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服务平台竞争优势分析

2018-09-13郭建伟燕娜陈佳宇

创新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竞争优势知识服务

郭建伟 燕娜 陈佳宇

摘 要:作为面向图书馆行业提供期刊资源检索、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的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的出现必然对目前的图书馆期刊资源服务格局带来一定影响。本文以超星期刊平台与业内现有的期刊平台相比,分析知识服务平台竞争优势,并提出培育知识服务平台竞争优势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服务;竞争优势;资源检索;文献服务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3-84-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3.022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

——Taking Chaoxing Periodical Database as an Example

Guo Jianwei1, Yan Nan2, Chen Jiayu3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partment, 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As 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 for the library industry to provide periodical resource retrieval, navigation, online reading and downloading services, the appearance of Chaoxing Periodicals inevitably affects the current service pattern of library periodicals to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Chaoxing Periodicals platform with the existing periodical platform in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ultivat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

Key words: knowledge servi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source retrieval; document service

新時代背景下,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学术影响力也被世界所关注,科技文献的信息化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智库的热潮悄然而至。知识服务将以“新时代·新技术·新形态·新服务”为主旨,探索新时代科技知识服务新模式。知识服务平台本身具有知识服务的特性,研究科技知识共享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国内知识服务研究现状分析

1.1 知识服务研究侧面的变化。国内1999—2017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理论层面的“知识经济”“知识管理”“信息服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并逐步深化到微观实践层面的“服务模式”“核心能力”“本体”“知识挖掘”“网格”“语义网格”等,知识服务的研究主题越来越宽、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热点频出。

1.2 知识服务研究热点的变化

为了解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热点在1999—2017年的变化,本文选取检出文献中各年前20条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得出:①知识服务、知识管理、图书馆、信息服务、知识经济等一直是热点,且集中在宏观层次;②知识服务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主要在图书馆、情报所等领域,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学、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工作(机构)、图书情报学等关键词多次出现在核心刊论文中;③良好的基础设施、产品的创新能力以及服务模式等都是知识服务高效开展的重要因素;④2002年以来,很多学者从技术、方法层面探索知识服务,研究怎样利用相关技术和方法构建知识服务体系或系统;⑤营销战略、管理模式、营销创新、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是知识服务领域的高频关键词。

2 国内知识服务平台收录期刊情况对比分析

超星期刊平台自2015年5月开始期刊收录,截至2017年1月,已经完成了6 500余种期刊的全文收录,其中核心期刊1 300余种,独有期刊734种,预计2018年收录总数将达8 000种[1]。

期刊收录与国内其他知识服务平台收录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3 期刊产品数据质量对比分析

数据呈现的质量取决于数据的格式、数据处理的技术保障以及数据获取方式。

3.1 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决定着数据呈现的质量,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数据自适应终端系统成为提高阅读体验的关键[2],以下是对4个期刊平台数据格式的对比分析。

3.1.1 超星期刊数据格式。①流媒体数据:优点是全终端自适应屏幕(手机、PC、iPad、歌德等,可调节文字大小、阅读背景,可转发微信、QQ,实现交互式阅读。②PDF版式数据:版式文件,与纸刊原版一致。不足之处是无法自适应各终端屏幕,不适合全终端阅读。

3.1.2 X网期刊。①CAJ数据:优点是自主CAJ浏览器。不足之处是无法自适应各终端屏幕,不适合全终端阅读,需要特定的浏览器。②PDF版式数据:优点是版式文件与纸刊原版一致。不足之处是无法自适应各终端屏幕,不适合全终端阅读。

3.1.3 X方期刊。PDF版式数据:优点是版式文件,与纸刊原版一致;不足之处是无法自适应各终端屏幕,不适合全终端阅读。

3.1.4 X普期刊:PDF版式数据:优点是版式文件,与纸刊原版一致;不足之处是无法自适应各终端屏幕,不适合全终端阅读。

通过对比可知,超星期刊独有的流媒体数据格式是最适应多终端阅读的数据格式,点开即可在线全文阅读,使阅读更加方便,阅读体验更好。

3.2 数据处理

对超星期刊等4个期刊平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技术保障、数据处理周期、出版周期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超星期刊:①数据处理技术:流媒体数据处理技术、PDF版式数据处理技术;②数据更新周期:中文内容日更新、外文内容月更新。X网期刊:①数据处理技术:CAJ数据处理技术、PDF版式数据处理技术;②数据更新周期:日更新。X方期刊:①数据处理技术:PDF版式数据处理技术;②数据更新周期:周更新。X普期刊:①数据处理技术:PDF版式数据处理技术;②数据更新周期:周更新。在出版时间上超星期刊现刊比其他数据库提前7~10天出版。

