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述评
2018-09-14杜昌建
杜昌建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展开研究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主要从形成背景、理论来源、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虽然这方面成果比较丰富,但也存在诸如系统性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成果趋同等问题。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应该在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即强化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充分利用比较研究方法以突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重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中观及微观研究;避免“重复性建设”,体现研究成果的深度和新意。
关键词: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8)02-0015-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基于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使命,准确把握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凝聚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把“绿色发展”确立为指导我国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洞察世界绿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高度,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开创性意义的战略部署,彰显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我国走向文明发展、永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美丽中国新道路的行动指南。近年来国内理论界与学术界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从多维度展开广泛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学术界与理论界的研究现状,从提出背景、理论来源、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六个方面,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的已有成果进行述评。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背景研究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肖安宝、王磊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内在张力日益加剧,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战略抉择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付志方认为,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兴国强国的当务之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在这一重要国际背景下应运形成。秦书生、杨硕也认为,习近平同志是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化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应对种种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21世纪,人类面临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挑战。国际社会对此高度重视,各国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这不仅是摆脱国内资源环境困境的必然要求,也对化解全球生态危机产生了积极影响。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有复杂的国内背景。雷德雨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严重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周世敏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一方面源于我们黨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另一方面是我们党直面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焦艳、李合亮指出,多年来,我国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人均水资源、矿产资源锐减等现实问题推动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柯伟、毕家豪也指出,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习近平同志从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和中国美丽的高度酝酿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洁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渐渐成为远离我们的奢侈品。为了满足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等现实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
还有学者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分析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康沛竹、段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而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思想和策略也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与新要求、新任务、新形势不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党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升自身的生态治理能力,加快实现向绿色发展转型。基于此,习近平同志从国家治理能力特别是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层面,适时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国家环保部原部长周生贤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战略任务。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诉求的积极回应,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在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上的决心和信心。提升国家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是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而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党的执政能力体系,则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总之,学术界主要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研究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从世界范围来看,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道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危机,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从国内来看,多年来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发展质量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迫使我们必须更新发展理念,重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此外,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也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背景。虽然学者们从国内外视角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从现有成果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中国共产党历任主要领导人的节能环保思想等维度研究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胡鞍钢、鄢一龙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为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本。因而,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走绿色发展道路。金迪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一脉相承。我们要把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及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一切活动最终都必须服从整体的自然规律。邢中先、秦琴、曹倩毓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基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虽然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我们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刘德海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思想文化传统。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是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源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命题,其所倡导的天、地、人相通无碍、彼此交融的观点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郑小伟也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汲取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当代扬弃与超越。张彩玲、王鸿指出,中国古人的生态意识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渊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古已有之,因地制宜、天地时令、万物和谐、天人合一无不体现着中国古人对于生态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释道各家均不乏关于天人和谐的经典论述。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深邃的理论根基。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的生态环保思想是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薛丁辉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大地园林化”、邓小平同志推行的“依法治污”、江泽民同志主张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系统阐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杨卫军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他们立足于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形成了一系列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党历代领导人的环境保护思想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张彩玲、王鸿也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历任主要领导人提出的勤俭节约、法治环保、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研究
对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多数学者从绿色发展本身所涵盖的基本要素进行研究,少数学者从思维层面、价值观层面对绿色发展的内涵展开论述。
