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制作构想
2018-09-14武林
武林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李曙明先生关于“弹性十二平均律”相关论述与扬琴音律及形制的结合,依附扬琴体现弹性十二平均律属性,对其制作过程中的音律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对中国扬琴音律不断扩大的剖析,进一步探索中国扬琴音律衍变的主要因素,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经验,同时借鉴钢琴调律,对扬琴音律的调试进行深入的探讨,依据影响扬琴音律的客观因素,对扬琴音律的不稳定性进行诠释。
关键词:弹性十二平均律;扬琴;律制
中图分类号:J6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70-03
扬琴,是中国民族乐器敲击类弦鸣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等,作为一种外来乐器,经过四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多个具有地方音乐色彩的不同流派,扬琴从曲艺中的伴奏乐器逐步发展到独奏乐器,尤其在乐器制作及改良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扬琴的品种很多,除传统的八音、十音和十二音小扬琴适于民间器乐合奏或为说唱、戏曲伴奏使用外,变音扬琴、转盘转调扬琴、筝扬琴、全律活马大扬琴和电扬琴等则适于独奏或参加民族乐队合奏。近些年出现了“十二平均律大扬琴”“便携式扬琴”等,其演奏方式为,琴置于架上,左右手各执一琴竹分别敲击在条码两侧的弦,在演奏艺术或乐曲创作上更加趋于国际化,曲式风格更加新颖,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扬琴是与钢琴同宗,音量宏大,音色柔美,和谐,表现力极为丰富的乐器。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
一、制作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设想
弹性十二平均律是李曙明先生研究的一种新型律制,以客观存在的14音分的三律之间的音差,在以能够自由转调的十二平均律为基础,做能够代表纯律的386音分的大三度,及具有向心美的86音分小二度的五度相生律。我们用两种符号表示:“↑”表示升高14音分,“↓“表示降低14音分。将十二律升高或降低,并用“↑↓”两种标识,十二律相邻两律之间也还是100音分的平均律半音关系。?譹?訛
传统402扬琴,其音域达四个八度(G一a3),具有变音转调功能,不仅能够表现传统音乐又可表现现代音乐,突显了演奏上的民族色彩。我所设想的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是在原本的扬琴结构的基础上,将每个音的左右两边分别加入两个音,其中这两个音分别代表五度相生律,及纯律。这三个音代表三种不同律制,即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及纯律。我们在弹奏时,三律不仅具有相对演奏独立性,并可相互交融。弹律有兼顾三律特色的优点,但它并不与其他三律碰撞,三律之间相互合作,在不同条件下,可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
二、制作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理论依据
当前,学术界发展逐步趋于相互渗透,扬琴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扬琴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做到精确再精确,展现给人们最自然最完美的音响。我们的任务是以发展的眼光去考虑扬琴音律改革。经过数次实验,现构作出的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但只是一个雏形,并不完善,这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扬琴改革,要以高标准、高层次、高品质、高质量为标准,在律学、声学、材料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多门学科协作的基础上,展现扬琴音律上的完美,将扬琴音律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展现一种以扬琴为附着乐器的新的律制的实践展示。
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研制,以402型扬琴为原形,弹性十二平均律为基础,在保持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使扬琴的音响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目前我们使用的402型扬琴已基本实现了半音排列,音域达四个八度,便于进行各种乐曲的演奏。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保留了402型扬琴的原形(最后完成的结果),从律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扬琴并进行改革。为了演奏方便,我将每个叠加的音律横向错开,尽量保持402型扬琴的音的排列。在一个音律上再加两个音律,要占有一定的琴面空间,等于要在原来的音律上扩大三倍,把三个扬琴放在一起同时演奏,是我们所预想的音响。
研制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关键就是确定音的位置,安排三种音律面板上的位置。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各音的位置,及左,中、右码条的距离,留出击弦位,当中码条的位置确定后再来确定左码条的位置。左码条与中码条要保持适当的击弦位置,确定左码条的位置后在左码条右侧设置可移动桥码,桥码的设置使左码条左右上下音高的度关系得以实现。右码条的设置要与左中码条的间距保持适当的比例,三个条码的合理设置是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制作的技术关键。
三、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特点
(一)三种律制共存共用
音乐是人类精神产物,是人类主观意向的结果。社会的进步与音乐艺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类对音律的认识。音律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泛音的认识及运用,并起着主导的作用。起先,人类对于音乐出于情感审美,在劳动中无意识唱出和谐的音程,美化劳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原始音乐家在实践中发掘认识泛音规律,以原始音律为铺垫迈入新的音律领地。音律的创造以数学逻辑为基础,进行精准性统一,提高审美功能。自乐律发展以来,其自身存在的矛盾性,启发了人类对音律的长期不断的探索。现代乐器中影响最大并普遍适用的当属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是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作五度相生律。而五度相生律所奏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略有差异的。纯律是在“自然泛音列的基础上生成的音律,以其四,五、六分音之間的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的音程关系的和声形态作为结构元素,也就是说在音列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之间,加入第五分音,构成大三和弦的形式,经八度转位可形成纯律的乐音音高体系或多种调式音阶体系”。?譺?訛
