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景观与绘画的关联性研究

2018-09-14张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市景观人性化绘画

张琪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城市成为了现今大多数人的生活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市民文化已经取代农耕文化成为了主流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不光体现在纯粹的艺术中也体现在我们的城市景观中。城市景观在文化层面上更为内在和含蓄,这也就注定了城市景观与绘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关联具有了更大程度的可能性,它不光在城市景观规划的艺术性上,也能够从美学意义上改善城市视觉面貌,还能帮助保护和延续地域性文化和地方特色。从作为“记录”的绘画和作为“指导”的绘画两个方面对城市景观与绘画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当代的城市景观规划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启发。

关键词:城市景观;绘画;人性化

我国现今的城市规划更多的是沿用了美国的城市化模式,大规模建设钢筋混凝土式的摩天大楼,高楼林立的都市加剧了现代人生活的刻板与疲惫,使人们对逃离城市、外出休闲去大自然中寻求山光水色有了更多的渴望,这种渴望来源于人们的自然本能。在艺术发生的早期,艺术是人们建立与自然联系的一个最重要方式,古代的艺术史更像是一部人类向自然学习以及记录自然的历史。当艺术家的主体心灵与客观世界产生碰撞时,能够将锦绣山河的气象、色彩、光影形成斑斓的图画跃然纸上即是最好的例证。城市是人类聚居并赖以生存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人类对自然本能的期望产生了对景观的需要,伴随着人的参与和互动,其景观自然也打上了人造的痕迹。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能够描绘出一幅幅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为什么不能创造出别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呢?绘画既可以用于传达地域文化和人文理念,让世人洞悉城市之美,亦可以启蒙和引导城市景观建设走向更理想更人性的层面。城市景观的效力在范围上显然是远远大于绘画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简单地将绘画嵌入城市景观之中,作为“记录”的绘画和作为“指导”的绘画也就应运而生。

一、作为“记录”的绘画作品

城市景观包括了城市建筑、道路、绿地、广场、水景及城市照明等,各项元素因其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既可共同构成城市这幅大画卷,也可单独罗列为一张张艺术小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采用长卷形式完美地记录了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的面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纵观这幅五米多长的画卷,描绘出的人物、牲畜、车、轿及船只比例匀称,无不栩栩如生,观之如身临其境。细品画中的房屋、桥梁和城楼,各有特色,将宋代建筑的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可供后人进行史料研究。

在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率先繁盛,这里作为重要的银行业中心和贸易中心,富裕的商人热切地渴望将自己的城市装点得更美丽,以此炫耀他们的权利和财富,而赞助艺术事业成了他们展现慷慨的起点。当一幅描绘佛罗伦萨1490年的全景图摊开在人们面前时,人们无一不对它的结构严整、建筑华美和风格独特产生膜拜之感。画中间河边几位捕鱼的中年男子,河心划桨的少年,构成一幅悠闲、恬淡的画面,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气息和浪漫情趣。

作为“记录”的城市景观绘画通常是富有、奢华的统治者强求艺术家绘制的产物,画中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比例各占多少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这些展现城市美好与欣欣向荣的城市画卷,不同于自然山水的孤寂清冷,能够带给观者更多人性化的感受。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在疲乏倦怠时去深山野林参禅悟道吸收大自然的灵气不错,若彻底脱离城市远离人群,多少有些寂然。不論是《清明上河图》还是佛罗伦萨1490年的全景图,这些记录着城市景观的绘画之所以能让人会心一笑、身心愉悦,是因为它们的人情味。

此外,绘画本身即是历史的一部分,它附着于公共性的空间之中传承千年,意大利古城佛罗伦萨的教堂以及市政厅等公共性的空间中卷帙浩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构成了别样的城市景观,在今天仍然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这一模式体现了城市景观与绘画最好的结合,二者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武汉地铁站中对儿童绘画的展示正是沿用了这一模式,不同在于它更好地负载了一座城市对它未来的期望和尊重。

二、作为“指导”的绘画性要素

(一)点、线、面

点、线、面是绘画的基本要素,无数个点构成线,无数条线构成面。绘画作品的意蕴皆体现在这点、线、面中,如康定斯基所言:“依赖于对艺术单个的精神考察,这种元素分析师通向作品内在律动的桥梁”。在历史上我们看到江南的私家园林对于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完美体现和人类再造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种“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手法通过点、线、面的安排淋漓精致地体现了中国人辩证的世界观,相信这也这会是我们改造城市景观颇有裨益的启示和财富。

