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协同管理平台在某商业项目中的应用

2018-09-13王曦何爱利张龙亮

科技视界 2018年14期
关键词:管理平台协同

王曦 何爱利 张龙亮

【摘 要】BIM协同管理平台在某商业项目中的应用,实现了项目管理由点对点模式到多方协同的转变。项目各参与方应用平台的相关功能模块实现了项目质量提升,项目工期缩短,管理效率提升、工程造价降低、文件存储规范等目的。平台的应用为建设方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

【关键词】BIM;协同;管理平台;商业项目

中图分类号: TU247;TU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4-020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4.092

Application of BIM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latform in a Commercial Project

WANG Xi HE Ai-li ZHANG Long-liang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Research;,Beijing 100048,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BIM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platform in a commercial project has realized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point-to-point model to multi-party collaborat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platform helped constructor achieved the objectives of improving project quality,shortening project duration,improving management efficiency,reducing project cost,and standardizing file storage.It also brings reusable experience for the constructor while creating economic benefits.

【Key words】BIM;Collaborations;Management platform;Commercial project

0 前言

BIM技术近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步应用于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然而工程中BIM应用大多集中于模型、平台、板块中,属于碎片化应用。BIM协同平台的应用改善了各模块之间独立的状况,实现了信息交互。本文介绍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的BIM协同管理平台应用,希望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总建筑面积33万㎡,商业面积近10万㎡。项目较为复杂对项目管理及建造提出了巨大挑战,BIM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2 开发思路

我方作为BIM咨询方,结合建设方的应用目标,确定具体应用项,建立BIM实施协同管理平台,在此平台上开展项目模型创建管理和应用管理,并制定了相应技术标准保证项目实施。

2.1 项目目标

建设方的主要BIM应用目标包括:

1)实现项目文档及BIM模型存储及管理;

2)提高建設方对项目的管控效率;

3)创建多方沟通协同工作平台;

4)管理经验有效复用。

2.2 平台功能定位

根据建设方目标确定BIM协同管理平台的主要定位及功能是:

1)统一的BIM工程数据管理中心,统一的工作平台

BIM协同平台是一个将BIM模型、数据库一体化、协作化的管理平台,支持BIM参与方在线进行文件存储、方案评审、三维可视交底及模型审查、成果存储等任务。

2)实现BIM实施行为有效管理

依据BIM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行为、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相关程序文件,将程序文件中表单以及评审流程与平台管理流程进行集成,实现BIM流程管控。

3)支持数据共享和交换

平台支持基于IFC标准的BIM模型及应用成果的数据转换及共享,并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与其他软件产品数据共享及复用。

4)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模型通过插件以轻量化文件的形式上传至平台,各参与方通过平台进行相应工作,提高了沟通效率。

3 平台具体功能及应用

3.1 人员权限管理

管理使用平台的所有用户,包括用户的单位职位等基本信息的配置,包括新增,编辑,删除,查询,重置密码,开放及禁用功能权限。

3.2 建设方模块

3.2.1 进度计划管理

平台提供进度计划管理模块,通过进度计划管理模块定义系统的进度管控流程,并在管控流程中设置核心管控节点。通过对核心管控节点的监控与跟踪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有效管理。系统同时支持项目进度的甘特图显示。

系统进度管理与过程管理流程及BIM实施管理行为结合,通过监控质量管理关键节点流程完成情况确定进度情况,当前任务计划流程未完成不允许用户进入下一个进度任务。

3.2.2 任务流程管理及跟踪

平台任务流程管理模块,实现了具体任务流程线上审批。支持流程追踪状态显示,通过进度计划管理与任务流程管理监控偏差,协调项目参与方及时纠正。

3.2.3 设计管控及审核

平台实现了建设方对设计过程文档、进度、质量的管控,模块确保了建设方实时审查设计成果,实现了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在线进行。

平台支持多种审图,包括CAD审图,轻量化客户端审图等,并支持在Revit与NavisWorks中直接审图。审图时可在客户端中进行红线圈注,圈注的问题即被提交并开始销项追踪流程。

