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革命圣地的绿水青山
——延安生态修复工作实践探索
2018-09-14魏巍
魏 巍
辛泊雨
韩炳越
1“城市双修”中的生态修复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隐藏的一系列问题和“后遗症”也逐渐浮出水面[1],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展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正是为了解决众多城市病问题而进行的。随着“城市双修”的深入开展,试点城市的不断增多,不同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如何在解决城市病的同时,努力打造城市自身特点,避免“千城一面”,成为双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1“城市双修”的理念
我国“城市双修”的目的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具有我国城市特色的城市更新方法,延续并发展了“城市更新”的理论,但所采取的是渐进微创式更新方式。城市双修的目标是通过对城市的项目更新,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以最小的社会存量财富的消耗,换取最大的社会财富的增益[2]。
1.2 生态修复的内涵
生态修复是城市“双修”中的关键工作和首要任务,也是风景园林师的一项重要职责。生态修复在理论方面的观点有很多[3],比如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认为,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的科学;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认为,生态修复是使一个生态系统恢复到较接近其受干扰前的状态;我国彭少麟、余作岳等学者认为[4],生态修复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等等。
由于学界对生态修复的认知多样化,尤其在生态修复的参照物标注以及生态修复成功的评判标准上还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仍需要通过大量的生态修复实践工作进行深入的探索。
为了在实践工作中切实有效的推进落实,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公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将生态修复分为山体修复、水体治理、修复利用废弃地、完善绿地系统4个方面,使得生态修复工作能够落到实处。针对本次双修工作中的“生态修复”主要强调在对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各类生态要素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现状城市生态问题,通过对各类生态要素的完善,来修复整体的生态格局和系统,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生态修复着眼于城市生态系统与人共生的大关系,不仅改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重塑与展示城市特色。我国地域广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同的“城市病”,需要“认真把脉,对症下药,目标与过程双导向”(表1),以系统思维解决城市问题。
2 延安双修工作的特点
2.1 延安双修规划工作体系
2017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围绕“重塑圣地特色、改善生态环境”总体目标,启动了延安城市双修工作,建立了综合性的双修规划工作服务体系,将双修规划设计工作与具体项目深度结合。双修服务体系涵盖项目把控建议、项目建设指导、项目实施跟踪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包括1个技术总把控、1个总体规划、5个专项规划、10个详细规划设计和若干个优化提升项目的规划编制体系(简称“一五一十”体系)(图1)。
在生态修复项目组织方面,为了提高项目系统性和协作性,将其则分成了“总体-专项-实施”3个层次,这3个层次由相关的规划项目作为支撑:总体层次为《延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中的生态修复规划专章,专项层次项目之一为《延安市老城区绿道网络建设规划》,实施层次项目之一为《三山及两河核心区段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规划》等。
不同层次的生态修复规划有利于深入研究延安的生态本底和自然要素,并从网络结构和重点片区多个方面探索生态修复与红色圣地相结合的抓手,分部有序地开展规划设计工作,努力打造属于当代红色圣地的生态环境。
2.2 延安的城市特点
延安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极其特殊,城市生态环境有特色。总结其城市特点如下。
1)黄土高原城市。
