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妖怪题材动画比较研究

2018-09-13罗潇丽

声屏世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传统文化

罗潇丽

摘要:《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分别是中日两国深受欢迎的动画作品,两部作品着重探讨人与妖怪如何相处的命题,在创作中有意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两者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差异,《狐妖小红娘》偏向大团圆式喜剧结局,《夏目友人帐》更多受物哀审美影响。归纳两部作品成功之处,为中日两国动画产业合作寻求途径,促进同类型题材的创作。

关键词:动画创作 妖怪文化 传统文化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妖怪文化由来已久,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狐妖小红娘》与《夏目友人帐》分别是中日两国非常受欢迎的妖怪题材动画,比较这两部作品之间异同,研究妖怪文化如何在动画作品中应用,同时也能从其中找到中日动画产业交流合作的可行性。

《狐妖小红娘》与《夏目友人帐》之异同

《狐妖小红娘》改编自中国漫画家小新同名漫画,2015年6月开始在bilibili、腾讯视频等网站播放,目前连载63集,2017年7月在日本东京都会电视台播放日文版。故事背景设定为一个架空世界,人与妖并存。女主角涂山苏苏是一只狐妖,男主角白月初是一名道士,两人联手为转世情侣们寻回前世情缘。《狐妖小红娘》在bilibili网站累计播放量超过1.5亿次,在同类型长篇国产动画作品中人气最高。

《夏目友人帐》改编自日本漫画家绿川幸同名漫画,2008年7月在日本东京电视台首播,现已播出六季74集,外加4集番外篇。《夏目友人帐》系列动画在中国深受欢迎,bilibili网站总播放量超过8000万,是日本神魔妖怪题材动画中,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作品。

《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作为两部广受欢迎的妖怪题材动画,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是在妖怪角色设定和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两个方面不乏相同点。

一、充满“人性”的妖怪。《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里妖怪都充满了“人性”。《狐妖小红娘》中妖怪寿命无穷无尽,而人寿命有限,人妖相恋会面临生死分别。妖怪们如同人类一样,痴心不改,想要生生世世和自己的恋人在一起。于是狐妖一族想出了再续前缘的办法:相爱的恋人可以记忆和部分的妖力为祭品,将两人重要的记忆封入法宝,法宝能够随人的灵魂轮回转世,转世之后人会带着半个法宝出生,再通过狐妖之力,就能取回前世记忆,与妖怪恋人继续相爱。妖怪们痴情地去寻找和保护自己转世的恋人,哪怕人类并没有前一世的记忆。《夏目友人帐》的妖怪虽然外表千奇百怪,但内心也充满“人味”。一般人类是无法看见和触碰妖怪,大多数人也不相信妖怪存在,妖怪们很寂寞,它们害怕与人类结缘,却又不由自主被人类所吸引。被外婆打败的很多妖怪,一直都想要听到外婆呼唤它们的名字,漫长等待之后却得知外婆已经去世,它们带着名字离开,留下落寞与悲伤。

无论妖怪外形是什么样子,它们内里还是“人”,会有喜怒哀乐,也有善恶之分。“人性”使妖怪形象生动起来,不再是令人敬畏或者厌恶的单薄角色。《狐妖小红娘》探讨人与妖怪之间的爱情,《夏目友人帐》则是用友人帐联系起人与妖怪,两部作品表面上是在思考人与妖怪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其实也是暗示人类如何与“异于常人”的人相处。因为妖怪就是充满人性却又不是人的存在,人和妖怪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妖怪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中都运用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首先服饰方面,《狐妖小红娘》女主角穿着类似宽袍大袖、交领右衽的汉服;人类中道士则穿直领大襟道袍,头束八卦冠。《夏目友人帐》中妖怪们都无一例外身着日本和服。

其次房屋住宅,《狐妖小红娘》中王权家族的住所设计为传统中国庭院,采用均衡对称布局,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由若干单座建筑和围廊、围墙环绕成的庭园组成。《夏目友人帐》中有很多日式传统建筑,多采用开敞式的布局,地板架空而出檐深远,整体为木质结构。

还有配乐方面,《狐妖小红娘》主题曲《爱 you ready 爱我 ready》采用了摇滚乐与戏腔相结合唱法,片尾曲《东流》则运用萧、箏等民族乐器,曲调干净唯美,歌词文言文和白话文相结合,古典雅致。《夏目友人帐》配乐则融入了日本筝、尺八、三味线等传统乐器,随着情节不同,有的曲子安静温柔,有的曲子清幽诡异。传统文化元素在《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中的运用,为两部作品增色不少,观众在无意之间领略到传统文化之美,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同为妖怪题材动画作品,但是受到不同文化背景影响,《狐妖小红娘》与《夏目友人帐》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同,集中表现在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

