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什么味道
2018-09-14叶开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叫《司文郎》。
一个盲眼的老和尚,他有一种特异的能力,只要闻一下烧过的稿子,就知道这篇作品的好坏。两个北方书生和一个南方书生,他们对对方的写作水平并不服气。听说老和尚这么神奇,参加完乡试,他们决定一起去找老和尚,让他判断自己的应试作品到底怎么样。
老和尚说:“你们把作品焚烧了之后让我闻一下,我就能知道好坏。”
来自余杭的南方书生先把一些大师的作品逐一焚烧。老和尚一闻到味道就大声说:“哇,味道太好了,简直是浑身通泰,好文章。”
接着,余杭书生就把自己的作品焚烧了给老和尚聞。
老和尚一闻到气味,就叫:“这是谁的作品?太难闻了,我都要吐了。”
余杭书生很不高兴。几天后发了榜,余杭书生竟然考中了。
他们又去找老和尚,说:“你看,你的判断非常不准确,你说不好的文章,却被考官看中了。”
老和尚说:“那不是我的错。可能那考官的文章写得跟你一样臭不可闻。不信,你把考官们的文章找来烧了,我一定能闻出来哪一篇是看中你的考官写的。”
余杭书生就找来阅卷考官们的作品,焚烧到其中一篇时,老和尚大叫了起来,说:“太难闻了,完全受不了,这一定是看中你的考官写的。”
《聊斋志异》里的这篇作品非常有意思。文章因好坏而气味不同,好作品气味芬芳,坏作品臭不可闻。
我们没有老和尚那样的神奇能力,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方法。作为一个每天都要读很多作品、每次读完都要迅速做出判断的资深编辑,我摸索出了三个基本方法。
第一个,就是语言。
一部作品的语言,就像它的衣服。它的好坏,它是否得体,都直接影响一部作品的具体面貌。
意大利文学大师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准确,是最优美的语言。”
准确的语言,能够有效地描绘、生动地呈现故事场景。
卡尔维诺的名作《分成两半的子爵》写梅达尔多子爵所到之处,都留下“一半”的痕迹。“仆人们就这样从田野上找到森林里,他们看见一个被切成一半的蘑菇、半个石菌,随后又是半个石菌、半个有毒的红菌。他们继续向森林中走去,不时看见一个个蘑菇从地里冒出来,只有半边把和半个顶。”
这段话,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不带任何情感色彩。但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很生动、很特别的场面,也就是说,画面感很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词有隔与不隔,就是有隔膜与无隔膜的感觉。比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就是不隔。
因为,你一看,发现荷叶就在你面前。
所以准确的语言就是不隔的语言。
过多的修饰、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定语,通常是没必要的。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第二,呈现细节。
有一句话叫,细节是魔鬼。
一个非常生动精彩的细节,对读者的打动效果要超过长篇大段的描述。
余华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里,不正面写饥饿,而是通过烘托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饥饿年代,农民许三观家里没吃的东西了,全家人饿得躺在床上,靠忍耐度日。
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叫一乐、二乐、三乐。那天晚上躺着的时候,三乐先受不了了,说爸爸我要吃红烧肉。许三观说,好吧,爸爸来给你做红烧肉。我们先拿出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切三片,用水汆了,煮熟,上锅蒸……接着二乐说,爸爸我也饿了。
他问,你想吃什么?
二乐说,我也想吃红烧肉。
他又如法炮制,讲了一模一样的做红烧肉的过程。
话还没说完,大儿子一乐说,爸爸我也要吃红烧肉。
许三观说,你们这些孩子怎么都要吃红烧肉。
我觉得这个细节胜过用十万字描写饥饿。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判断一部作品好与坏的第三个标准,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跟你的生命、你的经历、你的情感发生直接联系的感受。但真情实感很容易被虚假的情感带动。我们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就会把虚假的情感当成真情实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经历有更多的自我反思。
萧红的《呼兰河传》里面有很多表现真情实感的好例子。
小说第一章就写,呼兰河城里有一个大泥坑,城里的所有人都要经过那里,要么绕过去,要么跳过去,要么顺着墙爬过去,也有人冒冒失失冲过去就陷到那里,要找好多人把他抬出来。
就是这么一个大泥坑,从来也没有人想过把它填平,没有人想过,对它做点儿什么。它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存在着。萧红说:“我也是走过这个泥坑的那么多人中的一个。”
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具体的、栩栩如生的小城。它所孕育出来的一草一木,都跟她的生命发生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就称其为真情实感。
(张秋伟摘自《叶开的深夜书桌:修炼好文笔》音频,王 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