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语境下生态文明内涵及其特征探析

2018-09-14汪冰余振国姚霖

关键词:和谐共生资源环境生态文明

汪冰 余振国 姚霖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的战略国策。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并非历史偶然,也非空想臆造,生态文明理论的肇始及其生长则与其所处特定时代的境遇息息相关。每况愈下的生态质量,日渐脆弱的生态系统,频发的国际环境事件,以及越发紧张的资源魔咒,迫使国际社会与公众开始反思工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作为发展战略的国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丰富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深刻认知。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独立词汇,由“家园学”关怀的生态学与解释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嫁接而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属性、文化属性与制度属性。生态文明寄托了人类社会对“和合生境”的关怀与思考,是在资源束缚、环境衰退、社会变迁、各种思潮发展中应运而生并不断走向成熟的。依照文化进化论与结构理论的分析框架来看,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解释上,都未脱离追求和谐共生的主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认识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与前提,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旨向。

关键词: 生态文明;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

“生态”一词源于西方语境,它诞生于“生态学”,最早由海克尔(E. Haeckel)在 1866 年根据造词法造出来的“ecology”;其词根“eco”,指“house”,词缀“logy”意指“逻辑”或“研究”。就“家”(ecosystem)而言,它不仅是形式上的生物居所,更是实质上的处理包括水土、生物和人类及其间相互关系、整体关系的系统。其实,在海克尔试图借助“通过研究这个系统来理解家园的生态学(家园学)”1揭示人与自然的联系(规律)的过程中,思想界开始步入“后身体时代”1——从注重人性解放逐步走向思考“是何种逻辑维系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应此思潮,将人类生境中的生态法则引入人类发展的主体性视角,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逻辑嫁接作了一番努力,并提出了“社会文明形成”的依据——“人类运用自然生态规律或者改变自然生态规律发生的条件,维护和运用良好的自然生态支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就形成了文明”2。事实上,词汇的历史语义是现有概念体的文化内核。基于此,笔者尝试从生态文明的时代赋意、本土建构及内涵特征三个维度作以探析。

一、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个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理论,而一个理论的肇始及其生长则与其所处特定时代的境遇息息相关。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表述的那样,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近3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制造业产值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因国情使然,国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森林破坏、植被沙化、湿地减缩、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生物种类锐减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并已然影响到了国民的健康与生活。”3事实上,生态问题并非仅限于当代中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伦敦烟雾、水俣病、马斯河谷等环境公害事件,已經暴露出粗糙的工业化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在国际社会仍将经济增长当作第一要务的发展时期,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在20世纪后半期也开始了“全球化”的过程。此时的发展中国家正值现代化提速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张力也愈加紧绷。

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让国际社会逐渐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寂静的春天》《封闭的循环》《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沙乡年鉴》等反思类书籍的发行,人类环境会议(1972)、“罗马俱乐部”(1970)、“绿色和平组织”(1971)等国际会议与组织的努力,使得各国政府渐获共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与前提;必须彻底改变粗放式的生产、生活方式,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破解环境危机的紧迫性,相继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国21世纪发展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1994)、“九五计划”(1996),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2002年十六大将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3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之一。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 “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这些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和谐发展的执政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丰富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深刻认知。适时提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正是试图反思与纠正工业文明产生的偏差,建立人与大自然之间正确关系的积极尝试。

二、生态文明的概念理解

“文明”最早出现于《易经·乾卦·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1之中。隋唐孔颖达对此理解是:“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并在其所注疏的《尚书》中解释道:“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不难看出,把握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的“文”,可使人类增长智慧、祛除愚昧。《贲卦·彖传》对文明的记述是:“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2这为我们深入理解“自然逻辑与社会运行规律”提供了素材:文明与作为自然规律典型符号的天文相关联,人间的秩序需要同自然的秩序相顺应;社会(国家)管理不仅要遵守“自然规律”,还要将凝结了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予以传承与播化。

词义的理解往往会跨越时空,还会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比戊戌维新时期,不论是传教士还是中国人编纂的英汉词典,文明多被翻译为“civilization” “civilize”与“civilized”。从晚清英汉词典中常用的翻译习惯来看,译为动词性的“civilize”较多,名词性的“civilization”相对较少3。从词源来看,“civilization”可以追溯至古拉丁文civis、civilis、civilizare。 “civiliz(s)ation”与15世纪时古拉丁文“civilization”相通,即动词“civilizare”在完成被动时态中的变式“civilizatus”加上“?io”后的动名词字式。而“civilizare”源于当时的“civilis”,“civilis”又源自于“civis”及其派生词“civitas”(复数“civitates”)。从词意来看,“civilizare”早期是指“使进入一种社会组织”,有“获得公民身份、公民权、公民集体、城市、陈邦、国家等”,现在意指“教化、开化、文明化”。