一、大团圆与物哀。中日审美意识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延续到了动画作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大团圆”的喜剧结尾,形成大团圆审美意识主要是因为宗法伦理社会要求善恶分明,人们普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建立起封建专制,带来沉重的现实压迫,人们便在戏曲文学之中追求圆满的虚幻。无论是古典文学作品《窦娥冤》《长生殿》等还是民间传说故事《白蛇传》《梁祝》等,无一例外都拥有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狐妖小红娘》始终贯彻“有情人终成眷属”理念,转世之后人与妖怪历经千难险阻最终破镜重圆,好人得到幸福,坏人受到惩罚。虽然会出现生离死别的悲伤情节,但整部动画作品基调还是欢快活泼,故事结局一定是美好的大团圆。

《夏目友人帐》则延续了日本文学中一贯“物哀”审美。“物哀”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中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外在物象和主体内在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的“情趣的世界”,也就是自然和人生的各种情态触发、引生的优美、纤细、哀愁的情感表现。①日本人物哀审美意识形成与其地理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自然环境优美同时自然灾难频发,人们善于捕捉万物之美却又悲哀于美丽的稍纵即逝。《夏目友人帐》整体风格是悲剧色彩,人与妖怪寿命相差太多,很多妖怪与人类结缘,却只能徒劳看着人类逝去。

二、情感表达。《狐妖小红娘》主要描绘了恋人之间的爱情:有女将军与皇族王子摆脱种种误会重归于好,有捉妖道士爱上妖怪而反抗家族最终寻得心中大道,有正道第一盟主与狐仙兜兜转转五百年再续前缘……所有情感概括起来是此情不渝。在用心刻画爱情线之外,《狐妖小红娘》对亲情、友情的表達比较随意,父亲常常以一种“坑”儿子的形象出现,朋友之间情感互动多是调节气氛幽默搞笑为主。爱情一直是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再续情缘作为《狐妖小红娘》最重要的主题,配合一波三折故事情节,将爱要大胆去表达、爱要细心去守护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夏目友人帐》中包含了更为复杂的情感,核心是围绕主人公夏目贵志与周围人类和妖怪们的交往展开。夏目贵志与收养他的滋伯父和塔子阿姨之间慢慢产生亲情,与周围同学、朋友的真挚友谊,与猫咪老师互相陪伴,从妖怪们回忆中对外婆的依恋,与妖怪们萍水相逢善意以及通过夏目视角看到的伯父和阿姨之间的爱情,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夏目在这些情感的鼓励下,由一个内心孤单的孩子成长善良坚强的少年,学会温柔地去对待世界,从抗拒与周围人和妖怪的接触,变得主动走进人类和妖怪。真挚情感表达是打动观众的关键因素,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萍水相逢陌生人之间的善意,都能引起共鸣,获得心理治愈。

中日动画创作合作展望

从《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两部作品大受欢迎,可以看出妖怪题材动画在中日两国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观众青睐描绘人类与妖怪之间情感的故事情节,对于同类型题材动画作品的创作而言,可以通过中日两国的合作,打通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

可行性分析。首先政策方面的支持,是中日动画产业合作前提。日本政府一直把动漫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专门成立相关机构,就动漫产业的发展问题和政策颁布进行管理。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快推动动漫出版产业繁荣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文化部将动漫产业纳入十三五文化产业重点发展规划之中,财政部通过减免动漫企业所得税和进口产品税收政策促进动漫企业发展。

其次经济方面的需要,不断推动中日动漫企业合作。动漫产业能带来巨大的利润,随着经济全球化,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016年已经有八部中日合作的动画作品,如何更有效地推进深入合作中日双方需要继续探索。

最后社会方面的认同,妖怪文化在两国都有一定话题度。对于日本来说,妖怪题材动画作品众多,新的作品需要不断寻求创新避免审美疲劳,以中国妖怪文化为故事蓝本,既能增加新鲜感又便于日本观众理解。而中国同类型作品相对较少,妖怪文化中可挖掘的元素还有很多,中国动画也需要学习日本成熟的制作技术、叙事能力和情感表达。两国之间的合作能取得双赢的效果,创作出更多精彩的动画作品。