3.2.4 成本管理

平台将模型工程量清单与项目模型数据关联,通过模型自动生成符国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标准的工程量清单及报表。通过第三方算量软件组价得到项目成本,项目成本以文件的形式导入到系统并引入审批流程,审批通过后形成当前版本的项目成本。当构建单价与工程量发生变更时,通过审核流程可更新成本版本。工程量清单为项目整体的招投标、进度款支付、资金计划、结算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通过BIM模型、项目成本及进度计划在平台中建立的关联关系,实现BIM5D的展示。模拟建设过程中成本随进度变化,提出人材机配置情况,合理安排工程进度,使资金合理分配和使用;实现根据施工流水段施工工期及不同专业等各个条件的查询,并通过模型形象化展示和模拟如图1所示。

3.3 设计模块

3.3.1 文件存储

平台支持各设计阶段的二维图纸、BIM模型、设计文档的上传和下载,二维图纸及BIM模型的快速浏览,支持按文档类型、命名、日期、阶段等排序。

3.3.2 BIM模型轻量化及审查

轻量化插件便于将revit模型导出,支持建筑、结构、机电等各专业模型轻量化,便于浏览。同时协同提供模型整合、碰撞检查、净高检查等工具,为BIM模型审查提供方便。

3.3.3 协同设计

所有设计专业人员在统一平台上设计,减少各专业间及专业内的错、漏、碰、缺,图纸信息具有关联性,实现了一处修改其他图纸也自动修改,并可以链接其它模型。

3.4 施工模块

3.4.1 三维交底

针对二维图纸表达不直观问题,通过设计交底模块,将BIM模型轻量化后导入,实现三维交底,保证施工方理解设计方案难点及重点。

3.4.2 进度管理

将任务完成情况对比进度计划,超期的工作提供预警提示,到期完成的进度信息直接关闭。系统支持在移动端与PC端进行进度填报,施工方填报的进度须经监理方与建设方审核后入库,如图2所示。

3.5 文件管理

传统项目管理中文件分散存储不利于协作,交接易发生错误,平台中文件管理模块实现了下列功能:

3.5.1 文件上传与下载

对所有上传文件进行版本记录,版本号定义为数字类型,每提交一次,此文件版本号自动递增,文档上传后相应人员收到通知提醒。

3.5.2 文件下载

双击打开文件,系统给出提醒后可下载最新文档版本,支持下载选定版本,可在批量多选文档下载后进行壓缩。

3.5.3 文件浏览

支持在线查看dwg、dwf、doc、xls、ppt、pdf文件,Revit文件需通过轻量化文件进行浏览查看。文档浏览时,进行日志记录。

3.5.4 文件查找与检索

平台实现按文档名称、文档编号、关键字、文档作者、多个日期检索的功能。也可对word,pdf等格式文档的全文进行检索,对doc、docx格式文件建立全文索引。

3.5.5 文档编辑

对doc、xls文档可在线编辑,支持多种文档批注功能,支持电子会签。

3.5.6 审批管理

对上传的文件提供审批要求,当上传的文件非常重要时,则需通过上级领导审批才能让相关人员查看与下载。

4 总结

BIM协同平台在项目中的应用,实现了项目管理由点对点到多方协同方式的转变。平台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项目质量,保证进度、工期全程在可控的范围内。2.提高建设方对项目的管控能力,提高项目管理效率。3.提高建设方及施工方的成本管控能力,降低了工程造价。4.提高了参与方的沟通效率,缩短了信息流转的时间。5.规范了工程文件的存储及归档,便于后期应用。

【参考文献】

[1]邓雪原.CAD、BIM与协同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5(5):20-25.

[2]李嘉军.建筑工程全过程数字化协同设计管理平台研究与实践[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6(3):70-75.

[3]曹成,钟建国,严达,白宝军,杨奎.BIM云协同平台在工程项目的五大应用[J].工程质量,2016,34(04):81-85.

[4]左鑫.BIM技术下的建筑信息平台的构建[J].科技传播,2015,7(24):204-205.

猜你喜欢

管理平台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