在点、线、面的绘画要素指导下的城市景观建设,是满足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必须途径。合理的城市景观点、线、面设计,既是对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考量,也是对这里的城市建设者艺术追求的评赏。

(二)色彩

当我们提到北京的时候,人们的脑海里会马上呈现出紫禁城的高大的红城墙和金黄的琉璃瓦;当提及杭州的时候,我们脑海里又会显现出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景象。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包括冷暖感、轻重感、远近感和动静感。当一个人冬天走在寒冷的哈尔滨,看到红墙蓝瓦的建筑物比看到满是灰墙黑瓦的建筑物更觉得暖和,因为暖色调比冷色调更能带给人热烈欢乐的气氛;当一个人夏天走在烈日炎炎的武汉,看到沿路的绿树和草坪远比看到街边巨幅的鲜艳亮丽的广告牌清凉,因为流动、跳跃的色彩使人浮躁,而静态的颜色能使人感到冷静与舒适。

狭义建筑学上的城市色彩仅仅是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观的组成元素多种多样,并非单一的建筑物,因此城市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出来的公共空间的色彩是需研究的对象。城市里的植物在景观色彩构成上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不同的季节,植物的叶子和花朵的状态也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来选择栽种不同色彩的植物来加强城市景观的色彩特征,并适当地增加绿化面积,营造与大自然相宜的氛围。德国哲学家谢林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惟有整体才是美的。”只有符合城市地域文化、根据整体进行搭配的色彩才称得上是完美的城市景观色彩。

(三)构图

构图是绘画过程中对形的空间处理和安排的方式,是将自然的形变成艺术的形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绘画里通过构图来处理点、线、面以及色彩的关系,城市景观的配置和规划则体现出一个城市设计者的艺术审美品味。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城市景观的构图要求对立统一、稳定均衡、韵律节奏等规律。对立统一性的原则要求表现出和谐,从建筑物到装饰物,从中心、路径到领域,在形态、色彩、风格以及细部构造上要表现出恰当的关系;稳定均衡性旨在体现一种无形的控制力,人们通过视觉均衡感可获得心理平衡,如城市广场的建筑往往布置在四周,广场中修建水池喷泉和雕塑,以求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均衡感。韵律节奏性表现为城市景观中有规律的重复,这种带有连续感的趣味引导着人们的视线,使人们期待这种连续感带来新的惊喜,而色彩的变化与光影的变化,最能令人产生强烈的韵律感,获得美的体验。

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城市的形貌借助绘画的记录性流传于后世,甚至一些景观可以被作画者人为地艺术性地美化,但如今群众的眼睛更为挑剔,能够使用的记录工具也不仅仅限于绘画,高科技能够让城市里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最真实地保存下来。城市景观由主动变为被动,需要借助绘画的艺术性指导进行设计和改造,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构筑城市中的“如画风景”,这样才能经得住世人眼光的考验。中国人可以在莫奈的印象派画作中寻觅水城威尼斯的美,也可以凭着“威尼斯印象”发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梦里水乡”。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不少历史古迹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摧毁,令人扼腕,但也有不少有特色的区域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保存,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景观,这样不同的结果都体现出绘画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考察一座城市的艺术特质并非只是考察这座城市博物馆里的绘画、广场里的雕塑、音乐厅里的音樂等具体的艺术作品,而是要看整座城市的景观与艺术跟城市居民的文化素养是否融合起来。当一位旅人身处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时,最能打动他感染他的,莫过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景观文化。北京地铁站中对于书法的运用使得北京这座现代化的古老城市打出了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名片,透过这张名片我们看到一方面北京地铁展示了中华民族对自身所特有的书法艺术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和现代性改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包蕴力。艺术正在走出曾经神圣、辉煌的象牙塔,摈弃“纯艺术”的小圈子,回落到社会现实生活中间,如绘画曾经多半只为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服务,如今已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在全球文化趋同的局势下,打造每一座城市最适合又独特的城市景观是十分迫切也最为直观的,它能最真切地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居民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和艺术品位,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才能确保有更为广阔和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M].罗世平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8.

[2][法]卡特琳·格鲁.艺术介入空间[M].姚孟鸣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3.

[3][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04.

[4]艺术学编委会编.艺术与城市:空间与想象[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11.

作者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景观人性化绘画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