从绿色发展包含的基本要素视角来看,《人民日报》署名“任理轩”的文章指出,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充分体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重大理念。庄友刚指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核心是以符合生态自然规律的方式利用外部自然;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而非本质规定。荣开明则认为,绿色发展的要义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核心是妥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推进中国美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提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张乐民认为,绿色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重点是要加快形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方法论在于坚持系统思维和整体谋划。以上几位学者主要从核心、前提、目标、方法等方面论述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学者们普遍认为绿色发展的根本旨归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升级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从思维、价值观层面来看,范伟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核心要义:一是和谐思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底线思维,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三是历史思维,强调以超越的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发展问题。吴苑华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主旨首先在于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层面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王鸽、李庆霞则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方式,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方式,更是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念。谷树忠、谢美娥等人指出,绿色发展就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为主要特征的发展(理念、路径和模式)。范伟、吴苑华等上述几位学者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内涵的界定主要从思维特点与思想理念层面展开,强调实现绿色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另外,还有学者从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等视角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一书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把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基本前提條件,在传统经济发展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创建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新型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在生态环境保护预置前提下的一种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邹巅、廖小平指出,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比可持续发展更强调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胡鞍钢则认为,绿色发展是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本质上就是科学发展观。以上几位学者主要从绿色发展理念同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层面阐释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学者们认为,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治理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四、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研究
当前学术界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内容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构成内容体系的整体性进行研究;二是从内容涉及的不同领域进行研究;三是对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系列讲话要点进行总结分类研究。
多数学者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丰富,是一个涵盖前提、关键、目标、保障、路径等维度的理论体系。秦书生、杨硕认为,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体系。肖安宝、王磊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包含四重要义,即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目标指向;改善民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其价值旨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是其前提关键;生态法制与绿色科技的合力联动是其实现路径。王越芬、赵凯丽则认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转方式、调结构;绿色发展的目标所在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是依靠和利用科技;绿色发展的可靠保障是法制约束与监督;绿色发展的价值落脚点是改善民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尽管上述学者均从绿色发展涉及的前提、关键、目标、路径等维度阐释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所涵盖的内容,但是学者们在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目标、路径等具体要素指向上意见却不尽相同。同时,当前学术界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内容体系各方面的逻辑关系研究还较为欠缺。
有些学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进行总结阐发。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中国干部学习网上署名“学习中国”的《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绿色》一文指出,绿色政治生态理念、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环境发展理念、绿色社会发展理念和绿色文化发展理念构成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刘德海提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括绿色社会发展观、绿色经济发展观、绿色环境发展观、绿色消费文化观、绿色政治生态观、绿色政绩评价观等六个部分的内容。邢中先、秦琴、曹倩毓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由绿色发展的生态生产力理论、绿色发展的民生福祉理论、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理论、绿色发展的生态红线理论和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理论五部分组成。上述几位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研究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的内容,但大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且学者们对绿色发展理念在各个内容领域涵盖的具体要素研究不足。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挖掘。
还有些学者根据习近平同志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系列讲话要点,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于法稳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由七个方面组成:其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其二,生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其三,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其四,生态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资源;其五,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其六,绿色发展应以系统论观点为指导;其七,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陈慧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旨趣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新常态;三是彰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增强顶层设计;四是发展绿色GDP,实现民生福祉。李娟、王家玉则全部用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原文总结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即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以上几位学者主要从习近平同志关于绿色发展的系列讲话中提取核心观点,并对其进行汇总而归纳出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尽管这种对内容的归纳方式能够鲜明地体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主旨概要,但却缺乏对理论观点的提炼与升华。同时,这种对主要内容的汇总分类,不能体现出内容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意义研究
当前学术界主要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两个维度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意义展开研究。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发展理论。周晓敏、杨先农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在目标内涵上坚持遵循自然规律,把握时代脉搏,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理论。方世南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在规律论、发展价值论和发展方法论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其次,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杨卫军指出,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环境生产力论”等理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这些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杨莉、张卓艳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我国在生态建设中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重要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理论。最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深化了党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党执政理念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由国家行政学院编写的《中国新发展理念》一书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使我们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重要发展理念是共产党人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提升。刘德海也指出,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遵循规律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规律论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关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了这一点。