3.3 数据获取方式

超星期刊支持流媒体全文、PDF全文、文献传递3种文献获取方式。通过开展文献传递服务,不仅缓解了图书馆经费、资源不足与读者日益增长的文献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对教学科研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3.3.1 文献获取方式。超星期刊:流媒体全文在线阅读、下载,PDF版式文件全文在线阅读、下载,文献传递;X网期刊:PDF版式文件下载、CAJ文件下载;X普期刊:PDF文件下载。

3.3.2 对比分析结果。超星期刊支持在线阅读、流媒体支持直接复制粘贴、文献传递功能补充资源。

4 电脑端功能体验对比

电脑端功能体验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5 移动端功能体验对比

超星集团基于移动互联思维,打造了全新的集知识服务、数字教育、移动办公于一体的移动APP应用平台——“超星学习通”,超星期刊在移动端的传播和使用依托该平台。X网期刊也推出了“手机X网”“XX学术快报”“CAJ云阅读”三款移动客户端,X普推出了“中文期刊X手”一款移动客户端,而X方并没有相关可行的移动端。移动端功能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6 竞争优势培育策略

6.1 收录范围要广

广泛的文献收录是知识服务平台培养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X网的文献收录水平在国内知识服务平台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收录的期刊分为10个专辑,168个专题,涵盖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超星期刊数据库应以X网为赶超对象,增加资源引进投入,加大文献引进力度,不断扩展本平台的文献覆盖范围,尽可能广泛地涉及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各学科领域。

6.2 提高文档的清晰度

数据库收录文献的阅读效果是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关键要素。作为数字化的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数据库应在保证所有收录文献的分辨率、清晰度等基本要素基础上,尽可能避免提供扫描版PDF,而是选择文字版PDF文件,便于用户二次编辑加工,必要时应开发类似CAJ格式的自有文档格式与阅读平台,以保证文档的清晰度。

6.3 提升使用方便性

知識服务平台的资源浏览检索页面是连接平台用户与收录资源的纽带,应尽可能提升其易用性。一方面,应科学设置资源类目索引的排布形式,做到类名精准、逻辑清晰、层次简明,以便用户快速定位所需资源。另一方面,应提供功能丰富的高级检索功能,集成字段组配检索、布尔逻辑检索、代码式检索、智能一框式检索等功能。

6.4 提升浏览的兼容性

知识服务平台应立足于使用者、作者、服务者、编辑出版者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最丰富、最全面、最及时、最多元的服务,提升浏览的兼容性。提升浏览的兼容性可从两个角度入手:①跨硬件平台的兼容性,将收录资源依据电脑端、手机端、平板端等不同浏览平台的特点加以区分优化,例如,针对屏幕尺寸调整文字的字体、行距、缩进等,推广用户ID的注册与使用,从而实现资源跨平台的资源可读、视觉优化、数据互通。②跨软件平台的兼容性,当前科技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用户使用的软件与操作系统日益多样,例如,电脑端同时存在Window、Mac OS、Linux等平台,移动端则有IOS、Android等平台。软件平台的复杂性决定其难以尽善尽美,应坚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一方面,优化主流用户群体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尽可能做到全平台覆盖,消除服务死角。

7 结语

综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作为学术期刊搜索引擎,目前,X网在期刊收录数量较其他3个期刊数据库具有一定优势,但是超星期刊预计2018年收录数量将达8 000种,为提高论文的检全率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其他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元数据总量、终端服务模式、收费模式、服务保障以及平台功能方面,超星期刊都更具优势。超星期刊的出现,建立了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和需求的学术期刊体系,形成了全新的编辑、出版、传播秩序,为移动互联时代期刊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并且,超星期刊支持多终端同步,无并发及使用次数限制,是用户进行科研、教学的绝佳选择。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四大期刊库存在的互补性,为保障相关研究论文的完整性,读者在使用上可多库结合使用,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佚名.《传染病信息》加入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J].传染病信息,2016(3):152.

[2] 蒋凌燕.自适应多终端数据采集系统关键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2015(12):15-17.

猜你喜欢

竞争优势知识服务
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跨境电商供应链中的知识服务供需匹配模型研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中西快餐在中国的竞争优势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基于战略视角的小米科技动态能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