。《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福柯看电影》和《读李安》等译著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李洋的《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是一本选编选译的力作,重在通过法国哲学家对电影的论述来打通哲学与电影的界限。该书收录的文章都对影像艺术自身以及之外的事物做了充分的阐释,展现了哲学家们对电影的独特见解。例如,《电影作为哲学实验》和《电影的虚假运动》这两篇文献,是阿兰·巴迪欧在电影哲学研究方面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阿兰·巴迪欧长期关注电影,写过多篇电影评论和理论分析方面的文章。他认为电影是一种哲学实验,电影研究应从影像、时间经验、连续性、艺术等级、艺术与非艺术这五个方面思考电影带来的哲学启示。另外,他还认为电影中的运动并非真实的运动,并由此提出了三种评判电影的方式:无差别判断、差异化判断和公理性判断。另三篇题为《电影的眩晕》《电影的矛盾寓言》和《电影影像与民主》的文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雅克·朗西埃。在《电影的眩晕》中,朗西埃先分析了影片《迷魂记》中的双重“眩晕”运动以及二者问的分裂,后又以《持摄影机的人》和《电影史》为例,阐释了电影、文学、哲学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电影的矛盾寓言》指出影像语言在情节中的停止、空白、游荡和重复看似完整地展现了社会摹仿,而实质上却是对现实的背叛。再如在《反怀旧》《性的教官萨德》《皮埃尔·里维尔归来》和《宽忍的灰色黎明》四篇文章里,米歇尔·福柯展现了他对电影的独特思考,反复强调历史话语、大众记忆和电影问的关系。

与作为法国经典电影理论批评汇编的《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不同的是,《福柯看电影》是一本专门探索米歇尔·福柯与电影交集的专著。福柯喜欢电影,常在特定的地点看电影,但不喜欢商业电影。他虽无论述电影的专著,但很多著作的内容却与其看过的电影密切相关。编著者在《福柯看电影》一书中通过九篇关于福柯的访谈文章和两篇研究“福柯看电影”的论文,充分梳理了哲学家福柯与电影的交集。《反追溯》《关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等九篇访谈文章直观地呈现了福柯思考电影的视角、对电影功能的认识以及他如何在影片中寻找解决哲学问题或历史问题的方法。《电影能做什么:福柯与电影知识》和《现在的解释:福柯用电影揭示他眼中事件的形而上学》两篇论文系统地分析了福柯在电影评论、电影理论与美学、哲学实践、历史调查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论及福柯的言论与文字对电影导演本身产生的潜在影响。福柯从影片中看到了电影讲述历史和民众记忆以及操作多维度与多空间的可能性,也看到了电影手段实现的形而上学效果。他就像一个“窥视者”,关注着电影故事内外的一切,用电影思考哲学,用电影质疑电影,提出了“反追溯电影”“反记忆影片”等概念,并指出故事、历史与记忆存在的模糊性。正如谢强在《福柯看电影》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质疑这种模糊性和可能性最好的手段就是电影,就是电影的结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看电影故事,并深深为之感动和起满鸡皮疙瘩的可能是在看热闹。而看电影的解构功能,看电影的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叠加交替产生的奇妙影像,画内和画外互动的视听影像的,可能是在看门道。”这种深刻的思考,指出了福柯电影思想在当下影像技术突飞猛进、电影市场高奏凯歌之际的警示意义之所在。

如果说米歇尔·福柯、吉尔·德勒兹等学者是用哲学理论来分析电影,那么华人导演李安则是用电影的方式阐释哲学思想。李安深受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双重影响,不断从两种文化中吸取艺术灵感和哲学思想,这使他成为一位变化多端、极富灵感的电影创作者。李安电影是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窗口,也是电影哲学批评的丰富源泉。邵文实翻译的《读李安》是一部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电影的力作。编著者通过分析李安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主题和英语影片中所蕴含的西方哲学思想,来解读李安架构中西文化桥梁的导演哲学。与探寻李安电影中复杂的哲学主题相对应的是,全书形成了严谨的框架结构。《读李安》一书分为两部分共计十六章,由十九位作者合作完成。第一部分为《李安的东方哲学》,第二部分为《李安的西方哲学》,从东、西方两种哲学传统角度对李安电影进行考察;每个部分下面各设八章,围绕李安的华语电影和英语电影中的哲学问题进行细密的分析。由此出发,编著者对李安的电影哲学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例如,书中第一篇题为《克己——(卧虎藏龙)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与自由之代价》的文章以电影《卧虎藏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强调礼仪规矩的中国儒家思想和支持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道家思想之间的张力。另一篇题为《你对我的心知道多少?——理智与情感在李安电影(理智与情感)和(卧虎藏龙)中的作用》的文章,分析了人的自然欲望和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探讨了影片中女主人公对自我身份的追寻。又如,在题为《儒家牛仔审美》的文章里,作者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分析了《断背山》和《卧虎藏龙》,认为主人公在追求自我本真的路上陷入了公共关系和儒家思想的框架之中。十六篇文章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尤其是华人身份认同感和性别身份认同问题是李安电影中存在的统一哲学主题。

