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缘城市理论下大连空港新区发展策略探究

2018-09-14魏弘

关键词:物流运输基础设施

魏弘

摘 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化交流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空港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东北地区大连市的空港新区建设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空港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建设布局;随后分析了大连空港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开发结构;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大连空港新区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边缘城市理论;空港新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48-0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国际交流与贸易,特别是在这一环节中,空港城市和空港新区建设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边缘城市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辽宁省大连市在城市内部积极开展了空港新区的建设活动,为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进一步扩大大连空港新区的积极影响,成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空港新区发展状况分析

(一)空港新区发展历程

空港新區的建设和发展最初兴起于法国,1909年之后,欧美地区逐渐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空港新区的建设环节当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形成了西方世界国家全力发展航空贸易网络,进而形成了全球化的航空运输网络。在经济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也正式进入了航空贸易的发展阶段。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了航空贸易领域,同国内外的经济贸易综合体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合作。进入到新世纪,我国航空贸易发展体系进行了大规模重组,标志着我国的空港新区的建设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大连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核心城市,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对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以及经贸往来产生了重大影响[1]。

(二)空港新区建设布局

空港新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功能区、地块式、概念园以及混合式的综合布局形式。不同的空间布局结构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传统功能区布局结构类型具有功能划分明确,产业集中的特点。有利于规划者对区域内部的公共设施进行统一地规划和布局。地块式布局结构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区域内部的仓库、货场以及物流设施的建设工作,都有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因此不会存在二次改造的问题。概念园的空间布局模式充分结合了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此种模式能够对新的物流模式和技术给予更为可靠的支持。混合式空间布局模式,是在统同一个园区内部存在的多种不同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此种方式可以间区域内部进行地块划分,在不同而的区位因素当中,设计出更为细致的功能结构。

二、大连空港新区发展现状

(一)大连空港新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连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与经济发展速度取得了协调一致的发展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大连市的航空货运需求之间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机场内部的货物处理能力不足,成了制约区域对外贸易发展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原因。虽然大连市的机场货运总量总体呈现出上升发展的趋势,但是实际的增长速度却出现了下降的问题。同全国范围内的其他机场货运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大连市空港的货运能力较比北京、深圳、广州和上海等地的机场货运能力而言,仍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在对外贸易阶段,区域内部的外资吸引能力不足,同样也制约了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的提升[2]。

(二)大连空港新区物流运输需求

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主要以区域内部的机场基础设施,因此,机场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客运需求,同时还需要提供多种不同领域的综合性服务。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需要兼顾区域内部的部分过境物流业务,为其提供支持。在未来的发展阶段,大连空港新区需要将辐射的范围持续扩大,将周围的开发区、保税区以及大窑湾港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相互结合。依托机场航线,将大连空港新区的辐射范围逐步向东北地区以及东北亚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延伸。

三、大连空港新区开发结构分析

(一)交通网络信息建设

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信息通讯资源。大连空港新区在进行空间结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将更为简单有效的布局模式,应用到其中。结合商务单元的空间结构,建立起连接不同单元的主干路,并且以次干路为辅助,将支路作为重要补充。此种空间结构的布局模式,更加适应大连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从而能够充分调动起不同的建设资源,更好地解决对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通畅的交通网络,合理的布局结构,能够为连接不同的发展要素,提供更加有效的渠道。在进行内部交通网络信息建设的过程中,大连空港新区还重点对通讯资源和通讯手段进行了统一规划,确保区域内部的建设要素能够同区域外部的环境资源相互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信息交换网络和渠道的通畅性[3]。

(二)边缘城市结构定位

在边缘城市理论框架下,对大连空港新区的发展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边缘城市发展在东北地区发展的结果。大连空港新区在丹东——大连高速公路的北部,北部面临着渤海湾,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大连空港新区的规划总面积约为11.56平方千米。以大连空港新区为圆心,7千米为半径向周围辐射,能够在便捷交通条件的支持下,顺利到达周围的体育场、高铁客运站以及国际机场。不仅如此,大连空港新区依山傍海,具有十分优美的区域环境特征。近期,大连空港新区在进行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已经展开了切山工程,为新机场的商务区建设提供大量的土源。并且,经过切山之后的大连空港新区,区域内部的山体结构将会更加平整,为后续展开生态恢复工作以及山体公园的建设工作提供强大的物质结构支持。

