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2018-09-14吴倩婧唐建强
吴倩婧 唐建强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应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它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内容。针对建德“八山一水一分田”和“农业大市”的实际,主动把握当前“互联网+农业”战略机遇,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对建德实现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品牌化,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德市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建德智慧农业主要应用于水稻、草莓、茶叶、蔬菜、西红花、铁皮石斛等产业,面积约4000余亩,并在畜禽养殖、渔业、林业等方面稳步推广,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一)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1.提供政策保障。结合杭州市相关扶持政策精神,建德市修订整合相关农业扶持政策,加强对智慧农业的专项扶持,促进智慧农业稳步发展。2014年9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对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项目实施单位,经验收合格后给予50%的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0万元(2016年提高到20万元)。2016年出台《关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扶持意见》,对重点农业经营主体,智能化装备投入在40万元以上的,给予20%的扶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提供金融支持。建立金融支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智慧农业的资金投入,设立农业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每年投入6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农业高科技扶持、智慧农业技术支持等方面,鼓励农业企业参与智慧农业发展。
3.提供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智能控制系统、农业专家技术实时指导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中心展示平台等“四系统一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广大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销大户等有效运用智慧农业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二)科技支撑逐渐增强
1.技术攻关先行。2011年成立全国县(市)级首家集“创业、创新、创优”于一体,由浙江大学等省内外11所科研院校加盟的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建德市农业科技三创联合研究院”,合作開展农业设施装备研发、远程控制、立体种养、智慧温控等技术攻关,提高智慧农业生产实效性和安全性,促进科研成果有效转化。
2.密切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省市级农业科技企业和农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近年来新认定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9家,杭州市级农业科技企业21家;省级农业研发中心7家,杭州市级农业研发中心5家。发挥其市场主体功能,积极承担各级农业科技项目。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智慧农业”技术研究,如重点研究草莓产业智慧化提升,包括拓展“智慧草莓”种植观光采摘示范点,以及分别与杭州市农科院生物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智慧研究中心签订“草莓良种繁育产业化”、“草莓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建设及应用与开发”等科技合作协议。
3.注重培养人才。注重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每年组织100名左右的农业科技人员前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参加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以提高实际应用水平;开设农广校本科班、大专班多个层次农业专业学习,以农民创业模拟实训室为依托,不断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目前我市高级农业技术职称人才达40余人,中级农业技术人才近50人,先后培养出一批“智慧农业”带头人。
(三)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1.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设备在建德落地生根,提高农业智慧化水平。每年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申报省市级“智慧农业”项目,制定“智慧农业”项目工程实施计划,引进一批控温控湿、远程控制、现代农业设施等智慧农业设施和技术。2013~2016年,建德共建成杭州、本市二级智慧农业示范点10个,其中杭州市级6个,本市级4个。如大慈岩镇杭州葆元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农场内氨气、二氧化碳、温湿度等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在手机上实行远程智能控制和管理,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2.示范点建设取得新突破。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重点选择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示范区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积极引进智能生产没施、集成信息技术等手段,涌现出红群草莓精品同、葆元家庭农场、九仙铁皮石斛等一批智慧农业示范点。如建德市建坤农业引进物联网应用,建立智能水稻精量生产工程技术平台,实时监测并直接传送到建德农业部门和杭州农业专家手中,由专家远程把脉问诊,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瑞德农业科技同,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会员制认购模式实现“宅配化”,把现采摘果蔬分包,直接送到会员家中,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与消费者之间的无缝对接。
3.产业提升取得新成效。规划发展白茶、草莓、高山蔬菜精品同以及粮经结合产业示范园等五大“智慧农业”功能区,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模式创新,实现智慧农业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鼓励智慧农业向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全产业链方向拓展延伸,助推草莓、中药材、畜禽等我市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差距
建德智慧农业目前总体发展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与萧山等先进区县相比,在规模体量、设备投入、技术运用、质量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1.发展理念有待转变。近年来,建德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的关注度比较高,但对以“互联网+物联网”运用为核心特点、代表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智慧农业,缺乏全面系统思考,对智慧农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支撑作用认识不足,缺乏系统谋划。农业经营主体对运用信息化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到位,只重视眼前经济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导致传统农业模式转型任务艰巨、压力较大。
2.支撑能力有待加强。当前,建德对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是以单项内容体现在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扶持政策中,尚未出台智慧农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尚未建立市级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发展智慧农业的方向不够清晰、举措不够有力、效果不够明显。同时,智慧农业是高科技密集产业,现阶段我市农业生产相关数据没有实现整合,现有种养基地普遍缺乏足够应用与维护技术力量,农业信息化、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农技人才严重匮乏,财智慧农业发展壮大、后续管护、作用发挥带来影响。为应对智慧农业未来发展势头,建德下步包括前端传感器、数据采集、解决方案、互联网、安全监管等信息化建设的短板需要补足,投入需要加大,步伐需要加快。