从以上三本译著可以看出,电影不再是单纯的影像,而是阐释哲学最为有力、最为有趣的方式。正如德勒兹所言,电影是表现一切、再现一切的最好方式。从巴迪欧的理论也可以看出,哲学家们把哲学理念和电影影像联合起来思考,把理念“经过”影像感性形式的过程理解为某种论证过程,这个论证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哲学要捕捉的是“作品程式”的感性形式是如何得出“理念答案”的。不管是德勒兹、朗西埃、巴迪欧、鲍德里亚,还是福柯,他们谈论电影影像中的时间与空间、运动与静止以及故事内外时,其实谈论的是电影中的哲学观念,此时的电影只是他们思考哲学的武器。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是一门集音乐、建筑、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易言之,电影大师们可以是音乐家、建筑家、文学家、画家,也可以是思想家、哲学家。李安曾说:“如果你想了解我,一切尽在我的电影中。”可见,李安的电影作品就犹如他的自传,是理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动机的工具。电影与哲学联姻的魅力便是在电影创作中渗入哲学理念,在哲学研究中引入电影作为论证的武器。总而言之,对电影进行哲学批评不仅要从影片的主旨内容、表现策略等方面探讨电影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探索哲学与电影的共通之处,还应该把握电影创作者自身所拥有的哲学理念与电影理念。

二、电影作为展现欲望的田园

类型电影往往根据观众的趣味和喜好而制作,因而,它总是与人类的欲望与潜意识联系在一起。从影片类型的角度进行分析是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者们常用的批评方法。近年来,类型批评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科幻和酷儿两种电影类型研究的译著中。

新世纪以来,以科幻为主题、背景或叙事手段的电影在好莱坞商业影片制作中占有非常显要的位置。科幻电影中往往涉及诸如未来、时间旅行、外星接触、人造生命、自然灾害、生理变异、心理变异、科学实验等文化论争,科幻电影批评也由此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此领域的新进展体现在《科幻电影导论》《当科学遇见电影》等著作中。

《科幻电影导论》与此前出版的有关科幻电影批评的译著有所不同,这一方面表现在全书丰富的内容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科幻电影文化的表述上。作者“以一个既是科幻迷又是科幻类型电影理论家的身份来写作,希望本书作为一个科幻的入门通道(应该叫星门、超空间跃迁点、平行世界),并为类型电影的研究开拓新的边疆”,表现出他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幻电影导论》中,作者首先梳理了各种科幻电影的理论分析与类型批评,便于读者对科幻电影研究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基本了解。其次,作者结合电影文本信息、文化语境、电影工业史等梳理了科幻电影的类型史,并将其分为起源、成熟、发展等几个时期。这种概括虽不是完整的科幻电影类型史,但符合国际科幻电影类型生产的历史事实,并由此体现出作者宏观把握与概括问题的能力。再次,该书探讨了片场广告的两种不同形式(媒体手册和电影预告片),并论及普通图像学、明星照以及语言修辞在这些促销材料中的运用。最后,作者转移到“数码转型”后的网络世界,考察电影公司如何适应了线上环境,如何教育并培养了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的认识。综观全书,作者对科幻电影的类型研究不仅融入了文化的、工业的和文本信息的综合思考,还描述了学术界在相关研究中存在的理论论争;这里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文化研究和类型批评;不论是在史料的整理上,研究方法的创新上,還是理论的发掘上,都不乏新颖之处。

