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09-14朱焕焕

关键词:人的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

朱焕焕

摘 要: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按照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政治解放、勞动解放、社会解放、人的个性的解放四个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十八大以后成了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方针,主要包括平等互信的国际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和包容互鉴的世界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既是对人的解放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实现人的真正解放的途径和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6-0039-03

人的解放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18世纪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将它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政治要求正式提上了历史的舞台。马克思作为一个西方哲学家,他关于人的解放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受古希腊思想,中世纪哲学思想,以及近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但是正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他自己关于人的解放思想。

一、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进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自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当中第一次提出人的解放这一概念之后,这一思想就随着他的理论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发展。它的内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政治解放

因为,国家长期以来受到封建宗教的控制和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宗教批判是实现政治解放的前提,只有建立了现实的国家制度和规范,才能摒弃宗教从宗教当中解放出来,而这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就是市民社会。在实现政治解放的实践过程当中,家庭和市民才是真正的活动主体。政治解放将人们从封建宗教的束缚当中解救了出来,但是人们又不可避免地开始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受到私有制的约束。马克思还论证“人的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区别,指出了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还不是人的真正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只是人的解放的第一步,并不是它的全部内容。

(二)劳动解放

马克思认为人是从动物演化而来的,正是劳动将人从动物当中分化了出来,使人具有了人的特殊的类本质。劳动创造了人和社会,进而创造了社会关系,可以说劳动既体现着人的类本质,也创造了历史和社会,所以说人的解放必然离不开劳动解放。马克思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当中,资本主义处于绝对的压迫性支配地位,并且由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了劳动的异化。真正的属人社会必须是以人们的自觉自愿的劳动为基础的。实现劳动解放,必须要将人们从资本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克服异化劳动带来的弊病。使得人们,一方面自愿地去参加到维护自身需要和发展的劳动当中去;另一方面人们应当公平的拥有生产资料,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劳动方式将劳动变成一种享受。

(三)社会解放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当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譹?訛马克思认为社会解放是人的解放当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其中必然包含着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社会解放,首先是要将人们当前的,较为匮乏的物质生产当中解放出来。物质资料在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社会解放必然要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马克思探讨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方向,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社会模式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终将实现。

(四)人的个性解放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对人的本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譺?訛将抽象的“人”转化为了具体的普遍的“人”。这实际上也肯定了人的个性的存在。人的个性,就是在社会活动当中,每个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属性。人的类本质正是通过人的个性来显现的,如果离开个性那么“人”就会重新变回抽象的。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人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马克思认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譻?訛这个共同体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每个人的发展,又为其他人的发展创造着有利的条件,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解放是命运共同体实现过程当中的重要一步,而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显然会为个人的发展和解放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人的解放学说,对于建构系统的马克思人的解放观,指导我国当前人的解放实际,全面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中国的实际国情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目的是为了致力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它的提出既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人类解放事业。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我国结合当前的国情,以及国际关系提出的一个新型的国际概念,也是我国当前外交的主要方针和政策。当然,在这一方针和政策在我国近几年我国的一些重大举措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近几年由我国牵头成立的亚投行以及一带一路这些国际间的金融机构,就是对这一方针的最好践履。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同时也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逐步建立,为沿线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帮扶,拓宽国家合作领域,使得世界各国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的一个必然的历史性产物,是我们民族文化特色和理念的重要体现。事实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在2011年就有了雏形,经过几年的孕育和发展在十八大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达60多次的提到了这一概念,为其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理论意义。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稱为命运共同体指,在维护和追求本国利益与安全时兼顾他国合理权益,将国家发展同世界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国内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涉及传统文化、国际主义、生态有机体、法治文明、共生论以及人类共同价值等角度。本文所采用的是学界现在较为认同的一种看法,主要从国际的意义上去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

1.平等的国际权力观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虽说和平和发展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局部的冲突还是屡见不鲜。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独立外交政策,在处理国际事务当中坚持不干预他国内政,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不仅使得我国同世界各国都建立和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更加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当中指出:“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譼?訛每个国家都有应当拥有处理本国一切事物的权力,在新型的国际关系当中应该严格的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在冲突面前应坚持平等、公正的处理方式,确保每个国家在都能够平等的、积极地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合作和处理当中。

2.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的密切和紧密、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也在不断地增多和扩大。当今经济发展的现状,使得世界各国对于国家之间的这种利益纽带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合作共赢的意识也愈加强烈起来。习近平主席曾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指出:“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譽?訛合作共赢成了我们不可避免的选择,各国在实现本国的发展的同时也要时刻意识到国家之间的这种密切联系。

3.包容互鉴的文明观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人口等因素世界上形成了风格迥异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多种文明。各种文明之间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单纯地从它的传承或是影响范围来评价一种文明的优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习近平主席指出:“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譾?訛各种不同的文明之间的相互交融和借鉴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世界文明现状。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文明和发展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外来文化和事物的接受和再创造的程度。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应该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各国应该从不同的文化当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求同存异的心态去面对不同的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共同发展。

三、人的解放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人的解放学说自形成后便随着马克思的理论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马克思去世以后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德法年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由萌芽向成熟发展的一个过程。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也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譿?訛马克思“人的解放”当中的“人”从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解放的对象从个人转向全人类,这一过程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为共同体范围的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首先,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是我国当前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主要的哲学依据之一。其次,这一解读可以对于我们建立科学的人学体系和框架具有重要的作用。再次,通过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研究,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进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和决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最后,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讀?訛无论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还是当前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都是要落到实处,致力于促进全人类的解放和发展。

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人类自产生以来总是不可避免的处于一些共同体当中,总是会依赖着共同体存在。但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共同体,还是一些虚幻的利益共同体(除社会主义社会之外)无不体现着对人性的泯灭,和对人的个性的羁绊,未能体现共同体对于人存在的决定意义。在真正的共同体当中人们定会摆脱上述所说的政治、社会、劳动以及个性的压抑,实现真正的解放,人们可以自由、平等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也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发酵和孕育的。命运共同体思想既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在充分的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21世纪以来中国逐渐地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的处理当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中国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在国际环境如此复杂的时代,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合作共赢发展的理念。这既是对以往“中国世界威胁论”的回应,也是对中国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规划,也是对世界人类解放事业的一个巨大突破。

注 释:

?譹?訛?譺?訛?譻?訛?譿?訛?讀?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9,56,56.

?譼?訛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譽?訛张旭辉.论“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D].安庆师范,2016,(05).

?譾?訛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3〕张旭辉.论“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D].安庆师范,2016,(05).

〔4〕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猜你喜欢

人的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