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创新研究
2018-09-14陆平
陆平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本文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題,在此基础上找出如何进行人才培养与实践创新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一带一路”;旅游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166-03
一、前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将充分加强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中国乃至周边国家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明确提出了“加强旅游合作”、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新举措[1]。“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旅游外交战略,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外交、国内政策和人民币国际化都释放出新信号:“一带一路”将成为2017年我国走出去的重点战略。“2017年9月13日,“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在成都成功举办,大会发布《“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成都倡议》,获得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合作、共享旅游业发展果实,成为与会代表广泛共识。
“一带一路”使得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让旅游市场更加广阔,旅游资源价值更加凸显,各国也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英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还将进一步深化[1],旅游英语专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契机下,应大胆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的带动我国的境外旅游业的发展[2]。
二、高等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的倡议使得我国旅游行业的人才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就业的平台,旅游业朝向国际化发展,日益受到各国重视。面对如此多的机遇,我国的旅游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而我国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是否具备迎刃而上的能力?下面,是对当前我国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的分析[3]。
(一)以学科为重心的教学模式丧失了专业本身的职业性质
高等学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分析我国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师资力量可以发现,大多数的院校只重视学生的英语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比如听力训练、英语的语法、词汇的应用等等,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也是英语中的一些知识点,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一带一路”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了解周边及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旅游发展等内容外,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加偏向于对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培养学生学习基础的知识是没有实际效果的[4]。
当前的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应试教育,仅仅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的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结合旅游英语的专业性质进行分析,学生的教学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考试的过程中,高校更多采用笔试的方法,这种考试方式会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应试上,而不是实际能力的锻炼上。“一带一路”所需要的人才是要与国际接轨,面向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传统教学模式无疑是对人才的全方位发展造成一定的束缚。
(二)高校的教学质量缺乏实际工作的检验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经济收入也逐渐提升,旅游相关企业也日益增多。因此,这些企业中能力较强的企业也受到各高校的关注,并纷纷与其建立了合作的关系,一方面为了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平台,一方面也为企业输送人才做准备,但是当前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企业只是获得廉价的劳动力,而高校也只是在名义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就业的空间,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工作收益并不了解,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是否有助于学生踏入社会的工作本领,对于这一问题高校并不能完全掌握实际情况[5]。“一带一路”所需要的是能够与进行旅游往来的国家进行有效沟通的专业人才,因此,对于能力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进措施分析
(一)明确高校对于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
高校对于旅游英语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于这方面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培养的目标和学生发展的总方向,这是学校教育中的重点依据和指导性文件。高等学校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突出学生的专业优势,以此提升学生在旅游专业中人才的高级性,突出学生的旅游专业基础以及英语专业能力的职业性培养,同时,要注重人才的类型划分,使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行业。高校在进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做到毕业生具备相关行业的从业资格和能力水平。在注重学校的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做好和企业实质性的合作,突出学生的职业性特点,也把此当作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
此外,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突出其时代性的特点,并做到应用性超前,同时与时俱进,“一带一路”将日益加强各国之间的往来,这就要求旅游从业者除了具备英语的沟通能力外,最好再掌握一门小语种,这样可以拓展交往国家的范围。教学过程中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使学生具备外语的听书读写的能力,并会活学活用旅游专业英语的知识[6]。通过旅游从业者的讲解和服务能够向旅游者展示中国民族的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依据旅游行业实际市场需要科学的规划课程
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注重专业的特点,并在培养中密切地关注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市场的需求来更新专业的课程安排。高校为了实现和市场的人才对接,应该及时地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在市场中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研究,依照当前企业的发展形势和人才的培训格局来对学校的课程进行科学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的职业能力。为了实现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目标,各高校可以依据本地旅游特色来做好与企业的联系和交流,培养适合“一带一路”发展目标的旅游行业的人才。此外,学校也应该把学生的专业性培养和技能的优化整合到学校的教学课程中,比如加入具体景区的讲解以及导游的服务安排等等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目标性,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今后“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更为广阔,“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有65个,其中包括亚洲、非洲、中东欧及独联体等众多国家,这就要求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加入跨文化交际等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宗教信仰及思想观念,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技巧,学会避免文化冲击。
(三)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等院校应针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实践性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中强化学生课程上的互动实践及课外的企业实践。课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情景模拟,并在模拟中划分角色,同时安排模拟突发事件的场景,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如在模拟中教师可以考察学生的英语讲解能力,日常英语的沟通能力,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能力等等,把课堂模拟的试验场所设在校外、本市外甚至国外,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课程所学知识的不足,与“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进行旅游合作,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体验异域风情。
此外,要结合市场的需要,在实际考核的内容中加入设计“一带一路”沿线周边国家旅游景点线路介绍的内容,通过情景模拟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把景点的知识做好应用化的处理,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尽快具备适应市场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最终成长为旅游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四)毕业标准证书化和国际化
各行业在进行入职之前,基本都需要相关的从业证书,来检验是否具备上岗的能力。学校在进行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入考取相关证书的内容,帮助学生考取相关的从业证书,把是否取得相关从业的资格当作学生的毕业考核项目,比如旅游专业的从业证书、普通话的等级证书、办公类的计算机证书以及英语的相关等级资格证书等等。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进行的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即ISEC项目(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Undergraduate),ISEC项目是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针对国内本科院校提供的系列教育国际化支持方案的启动项目,这一项目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2010—2020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通过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旅游英语的专业学生也可以考取相关专业的国际化资格证书,以加强未来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四)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教育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学会“干一行爱一行”,树立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017年9月8日——10日,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举行。2017年9月4日在宁夏举行了中国——阿拉伯国家旅行商大会,来自埃及、马来西亚、阿联酋、法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4个省区市旅游部门官员和旅行商代表参会,共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旅游合作。2017年8月4日西安丝绸之路旅游国际博览会开幕。2017年5月12日“一带一路”中欧(成都)创新合作峰会召开。“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各地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的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专业型的人才,而为学生点名就业的方向不仅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还可以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并提升学生的专业归属感,从而在未来的社会中充分的适应自己的职业性角色。
(五)建立双重导师的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设置的旅游英语课程,大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点,没有凸显英语与旅游的结合。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这对于旅游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英语教师既要专业知识过硬,同时还要了解“一带一路”相关知识背景、沿线国家发展情况,因此,各高校今后应该加强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参与境外交流的培训,以培养一批德才兼备、高素质并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教学师资队伍。与授课的老师进行合作建立双重导师制度,探讨课堂的教学话题,帮助学生掌握旅游专业应用英语的职业技能。
导师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引领人要充分做好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工作,为企业预先培养人才,将学校作为培养企业未来从业者的摇篮。这就需要院系安排专业的“师父”担当学生实习的导师,并跟着“师父”到具体的工作项目中实习,在看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种双重的导师制度可以尽快让学生适应角色的变化,发挥出学生的职业性特点,为高校培养一批批专业的人才,为企业输送更多有经验的“新”人。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挑战。高校应该本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本校的专业优势,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旅游英语相关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业复合型人才,高校教师在教学的理念上也要不断更新,以从容应对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推动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人才需求的行业精英。
参考文献:
〔1〕余意梦婷,全娜.“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南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1):62-65.
〔2〕肖月.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广东蚕业,2017,(10):23-24.
〔3〕王博,杜秋娜.我国高校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评《中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6,(12).
〔4〕周红.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4):118-119.
〔5〕顾庆媛,孙胜强,常利娜.秦皇岛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办公自动化,2015,(11).
〔6〕张芒.基于内容依托式教学的英语专业改革实践——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英语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8):1-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