王颖翻译的《当科学遇见电影》一书介绍和解析了电影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视为广义上的类型电影批评。首先,作者具体阐释了一些理论问题,包括正在研究的视效同叙事现实主义以及科学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考察截然不同的娱乐和科学两个团体相互打交道时持有的动机。其次,探讨了科学顾问对最关键的两个电影元素(表演和视效)的贡献。作者在分析制片人所面对的各种制约条件(预算、剧本、制片进度等)的同时,也考察了制片公司和科学家如何努力应对千变万化的科学知识。公众不仅可以从科幻电影中学习科学常识,还能从逼真的“灾难”事件中学到相关的预防知识。科学顾问则能够利用电影作品来缓解观众的焦虑和激发他们产生看到潜在技术得以实现的愿望。在该书的末尾,作者提出了对科学团体和娱乐产业的期望,希望二者能继续合作。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拿大、荷兰和美国等国家的电影节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独特的酷儿电影,这个现象引起了评论家、学者以及媒体人的高度关注。《新酷儿电影》一书阐释了“新酷儿电影”运动的开始、繁荣、崩溃、回归以及被主流认可的曲折历程。全书分为五卷,加上绪言和结论,共七个部分的内容。绪言部分对本书写作的缘由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作者认为“新酷儿電影”是一种艺术风格差异较大,叙事风格各有不同的、具有“同性恋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的电影。接下来,作者介绍了有关酷儿电影类型研究的论文和媒体文章,并从性别冲突、欲望呈现等方面展现了新酷儿电影的形成轨迹与发展趋势,最后从多元传播视角阐释了新酷儿电影所呈现的故事内容、叙事方法和性别地位。作为女性同性恋者,作者一直在思考新酷儿电影形成的原因,并将“酷儿”视为“一个概念和一个社群”。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解读和影片分析,指出“新酷儿电影”是一种将类型与主题相融合的电影。通过对西方社会政治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分析,作者认为新酷儿电影重新诠释了女性主义所提出的个人和政治之间的联系,重新演绎了激进行动派的先锋行为,重新阐释了美学;它将独立运动和前卫主义连接起来,是对政治压迫历史性、艺术性的回应。

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酷儿电影,它们都非常关注观众的深层心理需要,尤其重视引导观众从影像中获得心理真实和情感共鸣。不同类型的电影会反映出观众不同的心理期待,因此类型电影批评要特别注意不同的类型元素和影像风格所隐含的心理欲望。正如理查德·麦特白在《好莱坞电影》一书中对类型电影的表述:“(类型)电影彼此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观众认同并期望这组家族特征。”这种“家族相似性”正是类型电影集中展现人类欲望的影像策略。类型电影批评必须围绕“家族特征”描绘并阐释其在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意义。

三、电影作为文化观念的集合

电影的文化批评是指对影片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进行的读解、分析和评价。优秀的电影文化批评文章往往视角独特、观点深刻。本年度电影学译著对电影中的僵尸文化、殖民文化、城市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评析,尤其值得学习的是,这些著作都坚持在电影特性的基础上讨论问题,没有陷入泛文化批评的误区当中。

在过去的大多数时间里,僵尸取代了吸血鬼、狼人等怪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视频游戏和商业媒体的内容当中。王潇翻译的《电影中的僵尸文化》一书梳理了僵尸的起源、发展及其形象演变,是对电影中僵尸文化的一种全景式扫描。

《电影中的僵尸文化》一书共收录了十二篇文章,对僵尸文化和僵尸影像自身做了一番细致的梳理。《僵尸的进化:不停归来的怪物》的开篇文章追溯了僵尸的民俗传统及其在美国的流行。该文为读者理解书中的其他论文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历史与地理语境。另外,其他文章还从叙事学、文化分析、心理研究、女性主义等视角分析了僵尸电影的影像元素、文本空间和文化意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章还特别观照了新媒介环境下的僵尸文化,如游戏里的僵尸、在线僵尸以及活死人热舞等话题。例如,《游戏空间中的僵尸:基于僵尸视频游戏中的形式、语境与意义》一文在审视视频游戏的特殊互动品质的同时,分析了恐怖类型视频游戏在电影中的再现,并且探讨了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诠释的方法。而文章《四万年的恐惧,活死人如何热舞》则从解构主义、“食人”叙事与物种歧视等视角对僵尸文化进行解读,质疑了僵尸的后现代真实性。最后,编者从解构主义的活死人哲学的角度结束了全书对僵尸文化的探索。全书并不是简单回顾僵尸角色演变的历史过程,而是针对时下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描绘僵尸进化与社会恐惧、传染病与死亡等观念之间的关系。虽然全书由多篇论文编著而成,各自的问题意识、研究的方法与视角皆不相同,但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影中的僵尸文化》一书对我们如何看待社会问题,如何进行电影的文化批评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无论是身处城市并了解城市特点的人,还是对于他们来说城市只是一个遥远梦魇的人,城市电影带给他们的都是幻想般的体验。