延安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属于丘陵沟壑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类型为湿陷性黄土,土壤竖向节理,空隙大颗粒细,结构松散[6],易受冲刷。同时延安降水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多集中在夏季时节,短期雨量大,强度高,对城市建设具有严重影响。同时延安作为典型的川道河谷型城市,梁峁纵横,城市空间狭窄,用地紧张,在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情况下,人与自然争地,水土流失,绿地严重不足。
2)革命圣地城市。
延安是具有1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更是全国人民心中的红色圣地。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是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内涵最丰富、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是伟大的革命圣地。
2.3 延安生态修复的特点
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延安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山川河流等生态空间被城市建设侵占严重,庞杂的城市建筑侵山占水,传统的山水城市空间受到较大破坏,使得的圣地风貌特色逐渐削弱,历史名城保护压力加大,急需进行保护性的抢救修复,再现延安的青山绿水、圣地风貌。
针对延安的自身特点,生态修复工作不能脱离延安作为中国红色圣地这一属性。作为1935—1948年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是新中国孕育与成长的精神家园。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与延安“山-河-城”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生态修复工作不能孤立开展。延安的生态修复,重点是要深入研究生态本底和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相衔接,要为红色文化提供安全的城市格局和良好的物质空间。
表1 不同导向的生态修复工作侧重[5]
3 延安生态修复规划
延安生态修复工作的特点在于:系统问诊抓重点。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是坚持问题与目标双导向,保护优先、近远期结合,分类推进。
延安生态修复工作分为3个步骤。
1)生态评估。
生态评估的工作重点在于对延安整体生态格局的宏观识别,锁定生态问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从生态格局(整体),山体、水系、绿地系统(部分)4个方面对延安进行生态评估(图2)。
2)修复策略与措施。
修复策略与措施的工作重点在于既有宏观战略高度,又有可操作性,能够近远期结合利于实施。主要将其分成2个层面,在整体层面提出修复工作的目标策略,在局部层面,对山体、水系、绿地系统分别提出相应技术措施。
3)行动计划与项目库。
行动计划与项目库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重点问题的修复落实,将需要生态修复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为行动计划与项目库,工作重点在于近期实施项目的选择。行动计划应明确项目的位置、类型、数量、规模、完成时间和阶段性目标,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资金,确定项目库,落实实施主体,并对项目库动态维护更新。
4 延安市老城区绿道网络建设规划
《延安市老城区绿道网络建设规划》是双修工作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根据多个双修试点城市的工作经验,绿道规划和建设是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图3)。
图2 延安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图3 延安老城区绿地系统现状
4.1 总体思路
延安市生态修复工作中,强调对绿道认识的转变,即从“道”的观念转变成“具备多种功能的土地保护网络”[7]。以绿道作为生态修复工作的实际抓手,以绿道项目带动生态修复工作。
《延安市老城区绿道网络建设规划》突出建设绿道对修复城市破碎生境、保持生态廊道、建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延安红色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的分布,确定绿道的等级与网络结构。依托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旅游发展需求、服务设施需求、交通需求等实际情况,构建城市绿道体系。科学确定绿道总体建设目标,确定绿道网络、生态建设、设施配置和建设运营等分项目标及相关指标,并提出近期实施工作。
4.2 定位与布局
延安绿道网络建设要彰显城市特色、修复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品质、凸显红(革命圣地)黄(黄土地区)绿(生态环境)3种文化的融合,故定位为:国内具有示范意义的红色文化、黄土风情、山水游憩绿道网络。
