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状其实不简单

2018-09-14张忠国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意识班级班主任

张忠国

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我,最头疼的就是接手一个新班。看着一群可爱的孩子坐在了我的教室里,我很清楚他们的期待,也打心里喜欢他们。但是那声声稚嫩的童音,总能带给我忙不完的工作,尤其是手头的案子,总是层出不穷。你听,刚刚下早自习,我又该忙了:

“老师,小博在走廊跑了。”一个我还没有记住名字的小男孩来办公室找到我说。看着学生离开的背影,我苦笑着,不管我这个班主任是否准备好,我的烦恼就来了:玩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对方,要找老师告状;自己的座位下多了一纸片,也要找老师诉说;写作业时,同桌瞄了一眼,还得找老师……就这样,我时刻都能遇到学生因“芝麻小事”来告状。星期四的上午,我坐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学生在外面上体育课。就因为一个男同学偷偷玩单杠,办公室的门竟被敲开了5次来反映这件事。这几日的忙碌与烦躁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我抱着没批完的作业回到了教室,静静地等待着学生从操场回到班级。后来又有几个准备告状的学生,看到我那张阴沉的脸把话咽了回去。上课时,我开始狠狠地教训他们:“都成为小学生了,还不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天天都有犯错误的,总有同学找我告状。自己的问题就不会自己解决吗!从现在开始任何同学没有什么大事,不要跑来找我告状。”

一番训斥终于让我摆脱了学生“告状”的烦恼,连续几天班级内都很平静。没想到的是,这表面的安静竟然将班级内的问题复杂化了。某天,一位家长在微信里委婉地请求我帮忙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原来这几天孩子一直被困扰着,因担心会触犯不许告状的规定,不得已才去求助家长。还有一位家长反映孩子的书丢了,一直不敢告诉我。收到这样的信息时,引起了我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联想到这几日发生的事让我意识到了不应该轻视学生的告状,告状中包含着学生对我这个班主任的信任,也是幼小的他们对我满含期望的求助。我怎能不正确对待学生的告状呢?我在头脑中思索着学生告状的现象,终于明白了小小的告状包含着他们的一种渴盼,一种诉求。学生通过告状表达出的是渴望得到理解、同情、帮助和认可。有时学生是通过告状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是通过告状来求证对某种看法的认同,确定规则意识;有时通过告状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记得有人提出:学生告状是自我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原告”与“被告”双方按照教师这个“权威”的标准修正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的思想。

认识到这些,我在班级开始“广开言路”,不再把学生告状看成是要面对的烦恼了,而是学会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告状的契机去了解班级,了解学生的内心,知道学生的需求与渴望。接受学生告状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我试图通过教会学生告状,让学生在告状中学会处理问題。为此,我准备了一堂有关告状的课,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告状,学会区别“有意伤害”和“无意伤害”,懂得在集体中生活要学会包容,当遇到伤害到自己的事情或自己已经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向老师反映,争得老师的帮助。在处理学生的告状时,我从不斥责,不拒绝,留给学生一些耐心。不过,解决他们口中的“问题”时,我采取了区分对待的策略,不要紧的事,我就口头答应着,缓一缓后再处理;重要的事情无论多忙,我都马上处理。我用自己的态度暗示学生该告哪些状,久而久之,学生在反映问题时就懂得了取舍。我还设立班级调解员,遇到典型问题时就启动“庭审现场日”的预案,人人做“法官”。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建构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规则意识。

渐渐地,在我的努力下,告状成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成了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契机。逐渐地,担任过“小法官”的学生竟能主动解决一些小纠纷,班级内告状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的规则意识更强了。经历告诉我,班主任应该有这样一种转化的眼光,试图将教育所有的现象都循着让每个生命成长走向主体自觉的痕迹去勾勒。

(作者单位:肇源县三站镇中心校)

见习编辑∕徐蕊

猜你喜欢

意识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