《城市和电影》一书侧重在电影研究和城市理论研究之间展开对话。首先,该书以魏玛时期的城市电影、洛杉矶的黑色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的巴黎形象为研究对象,以《柏林:城市交响曲》《双重赔偿》《精疲力尽》等经典影片为案例,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城市和电影之间在制作、发行和放映等方面的联系。柏林、洛杉矶和巴黎是电影制作的重要基地,也是电影发行和放映的重要城市,还往往是电影故事的背景地点。从电影制作来看,魏玛时期的柏林代表着各种早期的电影制作构建方式,二战后的好莱坞代表着全盛时期的电影公司制度,20世纪60年代的巴黎则是导演主创的典范,强调电影导演个人的视野。其次,作者以城市电影的社会历史主题为研究对象,阐述电影产业与个体城市问的关系、饱受战争摧残的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科幻电影中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突出展现了电影中都市化主题的政治作用。最后,作者以涉及城市空间和边缘化社会群体的影片为案例,用社会学的方法解读了全球化社会中身份和环境问题在电影中的表现。既涉及表现一般贫民窟和西班牙贫民窟的电影、又包括城市电影中的同性恋现象以及跨国合作影片中国际化城市的历史和政治问题。总体来看,本书揭示了连结城市化和电影的纽带是现代性,阐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电影所经历的种种变迁,展现了城市从一国电影里的一个符号发展成国际合作影片中圣地的历程。

孙建华翻译的《文明的殖民——影视中的美国文化》是肯特·A.奥诺的论文集,主要是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美国媒体文化中的殖民残留的跨学科的观察与思考。该书包含五篇论文,加上简介和结论,总共七个部分的内容。五篇论文实际上涉及五个主题。开篇题为《(吸血鬼猎人巴菲)中的吸血鬼:恐怖剧中的种族与社会边缘化人物(“他者”)》的文章讨论了白人的种族化、英雄化与规范性权力之间的关系。《“美国的”苹果派:棒球、排日风潮和经济联姻的性威胁》则主要分析了日本人对“美国式”尊严的威胁和美国种族主义话语的坚韧性。《(超能战队):新殖民主义意识形态批评》以电视连续剧《超能战队》的叙事方式为案例,讨论了美国社会的权力关系。题为《文明的殖民:作为新殖民主义言辞的(风中奇缘)》的文章则认为儿童动画电影《风中奇缘》其实阐述的是种族、阶级、性别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篇文章《驯化恐怖主义:新殖民主义经济的延异》以电影《星际迷航:下一代》的一个片段为例,探讨了新殖民主义的叙事特征。这五篇文章从种族、阶级、社会关系以及新殖民主义等角度出发对美国的殖民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别样的启发意义。综观全书,作者运用考古挖掘的方法重新解读了当代电影和电视剧中既公开又隐秘的殖民信息,带领读者深入思考影视文化中的种族、性别、性、阶级和国家叙事是如何掩盖全球种族主义政治的,深度阐释了社会边缘化和殖民控制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这本书拓宽了研究视野,为下一代研究美国流行文化、性别、种族、国家、身份及其日常生活表现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起点。”

“文化批评”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往往具有研究视角丰富、方法多样以及跨学科性强等特点。上述三本译著便是“电影文化批评”领域里极好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本著作并没有走向“泛文化批评”境地,而是贴着电影的叙事结构、影像语言、意识形态以及影片内外的文化观念进行研究,着力探索电影作品所具有的文化作用和意义。

四、小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电影学译著中的电影批评研究不仅为世界电影研究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也为我国电影批评范式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寻找并感知电影背后的问题。好的电影作品并不总是在讲述故事和事件,呈现故事产生的背景以及故事内外所蕴含的问题也许才是它们不变的追求。《福柯看电影》《新酷儿电影》《电影中的僵尸文化》等论著提醒我们,电影批评不应该成为一种“看热闹”的结果,而应是“看门道”过后的思考,是以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对抗业余性。其次,叩问经典电影理论与电影作品。国外电影理论批评思想相对成熟,内容繁多,值得细细研读,但不能盲目学习。当前,中国电影呈现出很多电影史上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和特点,并不是每一种理论都适合当代电影批评。我们需要不断移译并重新解读经典理论,从中国电影的问题出发,进行批判性重建。本年度对法国哲学家的电影理论批评以及李安电影作品的移译与重新解读所展现出来的勇气值得借鉴。最后,书写可读性强的评论文字。本年度翻译的电影批评研究大多是理论性、学术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著作,同时也是可读性比较强的书籍,这是原作者学术能力的体现,也是翻译者理论涵养与翻译水平的明证。

(编辑:李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