鉴于城市用地紧张,交通压力较大,绿道布局突出实施性与可操作性,主要布局在对老城区产生较小交通影响的区域(概括为:山边、水边、绿边)。布局时以川为轴,顺应城市山形地貌;串联尽可能多的城市组团,符合城市居游一体特点,保证便捷;突出城市特色,串联红色文化节点、公园绿地、特色节点;重点考虑宜居、惠民,连接各个居住用地。最终将规划的10条绿道(图4),形成“两环、放射、成网”的绿道网络结构。这些绿道按照特色分为“山、水、文、路”4类(图5),强调绿道之间的差异和自身特色。
5“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规划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规划》是延安市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项目之一,也是本次双修工作的重中之重。
5.1“三山两河”片区在延安的核心地位
“三山两河”片区是延安老城区最重要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核心地带,是延安市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战略初心的抓手,也是关系此次延安城市双修工作成败的关键一环。其对于延安具有3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延安城市的生态安全核心。
延安老城区中心地带形成三山两河(三山即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两河即延河与南川河)的空间格局,建设区沿鱼骨状河谷梁展开,使得延安老城区的生态安全与三山两河息息相关(图6)。
2)老城区的休闲功能核心。
延安城市老城区公共空间极为有限,多年来在“三山两河”片区内集中了大量的日常休闲、旅游服务等公共场所,是延安市民健身、观景、游客集散休闲的最集中之所在(图7)。
3)红色文化的景观核心。
“三山两河”片区是红色文化旧址的集中地,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多都发生在这一区域,是延安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核心展示区。
5.2“三山两河”片区的主要生态与城市景观问题
1)山水空间生态多样性缺失。
经过30年不断的山体绿化,延安山体的生态面貌已有很大改善,山地水土流失的逐年降低使得延河泥沙含量大量减少,防洪压力也随之降低。然而延安沿用传统的水利防洪方式,“高堤细河”特点显著,河堤和两岸的生态交换及物质交流被高大堤岸所阻隔,城市核心成为“生态荒地”,耐湿型地被和灌木的缺失导致河岸缓冲带无法形成,水体生物栖息环境严重缺失,河流和周围山地的生态廊道被切断,造成三山及两河物种多样性的极大缺乏(图8)。
2)城市休闲功能的“孤岛”。
延安建设用地紧缺,公共绿地和休闲空间极为有限,延河两岸高大的堤岸不但严重割裂了山河之间的生态交流,同时也阻隔了市民与城市自然核心地带之间的联系。城市最核心、最平坦的公共空间被压缩在河岸及山体之间的狭长地带,休闲功能受到极大限制,本应成为休闲黄金地带的两河滩涂却难以得到便捷有效的利用,市民亲水空间严重缺乏。
3)文化资源的碎片化和隐藏化。
受不同管理及开发主体分散化的影响,“三山两河”片区以红色为主体的文化景观呈现景观主体破碎和不明确的现象。片区内的山体棚户建筑、宗教建筑及市政设施等栉比鳞次,将以宝塔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景观主体淹没其中(图9)。“山-河-城”的综合性红色观览体系缺失,对于圣地的文化的游览活动缺少联系,严重降低了作为红色景观核心的示范价值。
5.3“三山两河”片区的双修策略
三山两河片区的双修工作重点围绕这一片区的总体定位:“城市会客厅”展开,对生态资源修复的同时将城市红色文化景观空间进行织补、串联和组织利用,打造彰显延安山河气势、圣地特质和居游品质的城市核心。
1)三山的生态修复。
图4 延安老城区绿道网络布局图
图5 延安绿道分类效果图
图6 延安山水形制简图
图7 三山两河环境鸟瞰
图8 两河河道现状
图9 摘星楼与宝塔
图10 退台式河堤景观
图11 三山两河核心区空间环境修复效果示意
山体生态修复主要通过“山体径流引导”和“山体植被提升”两方面进行。
在山体径流引导方面,分析山体径流,形成“拦、阻、分、导、净”五位一体的生态雨水处理系统。拦,通过截水沟拦截雨水;阻,设置障碍降低径流流速;分,通过地形和山石分流;导,结合景观营造将蓄积雨水排出;净,在山脚设置沉淀池,泥沙量大的径流沉淀后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泥沙量较少的雨水排入河道。
在山体植被提升方面,保证山体水土安全前提下,将植物修复、红色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划分3类山体修复区。在一般修复区内,对现有山体植被进行保育、保护和提升,增加元宝枫、五角枫、黄栌等乡土彩叶植物;由山体绿化向彩化转变,重点强调红色遗址的景观效果,突出山体彩化重点;在重点修复区内,增植刺槐、侧柏、云杉、白榆等乡土乔木,修复山体破损和裸露区域,保证山体绿量;在保留区内,生态修复也要结合地域文化,保护延安黄土丘陵的地域风貌,使面河川一侧的山体和建筑延续历史真实性。
2)两河的生态修复。
两河的修复工作重点在于对两岸堤坝的生态景观化。在不减少行洪断面的前提下,对河堤局部处理,用退台式的景观代替现有高大的垂直河岸,增加市民活动空间,便捷亲水,也为游客形成望宝塔、观延河的滨水空间,同时补植抗冲击、耐水淹、抗倒伏的乡土类灌木和水生地被,如鸢尾、芦苇等,形成河岸缓冲带基底(图10)。