合作模式建议。在妖怪题材动画创作过程中,中日两国具体的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品输出和引进,另一种是合作开发作品。

直接引进和输出作品版权,是将中国作品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播放,或是引进日本动画作品。这种合作方式优点是风险较小,在选择作品时能够看到国内市场对作品的反响,避免花高价引进作品却不受观众认可。日本很多动画作品都是漫画改编,漫画原作就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引进的动画作品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中国动画进入日本市场则面临巨大竞争压力,能够在日本播放的作品凤毛麟角。中日两国动画市场发展不均衡,日本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都会固定推出大量新作,涵盖各个年龄层次,而中国动画虽然年产量高,但作品质量偏低,多以低龄动画为主。因此单纯引进作品的合作方式可能会导致中国动画作品走出去困难,而国内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瓜分。

中日企业在合作开发动画作品的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尝试,例如动画《从前有座灵剑山》是根据中国同名小说、漫画改编,由日本动画公司Studio DEEN负责制作,但是由于制作周期协调出现问题,作品后半部分出现了严重画面崩坏问题。中日合作开发动画作品优势在于能够同时协调中国和日本观众的喜好,而且日本动画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品和衍生产品开发模式,更好地发挥作品商业价值。创作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的工作,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对于妖怪题材动画作品来说,中日合作开发时应当首先需要对妖怪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继承对妖怪与人类关系思考这一话题,脱离了人类,妖怪无法单独存在,两者关系是敬畏还是征服,是兵戎相向还是和平共处,都给予故事情节不同发展。创新妖怪的形象内涵,妖怪吃人这种扁平化设定,已经不能满足观众娱乐需求,妖怪需要不断进化,善恶互相转化,内心具有复杂性。其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妖怪本身就代表传统文化符号,妖怪题材动画作品能够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人物和场景设计方面可以参照传统的服饰、建筑,故事情节发展借鉴民俗故事和历史典故,配乐运用传统乐器和戏剧唱腔,节日、民俗都可以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之中。最后注重传递积极价值观,妖怪题材动画因其神秘性而受到观众喜爱,但创作重心不应放到恐怖、猎奇上,兼顾娱乐性同时,传递积极价值观念。《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能在中日两国大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两国相通的妖怪文化,另一方面是两部作品所传递的真善美情怀打动了两国观众。无论文化背景存在怎样差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与人为善、勇敢坚强、奋斗不息等品质是人类共同认可和欣赏。

小结

《狐妖小红娘》和《夏目友人帐》是中日两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妖怪题材动画作品,两者取材于妖怪文化,同时和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凭借着精彩情节和动人情感,在中日两国都有很高人气。日本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展体系,很多优秀动画作品在世界上具有极高声誉。中国动漫产业近年来也开始复苏,类似《狐妖小红娘》这样的好作品不断涌现,极大鼓舞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信心,越来越多国内外观众开始关注中国动漫。

通过两国动画作品比较性研究,有利于促进中日在动画创作领域的合作。对于日本而言,可以更了解中国观众喜好,发现两国文化异同,为日本动漫创新提供思路;对中国而言,一方面要肯定中国动画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继续学习,在人物设计、情感刻画和传统文化传播方面取长补短,创作出更多带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姜文清:《“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日本研究》,1997(2)。

参考文献:1.刘仲宇:《中国精怪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王安丽:《日本动漫中的“言灵信仰”现象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版。

3.尹荣方:《“九尾狐”与“禹娶涂山女”传说蕴意考》,《文化遗产》,2017(1)。

4.刘晓峰:《妖怪学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16(6)。

5.马颖寅:《动画电影与民间文化——以日本动漫与妖怪文化为例》,《艺术科技》,2014 (5)。

6.秦 琼,胡婷婷:《日本动漫形象的文化基础探源及启示——以妖怪形象为例》,《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

7.董佳佳,王树义:《日本动漫产业的政策分析及借鉴》,《经济导刊》,2011(10)。

8.小松和彦,王铁军:《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日本研究》,2011(4)。

9.叶春生:《日本的“妖怪学”》,《民俗研究》,2004(1)。

10.尤忠民:《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6)。

11.危 磊:《“大团圆” 审美心理成因新探》,《文学评论》,2002(3)。

12.刘景亮,谭静波:《 中和之美与大团圆》,《艺术百家》,2001(1)。

13.姜文清:《“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日本研究》,1997(2)。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传统文化
民间故事探索中国动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解析角色表演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民间艺术”对动画创作的启示和作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浅析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把握实验动画创作中的“实验性”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