(三)开发强度适度提升

在进行初期开发的阶段,大连空港新区的开发强度主要涉及建设容量、环境容量、功能需求以及交通压力等多项因素。通过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有效控制大连空港新区的环境开发强度。并且,通过此种方式,还能有效地对城市结构类型进行合理控制。在进行系统规划时,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密度以及空间容积率等两项指标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达到控制开发效率,适度提升开发强度的效果。例如,大连空港新区的中心景观地区是核心的商业发展区域。中心景观区域的容积率较高,并且以此为核心,以此向外递减。因此,可以将这一部分区域规划为商业区以及金融保险核心用地,在开发前度较高的地段,确保区域内部的容积率在3.0至5.5之间。根据商业建筑用地的使用特征,将建筑物的实际开发密度控制在0.40之内。在对区域北部的地块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控制建筑物的容积在2.0至2.5之内,同时确保建筑物的密度不超过0.35,以此为基准,依次向外递减。

四、边缘城市理论下大连空港新区发展策略

(一)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通过前文的论述和分析可以得出,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能够依托区域内部大连市良好的发展要素。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利用环境内部的各项资源建设优势,同时将周围山体资源和水体资源等进行合理开发,为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同东北亚周边国家的國际航空贸易往来提供重要的连接作用。因此,在进行规划和建设的阶段,大连空港新区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以良好的转换和交流能力,在区域内部建设出更为高效的区位转换节点。大连空港新区的快速发展和优化升级,能为周围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最终形成连点成线、聚线成面的良好发展优势。激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对于周边的乡镇地区而言,大连空港新区的发展更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大连空港新区的发展能够同周围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联动效应。

大连空港新区的发挥发展战略需要同大连市的发展战略定位相互配合。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大连市需要以较高的发展速度,将自己建设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当中的中坚力量,全面贯彻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精神。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大连市已经将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定位为“活力大连”,期望通过提升金融技术指标,带动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大连地区还全面落实了转型发展的战略,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发展成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更强的新型东北老工业基地。因此,大连空港新区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结合大连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升同东北地区腹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结合大连新北站、海港以及空港等交通枢纽的发展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开发区。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大连空港新区需要首先要对区域内部已有的区位因素进行优化建设,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出新的可利用资源,对基础设施建设效果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大连空港新区在进行前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交通网络的组织规划与铺设情况进行了协调控制,形成了有利于空港效应大规模辐射和发散的区域网络结构特征。与此同时,大连空港新区还同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了系统规划。借助周围发展水平较为成熟的经济发展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激发大连空港新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发展要素。在进行区域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大连空港新区十分重视开发工序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打造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空港新区,大连空港新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府的号召,全面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满足自身发展以及协调外部需求的能力[5]。

例如,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大连空港新区重点关注了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机场的沿线地区,拟定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副中心,将商务单元作为先头发展部队,打造文化娱乐馆以及市民体育活动中心。将文化娱乐馆和市民体育活动中心定位在大连空港新区中心景观的一侧,为区域内部的市民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休闲活动选择。除此之外,大连空港新区还进一步对区域内部的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系统规划。将托儿所以及幼儿园的办学资源进行了优化合并,从而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方便。在进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在区域内部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立了多个卫生服务中心,为大连空港新区内部的居民医疗卫生需求提供了更为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三)优化新区发展模式

大连空港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秉承着绿色生态、自然和谐以及兼容性的原则,在不破坏区域内部的环境要素以及生态自然的情况下,在矛盾中探索动态平衡的发展道路,同时将可持续化发展作为核心指导原则。大连空港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仍旧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大连空港新区需要在已有的基础结构框架下,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大连空港新区根据区域内部的中心特征、机场净空需求、观海视线需求以及城市景观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度调整。对区域中心区域周围的综合建筑高度进行了限定,遵照建筑物近低远高的发展思路,将沿线建筑物高度调整为24m以下,在外部地区适当放宽至40m至100m,为区域整体的景观效果的优化做出了贡献。结合区域内部的发展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建设需求,协调城市中心建设与城市边缘空港新区协调发展的目的。通过采取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战略,以大连空港新区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将区域内部的功能性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指标,推动大连空港新区和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环境的紧密结合。以更为完善的生态网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开发区。

综上所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空港新区能够为城市发展和区域交流奠定坚实基础。大连空港新区作为我国空港新区建设发展的典型代表,可以借助大连地区的区位和经济优势,提升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区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调整,结合区域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特征的空港新区发展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3〕康旺泉.“流动的空港生态智城”——大连临空经济区规划实践[J].建筑知识,2016,36(03):24.

〔2〕麻洪旭,徐晓光.大连市空港经济区规划概论[J].山西建筑,2011,37(15):15-16.

〔4〕卢中辉,刘传明,宋仁波.都市圈边缘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及发展策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03):365-374.

〔5〕才力.以一流空港为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提供强大引擎[N].大连日报,2012-04-20(A11).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物流运输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HU Wantai·TALK about Chongqing City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论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提升措施探讨
基于人机工程的物流运输三参数风险评估模型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RFID时代铁路物流运输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