3)文化景观的修复。
生态修复不能脱离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在山体及河道生态修复的同时,恢复摘星楼真实历史面貌,降低对宝塔的景观压制,拆除周围山地的棚改建筑,降低对宝塔山风貌的影响;以绿道建设为引导,对延安古城的消失段落进行恢复,将城市休闲功能与历史文脉进行有机结合,既增加三山各自独立性,又建立三山联系;每座山形成自身的环路体系,增加河堤上下空间联络的同时将延河场所与山地公园相联系,山体道路进行横向联通。最终形成展示红色主题的宝塔山红色文化景观群,展示红色宣传的清凉山红色宣传景观群,展现延安悠久历史的凤凰山古城景观群以及“河道-河堤-山体”复合型的城市休闲道路体系(图11)。
6 总结与思考
结合延安“城市双修”工作,通过对双修系统组织、双修规划编制、双修实施的推进等多环节的持续跟踪参与,对城市双修工作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6.1 对生态修复的思考
1)生态修复强调落实成效化。
生态修复应“系统问诊抓重点”。分析问题层面需要“放”:审视生态修复工作的视角不应拘泥于城市的一个片区或一个地块,应在时间方面将城市放在一个生态演替的过程中研究,空间方面扩大研究范围,考虑区域内的生态变化规律(图12),才能摸索到城市“生态病”的病因。解决问题层面需要“收”:在有了整体的认知后,应反复强调“聚焦”,在空间上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在时间上能够形成项目库和计划书,研究之后能够形成结论,可以落实建设,才有可能摸索到城市“生态病”的药方,有利于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作,将城市改善效果落到实处,使生态修复的城市特色不断显现。
2)生态修复强调过程长远化。
城市生态系统较为复杂,伴随着城市的生长与发展发生变化,与城市互利共生,有其自身发展变化规律。“生态修复”是试图引导或加速自然演化的过程,城市中的生态修复就更加的复杂和多样。
应该树立“生态修复工作仅是时间与程序上的过程”观念,以利于生态修复工作。所谓时间观念,是指生态修复工作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进行审视,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干扰仅仅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片段而已,不能一蹴而就,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的负面干扰,以符合城市当前的发展阶段和文化特征,使其进入到与城市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所谓程序观念,是指生态修复工程的工作方式由之前的“设计-施工-移交”变为“评估-规划-设计-实施-监测”,后期需要持续的监测、分析、研究。根据城市发展状况和需求,不断进行后期修正和补充。可以预期,今后的生态修复工作必将长期化、普遍化、规范化。
图12 生态修复布局格局
6.2 对“城市双修”工作的认知
1)具有国家战略的高度性。
双修工作不仅仅是对于“生态”或“城市”的修复或是修补工作,还是对近几十年来城市建设工作的反思与总结,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打造中国特色城市文化的重要策略,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2)具有横向领域的全面性。
双修工作的复杂体现在技术、机制、成果3个方面。在技术方面,双修工作涵盖生态、城市、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涉及城市规划、建筑、道路、风景园林、市政给排水、电力通信等数个专业,技术总控需要完备的知识储备;在机制方面,政府的全面协调有助于双修工作的顺利开展[8]。在成果方面,双修工作要起到的作用是:重构自然生境、重获文化认同、重整经济活力、重理社会善治、重育场所精神、重塑空间品质等社会方方面面。
3)具有纵向实施的深度性。
双修是一项一以贯之的工作,强调规划设计要落实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强调人民城市为人民、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思路,要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城市环境、真正解决城市病症,做到真正服务于民。
目前,各城市的双修工作更注重城市特色,更关切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实际。双修工作需要由政府主导,协同推进;多专业并行,规划统筹;多部门参与,分类实施。城市中不同的部门、不同单位、不同市民团体都应参与到双修平台之中,建设人民的城市。
注:文中图片均由项目组提供。
项目参与人员:
《延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总体规划》中的生态修复专章、《延安市老城区绿道网络建设规划》,两项目规划人员:韩炳越、刘冬梅、王斌、魏巍、崔溶芯、贺旭生
《延安“三山两河”片区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规划》规划人员:韩炳越、刘冬梅、刘华、辛泊雨、邓力文、王剑、牛铜钢、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