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乐山古建筑脊饰艺术

2018-09-14范鸿雁

四川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正脊青瓦乐山

范鸿雁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1 乐山古建筑概况

乐山,古称作为“嘉州”,位于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过渡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水资源丰富,传统镇甸大部分分布于沿河两岸与丘陵山地之间,有历史名镇如五通桥、清溪、苏稽、箭板等。正是由于这独特的地理地貌,才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乐山古建筑以穿斗式结构为主,在空间的利用与日照、采光等方面,都有着当地特有的风格,整体呈现“外封闭、内敞开、大出檐、小天井、高勒脚、冷摊瓦”的建筑特点。

2 乐山古建筑脊饰组成

乐山古建筑结构主要由屋顶、屋身、台基构成,它们共同构筑出传统建筑的精髓与灵魂。屋顶位于建筑的顶部,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往往通过屋顶样式就能够判断建筑的等级。屋顶主要是由各坡面组成,在这些坡面相交汇之处,就形成了屋脊,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它们有着各自的名称和含义。

2.1 螭吻

螭吻由“鸱尾”演变而来,指的是正脊两端的装饰。据史料记载它起源于汉代,历来用于宫殿建筑,是官宦人家才可以使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它也出现在了普通民居建筑中。螭吻形式较为丰富,如乐山地区雷畅故居( 图1 ),螭吻形式被塑造为龙、鱼等形象。龙头高高扬起,嘴巴大张,双目怒视前方,似能洞察一切,龙身鳞片清晰可见。

图1 雷畅故居螭吻

2.2 正脊

在我国传统建筑中,等级较高的建筑正脊之上都会有一些装饰。因为正脊位于房屋的最高处,位置最为显眼,所以在装饰时,除了正脊本身会以青瓦或砖石拼接装饰外,正脊中间也会放置一些带有吉祥寓意的雕塑。

乐山古建筑多以悬山式屋顶为主,正脊本身青瓦斜叠,从中间往两边展开,到尾部时再微微翘起,也可连接正脊两端的螭吻。清溪某古建筑正脊(图2),就以宝塔为形进行装饰,宝塔共五层,塔身饰云纹,塔底正中有一“喜”字,坐落在正脊的中心。整个装饰形象生动,将两种元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驱鬼避邪、保家宅平安的美好愿望。

图2 清溪某古建筑正脊中心装饰

2.3 垂脊和戗脊

垂脊,即连接正脊两端的屋脊,它自上而下,与正脊形成一定的角度。乐山传统民居建筑以悬山式屋顶为主,由一条正脊和四根垂脊组成,垂脊主要位于屋顶坡面的两侧边缘处,故而不曾在垂脊之上做装饰。然而在一些地方性的公共建筑中,如会馆、寺庙等,由于他们的建筑规模较大、规格较高,故而多以歇山或重檐歇山顶出现。罗城船形古镇,建筑群中部为戏台,戏台共两层,为歇山式屋顶,垂脊之上并无装饰,仅在末端以弥勒佛像装饰。

戗脊,在歇山顶中属于垂脊到屋檐部分,重檐的第二层也可叫戗脊。由于戗脊只出现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在乐山地区建筑中,基本做法都是在檐角做一些装饰,使屋顶看起来更富特色。清溪禹王宫旧址中,戗脊末端高高翘起,以镂空卷草纹进行装饰,犹如大鹏展翅,灵巧飞动(图3)。

图3 清溪禹王宫戗脊装饰

3 乐山脊饰艺术特征

3.1 装饰题材多样性

乐山古建筑现存主要以明清时代为主,脊饰题材种类繁多。匠人们使用雕刻、瓷拼等艺术手法塑造出精美的各类脊饰。如雷场故居中所用之内容,不仅有龙、鱼等传统瑞兽,花卉植物种类更是繁多,还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也纳入到装饰中。圆盘,为普通人家进餐所用,在正脊之上将圆形饰物置于基座的底部中心位置,蕴含着团圆、美好的含义。多种生活元素的使用,经过别具匠心的处理,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时也体现出了乐山地区脊饰题材的多样性。

3.2 正脊艺术性

在乐山古建筑中,以民居建筑遗存最多,普通人家受经济条件、工艺与建筑等级的限制,正脊上装饰常以数十片青瓦垒叠而成(图4、图5)。据传,正脊之上的装饰乃姜子牙化身而成,当年封神之时,因所有神位都已被封完,没有了他的位置,他便化身于此,守护着黎民百姓。正脊之上的青瓦按照层次划分,多以“品”字形出现,即两层,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演变出了新的样式。如官帽式(图6),两侧分别以数片青瓦堆叠而成,在靠近顶端处反向放置两片青瓦,下方又拼出镂空植物图案。

图4 雷畅故居正脊脊饰

图5 罗目古镇民居脊饰

图6 民居正脊脊饰

整个图形(图7)为一个正三角形,视觉上给人以稳定感,在图形内部又出现镂空形式弧形和圆形,构成整体的视觉中心,让整个形式极赋张力,有动律。圆形本身所带来的线、面对比,让图形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变。三角形稳定感与弧形带来的动感,是“静”与“动”的有力结合,塑造出的图形生动有趣,体现出求主人求福禄的期望。

图7 民居正脊脊饰

3.3 脊饰的文化性

建筑的发展中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在建造时不仅要考虑到功能,还要体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古人崇尚儒、释、道,便将各种有代表性的题材应用到建筑装饰之上。如五通桥地区某民居正脊上,就出现以莲花为主的装饰构件,莲花是佛家代表性元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象征,寓意世人要时刻向善,结出善果。这些脊饰都位于建筑的顶部,能够起到迁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了“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

4 总结

乐山古建筑脊饰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处理手法,将各类元素成功的运用在屋顶之上,使其更加平民化,反映出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这是官式建筑和民式建筑碰撞产生出的火花。人们将这些美好的愿望附加在建筑的最顶层,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正脊青瓦乐山
青瓦的耳朵(外一章)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正脊治疗脊源性内科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青瓦
初醒
“住在皇帝头顶上”的故宫镇物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