可见,“文明”在历史字源更迭中因时代演进而肩负了多元的文化内涵,因此也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解。其实,透过多样的差异,可以管窥其中存在的共性。从霍布斯(Thomas Hobbes)用国家标识文明起点,到批判先驱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对文明的公平正义式见解,再至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对生产工具贡献文明演进所做的田野调查,以及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对文明发展阶段的历史唯物观点,都表明“文明”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的历史性概念,与政治、技术、社会、自然、经济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空转至近代中国,“德先生与赛先生”的辩论充分表明了“文明”的中文词义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在这场辩论所引发的文明思考中,“与他社会接触之多寡难易使然也”1被作为判断文明是否进步的关键原因。这种逻辑也引起了孙中山的思考,他认为“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造成不平等”2,继而提出了“心性文明”的概念。此时,包含“政治清明”3与“政治修明”4兩大内容的文明概念体也逐渐获得共识;也就是说,“文明”有了“文化与精神”的内容。依上分析,“文明”作为一个概括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符号”,有着“社会性、文化性与历史性”的性格,也正是这种多元的“质地”才为 “文明”与“生态”的嫁接提供了可能。

三、生态文明的本土化语境

究竟“生态文明”是我国本土原创词汇5,还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6目前还没有确凿史料来证明。根据笔者对公开文献资料的检索,该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教授在1987年全国农业生态会议上所作的《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发言,同年6月叶先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访谈时,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又作了一番阐释,即“生态文明时代区别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是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是自然界的精心管理者的时代”7。继后,美国莫里森教授(Roy Morrison)在《生态民主》(1995)中提出了“ecological civilization”概念,将生态文明理解为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阶段。随着我国政府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日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被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中。正如《报告》所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时至今日,生态文明不单是流行于学术界的词汇,而成为了一个国家为之努力的战略行动。如是政策背景之下,有关生态文明内涵的研究获得了广泛讨论,并形成了如下两种代表性的认识。

(一)以社会进化理论为讨论框架

在社会进化论下分析生态文明的思路,是基于摩尔根式社会文明逐渐演化的假设,将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经历“野蛮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阶段。“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更文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1“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已经先后经历了三个文明形态,它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2总的来说,“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特别注重保护自然的文明形态,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生态化超越,其核心是人类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3。按照社会进化论的话语逻辑,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其禀赋的历史阶段性生成于人类在与自然界交往过程中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积极反思。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绿色、和谐、可持续”三词构筑了这一文明阶段的关键词。

(二)以结构理论为讨论框架

结构理论是从维系整体平衡稳定的结构及其受制于结构组织的要素出发,关注各组成要素之间不断经历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调适规律。在该理论视域下,侧重讨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及其依存结构。例如有学者认为“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4;也有观点是“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5。可见,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紧密关联,其建设发力点在于以“生态观”处理(改善)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合关系。

四、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及物质水平为基础,遵循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以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着力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成果。

(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6

(二)遵守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是对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庸之平衡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1习近平同志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2

(三)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修复关系并非止于观念的转变,其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层面有所作为。这涉及两个要素:(1)需要正确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调试的对象。“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3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联系,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尊重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取舍自然与人类发展的选择秩序上要坚持自然总是优先于人类。(2)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本底,以资源环境阈值为约束,“自觉理性地规划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能够帮助人类以更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方式来管理人类社会自身、自然界特别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共同推动地球生物圈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繁荣和演化”4。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现实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5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主要内涵指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6

生态文明有着不同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孕育背景与历史特征,也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生态文明概念的逻辑体系中,它强调的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和合”程度,它具备其他文明阶段不具备的系统性、前瞻性与全面性。

(責任编辑 张月红)

Abstract: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stage of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Chinas national strategic policy.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neither an accident of history nor a wild fancy. The beginning and growth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a particular era. Severe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ncreasingly fragile ecosystems,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events,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ly tense resource curse, force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to reflect on the model of industri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China is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enrich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stablished the “five?in?one” development pattern, showed the profound cogn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human civilization, natural law and social la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a term composed of ecology, which is to care “humans home”, and civilization, which i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na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rns human society and the “harmony habitat”, which arise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resource depletion,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develop into maturity with social change and the emergence of kinds of idea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cultural evolution and structural theor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not deviated from the theme of pursuing harmonious coexiste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constru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e must realize that highly developed material civilization i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emis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is the basic notion,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major focus,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direction.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rmonious symbios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猜你喜欢

和谐共生资源环境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析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基础要素组合匹配分析
基于大学生视角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