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突出的资源环境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谷树忠等指出,绿色发展的人本化、低碳化、生态化和减量化特征,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理念,有助于增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杨莉、张卓艳指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减缓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其次,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肖安宝、王磊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为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實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对于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迟全华则认为,绿色发展是很大的政治,关乎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他还强调,没有美丽中国就没有富强中国,绿色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最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可以促进世界各国开展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习近平同志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为了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进行交流合作,分享成功经验,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习近平同志精诚合作、主动担当、务实创新的人格魅力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应有姿态。
总之,学者们普遍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了党对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为我国缓解当前突出的资源环境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而且能够促进国际社会在环境治理与资源利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彰显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然而从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研究成果趋同、“重复性建设”等问题。
六、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研究
当前学术界主要从完善政策法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和开展教育宣传等视角探讨了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首先,要建立健全保障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的政策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王丹、熊晓琳认为,绿色发展的实现必须加强生态治理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系统完整且激励约束并重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制度,深化生态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周世敏指出,发挥整体规划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至关重要。必须依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将促进绿色发展列入“十三五”整体规划之中,做好顶层制度设计。邓小云认为,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关键要完善环境监管、生态补偿、环保评价考核、碳排放权交易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杨解君指出,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既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也需要有法治的保驾护航,健全的立法支撑、严格的执法联动与高效的司法保障必不可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可靠保障是运用最严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
其次,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开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温香彩认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王曦也认为,绿色发展根本上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绿色发展方向上去,做到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同时,要引导国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渠彦超、张晓东指出,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要建构新的生存方式,转变发展模式。在生产方式上,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集约型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更好地节约和利用资源;在生活方式上,摒弃不科学的过度消费观,坚持绿色消费,提倡资源节约。叶海涛、田挺认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我国经济向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方向迈进。
再次,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发展技术升级。肖安宝、王磊指出,发展绿色科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绿色科技是阻止生态环境恶化、节约利用资源能源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广泛开展绿色科技革新,可以有效减少生产末端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社会生产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从而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谷树忠等人指出,向绿色发展转型必须依靠坚实的绿色科技支撑。要建立健全绿色科技成果采购制度、绿色技术创新投融资机制、绿色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绿色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绿色技术验证制度、绿色标准和标识制度、设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基金。张金伟、吴琼认为,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加强绿色科技研发人才的培养,注重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科技,构建绿色科技的科学评价体系。杨小川也指出,实现绿色发展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绿色科技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同时要加大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加快绿色科技的实践转化与产业化示范。
最后,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增强国人的绿色发展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张乐民指出,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需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使绿色发展理念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同时,要在全社会广泛倡导公众积极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理念付诸行动。蒋笃君认为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途径加强公民生态教育,培育公民良好生态修养,从而使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得以践行。颜晓峰指出,绿色发展的实现要高度重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让环境文明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价值观。周世敏也指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全社会培育绿色文化。一方面,把绿色发展的相关知识与理论融入国家中小学及大学教育体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绿色发展方面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全民行动计划,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文化氛围。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一致认为,更新以往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绿色发展的实现是一个涉及全社会乃至每一个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顶层制度和政策法制的保障,需要人才队伍和绿色科技的动力支撑,需要宣传教育引导下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提出的实践路径大都较为笼统、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对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实践路径的研究还需从中观及微观层面深入研究,以增强落实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七、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及理论界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逐渐形成了一个包含形成背景、理论来源、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价值意义及实践路径等要素的理论体系。然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这些不足既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研究的努力方向和突破口。
首先,学者们对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总体上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从现有成果来看,大多数学者仅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个别方面进行研究,这样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
其次,学术界更多地侧重于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宏观研究,而忽视了中观及微观层面的研究。特别是价值意义和实践路径方面的研究,不少学者只是从宏观层面泛泛而谈,相关论述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例如在实践路径研究方面,学者们都认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是如何从实践层面给出具体且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却鲜有学者论及。
再次,现有成果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纵向、横向的对比研究。从现有成果来看,学者们大都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展开研究,而很少有学者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而通过比较研究,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背景、显著特点和时代内涵等内容将更加清晰明确。
最后,当前关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的趋同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成为理论界与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理论研究不仅要有“热度”,更应该体现应有的深度和新意。
总之,我们坚信,关于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将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而更加丰富和完善。
(编辑:蔡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