3.发展路径有待突破。目前建成的智慧农业示范点存在“中看不中用”的突出现象,建德已建成的仅为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而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标杆性示范同区、智慧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发展智慧农业投入成本大、运行管护成本高、产出效益不够明显,如黄岩区绿沃川农场进口欧洲智能化种植设备进行草莓无土立体栽培,每亩的设备投入达60万元。建德花卉、中药材、蔬菜、畜禽养殖等众多企业试用农业物联网,技术设备提供商和农业企业由于高投入降低了往往因投入高导致望而却步。其次,一方面由于动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生长模型构建难度大,导致动植物生长环境自动化控制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智慧农业信息技术支撑单位良莠不齐,支撑作用无法充分展现。再次,南于建德区域农业资源没有实现整合共享、乡镇农技人员老化、已建成的物联网示范基地分属不同软件公司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数据采集难。目前应用范围还是以种植大棚、养殖棚舍为主,露天种养基地基本没有应用,智能大棚、农机定位、仓储管理、食品溯源等延伸应用还不够广泛。
4.发展资源有待整合。近年来,建德先后组建了“阿里巴巴·建德农食馆”、“建德馆·果蔬乐园”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等一系列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平台,但南于缺乏统一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各电商平台没有形成整体协同效应,“互联网”渠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德普遍存在农业规模小、经营分散的生产方式给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造成较大困难。如杨村桥下涯一带传统方式种植草莓的个体农户收益较高,对智慧草莓建设的观念淡薄、兴趣不浓,对土地流转、人股合作社甚至有抵触情绪,出现无法做大做强智慧农业的发展瓶颈,“三产”融合经营的效益也难以提高。
三、对策和建议
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2016年中央l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发展智慧农业提出了要求,这也符合中央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为此,全市上下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依托科技手段,加大创新力度,着力示范引导,全面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加速“互联网+农业”融合,提升建德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一是科学规划。紧跟新趋势、树立新理念、抓住新机会,提高智慧农业战略地位,建议市政府研究出台建德智慧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二是加大投入。整合现有农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提高补助标准,重点向智慧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并将扶持内容延伸到管护环节等。建议政府成立产业基金,发挥政府性资金的示范效应,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参与智慧农业建设。政府成立担保公司为农业企业担保,积极协调相关银行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完善配套。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点布局,加快以宽带为核心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合作社,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降低智慧农业发展亩均成本。通过政府与企业联动、“政、校、企”合作和建立智慧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渠道,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电商人才、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二)着力提升智能水平
一是优化产前资源配置。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生产资料采购、种子种苗堵育。如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草莓育苗育种基地,提升种苗质量。二是提升产中精准化生产水平。借助互联网和新型服务平台,开展智能和精准农业生产,构建智慧农业。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企业基地、科研单位与信息技术支撑单位等要加强联合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成熟的动植物生长模型等,为生艮环境自动化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切实提高种养大户和示范基地发展智慧农业的实用性。三是完善产后农产品电商体系。通过农村电商等渠道促进产品流通销售,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流通能力。农产品的生鲜物流需要提升冷链物流能力,建议加快生鲜电商产业链、物流网点等一系列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三)注重要素有效聚合
一是建立智慧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突出智慧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借鉴三门县做法,现阶段可以从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畜禽养殖监控)等农口线资源数据人手,在市农业局建立全市智慧农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业数据库、软件平台、硬件及网络等部分。软件平台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产业分布管理系统、农业要素采集系统和农资监管系统等建设内容。平台建设可由粗到细、由浅到深,通过几年的投入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的智慧化水平。二是建设农业应急指挥系统。根据省农业厅要求,我市要尽快建成开通农业部门双向互联互通的应急指挥系统。通过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實现信息采集、生产监控、安全可视、在线监管、决策指挥等功能,促进各类突发事件快速、有效处置,全面提升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和智慧监管水平。三是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强用户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将二维码应用等物联网技术贯穿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实现全过程严格监控控制,使消费者可以即时了解食品的生产环境和过程,提升可溯源农产品的品质。通过全过程监管企业生产,增强农业生产的透明度,倒逼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四)提升示范引领效应
一是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力争用3~5年时间,在建德建成若干全省领先的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积极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市。尤其要以杨村桥草莓小镇建设为重点,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整合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项目,扶持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力争将草莓小镇建设成省内一流的智慧农业标杆性示范园区。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农业发展的投入、分配、扶持机制,推进生产要素资源的集聚,鼓励支持重大农业项目积极应用智慧农业技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与新安江市场服务中心等洽谈具体实施方案,建设智慧菜场项目。加快浙西农产品旅游电商产业同筹建,力争早日建成集农特产品展示、农业电商企业集聚、农产品冷链仓储配送、旅游电商展示、电商培训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农特产品电商同。三是强化品牌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在农村电商硬件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政策持引导,强化建德现有电商品牌和渠道的整合。建议使用“建德果蔬乐同”作为建德农产品区域品牌(或重新建立区域品牌),将品牌下产品统一包装设计、形象推广、销售运营,完善“准人退出”机制,打响建德区域电商品牌,提升“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业态发展水平。以统一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村电商生态罔建设,带动农业产业的整体创新和农产品网商创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体系的重构,进一步倒逼推动建德智慧农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