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8-09-13
南方周末评论版“读者来信”及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新老读者回应报道内容、交流热点话题、分享现实感悟,来稿请发nfzmreaders@163.com。
退一步海阔天空
回应“谢幕的第一代农民工”
2018年9月6日《南方周末》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
认识两个在扬州谋生的农民工兄弟,一个来自附近的天长市,两口子租了个门面打烧饼卖,积累了不少熟客,生意红红火火;另一个来自苏北,全家人在学校附近开早点铺,也不愁生意。小生意虽然要起早贪黑,但收入还是可以的。打烧饼两口子打算再干几年攒够钱就回老家,毕竟老人和孩子都在老家。苏北那家人则把挣来的钱全款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房子增值了,对未来也很乐观,憧憬孩子自力更生以后把房子一卖回老家过丰衣足食的日子。
现实中来自农村在城市“留不下、回不去”的人当然有,一些人自视甚高,在城里混得不如意就会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其实,退一步海阔天空,城市里的农民工群体只要换一换思路,回去的路一直是畅通的。
江苏扬州❘李政❘邗江区纪委监委
短租市场的混沌乱局
回应“长租公寓,杠杆上的生意”
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经济版
我实习时也经历过找房的艰辛历程。与长租产品广受欢迎不同,短租市场的无序乱象更甚,仍处于蒙昧时代。虽说房东与房客可以通过网上渠道对接,但是消息来源未必可靠,信息发布者也很有可能是房产中介,其中接受短租的更是少之又少。但长租市场与短租市场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中介所控制,并且后者呈现出更明显的在地性。相比于长租客的谨小慎微,短租客往往不会对房源做太过精细的考量,也没有时间接触太多的房源。而可以接受短租的房东则更未必会有心思打理,转而委托中介处理。更重要的是,中介往往凭借其资金优势与管理模式,能够持有并运营较多的房源。线上房源平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流通,却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房东与房客之间的沟通障碍,反而使中介有更便利的渠道进行推广。这种市场乱象,会因技术进步而有所改变,但只有整顿行业秩序才会彻底消除。
福建❘林东蔚❘厦门大学大三学生
请别再让医生为难
回应“‘我很紧张,我想活着”
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健康版
报道说“国家医保谈判只管药品价格有没有降低,进不进医院倒成了地方的问题”,过往的经历让我感慨:请别再让医生为难了!以前常陪同患有慢性病的亲人去医院,定期复查间隔时间是一个月,但主治医生按医保规定每次只能开两周的药量。前些日子还听老友抱怨说,他每天都要服用的某种国产胶囊,近几个月每次去医院,医生总是说药房没药,要的话只有价格翻番的进口分散片。
医者父母心,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的仁心仁术是毋庸置疑的。药占比也好,限药量也罢,但愿医保管理部门在改革政策优化机制时,能够放低身段,多聆听一线医生和特殊病患的心声,集思广益寻找办法,化解医保费用总量控制与特殊病罕见病用药方便之间的冲突。如今医生开特种药、特种疾病开大药量,方便群众却成了“冒险”的事,既是啼笑皆非,也更不应该啊!
广东❘灵犀❘退休人员
教育勿“绑架”家长
女儿刚上小学,全家人都跟着忙起来。每天的接送就让家长忙得不可开交,上班族只能请孩子祖父母帮忙了。老师每天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作业,家长要监督孩子学习并按照老师要求录制视频发送微信群,否则老师第二天会让没有完成作业或完成质量不好的学生在班级站立拍照后发到群里,妻子现在一看到班级群里有消息就惶恐不安,唯恐我家孩子“上榜”。家长还要去学校给孩子值日,我“有幸”去了一次,放学后家长要拖地、抹桌子、擦玻璃、浇花……老师告诉家长,让你们值日是为了你们孩子的安全,家长临走时还要感谢老师想得“周到”。班级微信群也俨然成为家长攀比群、阿谀奉承群和老师为某个亲朋的投票群,你若没有时间参与活动或是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就会遭到另眼相看,作为家长可以接受,那孩子呢?上个学而已,大家怎么这么累?
吉林白山❘金鑫❘小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