十二平均律最早是由我国明朝时期的音乐家朱载堉提出的,其结构元素不止一种。“例如可用700音分的纯五度音程作为结构元素。令此元素依法连续相生十二次,经八度转位可形成该律的乐音音高体系或多种调式的音阶体系”。?譻?訛弹性十二平均律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结合三律之优。386音分的大三度是代表纯律的典型音程;90音分的小二度是代表五度相生律的典型音程。将386音分分解成三个十二平均律半音,加一个比五度相生律90音分小4音分的86音分小二度,90与86只差4音分,但在其音乐倾向性中86音分更优于90音分。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集三律之长,在独奏和伴奏中都可以灵活运用,符合人们的审美听觉,激发了扬琴上所有的乐音,使乐器的共振更加和谐。在一件乐器的改革过程中,不能改变的是乐器的音色。音色是乐器的个性,每种乐器本身所具有的音色成为它不可被替代的本质属性。我们知道振动的成分决定音色(音品)。所以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没有改变扬琴本身的音色特点,只在音的排列结构上进行改革,完全没有影响到乐器的发音原理,因此完全符合乐器改革的原则。
(二)满足演奏需要
扬琴在伴奏中,由于作品的风格不同,各有各的韵律,扬琴律制就如同钢琴一样,为了自由的转调,律制的运用就不能游刃有余,满足各种风格的伴奏。在独奏是亦如此。例如,一个中国作品的某段旋律中,要抒发内心激动彭湃的情绪时,就要把旋律写的极具推动力,在旋律进行时运用五度相生律就能很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具体为大二度、大三度要尽量演奏的“宽”些(大二度204cent;大三度408cent),小二度要奏的“窄”些(90cent),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旋律向前发展。纯律在作品中具有和声因素,在纯律音阶中,“E”“A”“B”三个音的音高都较十二平均律稍低,这就形成了大三和弦中的大三度音程偏窄(纯律大三度386cent)小三和弦中的小三和弦偏宽(316cent)的特点。扬琴在演奏中,和声性与旋律性因素通常同时存在,能胜任频繁地转调莫过于十二平均律。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可同时满足三种律制,在扬琴演奏艺术中,丰富了其演奏实践律制。扬琴本身就是一种多律制混用的乐器,由于它没有指板和品位的特点,除了三种基本律制以外,还有一些由其他的因素形成的纷繁复杂的音律,但将这三种律制同时展现只有在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中才可得以实现。
四、弹性十二平均大扬琴雏形制作
我需要在现有的402型扬琴上做出一个音高14 音分和低14音分的音,不破坏扬琴半音转位的原则,琴码做小,去掉小推车轮,在扬琴的挂线码和弦轴码的前和后各再加入两排弦,(这样本身也就加大了扬琴的体积),在原有的402型扬琴上加弦,一个音就变成了三个音,那么所占得空间也会变大,在实际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展示四个八度之多的音,弹性十二平均大扬琴的制作需要声学,材料学等方面一系列跨学科的计算,在上述中我已经提到,但为了能够展现出弹性十二平均律的真正的实践性,只能展示出以半音为单位的一个八度,共13个音。在13个音的基础上在乘以3,分别代表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共计39个音。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排列,掌握好各个音之间的距离,要保证琴键能弹奏出音响,并且在弹奏的过程中保持空隙,能够有足够的击弦位,再进行调试。
民族音乐文化是现今社会的主流,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中的一员,为民族音乐注入新的活力,扬琴的改革迫在眉睫。时代在发展,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层上,进行乐器的改良顺应发展时代要求。扬琴在数千年的历史尘封中,以独特的音色在民族音乐舞台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表现手法也日趋多样化。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构想,需要在一次次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实现。通过弹律大扬琴,让扬琴在独奏或伴奏中,都能把音乐所要求的音色及情感更好地展现出来,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
从审美的角度分析,具体到不同音乐风格,不同的流派,应该用什么样的律制更好的演奏。在构想弹性十二平均律大扬琴中,我们可以做到在需要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时灵活运用不同的律制,以便更好地表现音乐,在演奏不同流派、不同地域曲风的扬琴作品时,我们亦可采用适合的演奏律制。
追溯扬琴音律的发展,提高对扬琴音律的重视,系统的进行分析总结,重视扬琴调律工作,做到“律准音美”,真正意义上的展现扬琴独有的音色,让扬琴爱好者及专业演奏者更完美的展现扬琴,真正热爱扬琴。
借鉴李曙明先生的弹性十二平均律,利用扬琴同音异位之特点,做出弹性十二平均律扬琴,是我们当下的首要任务,并结合民间音乐伴奏进行弹性十二平均律的简单应用,展现新律制音响,使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使扬琴音律实现多元化运用。随着人类对审美追求的不断扩张,让音乐富有生命力,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目标。我们要不断吸取新的能量,弹律十二平均律大扬琴的构想是对扬琴音律的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改善扬琴音响结构,摆脱作为单一律制的十二平均律乐器。扬琴作为一个世界性乐器,其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从扬琴的律制方面入手,拓宽扬琴改革之路,提升发展空间,让人们真正地了解扬琴音律之美。
注 释:
?譹?訛?譺?訛?譻?訛李曙明.弹性十二平均律[J].音乐研究,1983,(02).
参考文献:
〔1〕李曙明.弹性十二平均律[J].音乐研究,1983,(02).
〔2〕王星.三排码微调轴扬琴研制报告[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3,(03).
〔3〕李曙明.唱(奏)律概说[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06).
〔4〕李云芳.扬琴弦振动的力学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05).
〔5〕周小云.建国后中国扬琴乐器变革简述[J].吉林艺术学院.2008,(04):2.
〔6〕杨建.十二平均律律吕大扬琴研制新探[J].乐器天地,2006,(09).
〔7〕王义茹.二十世纪我国扬琴形制与音乐创作关系[J].人民音乐,2008,(08).
〔8〕陳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9〕吴志武.三种律制的差异和钢琴调律[J].南昌高专学报,2001,16(0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