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作用研究
2018-09-13靳媚蔡延泽
靳媚 蔡延泽
摘 要: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将经济增长的不同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与科技创新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利用2000—2016年我国31省的面板数据,并用C-D函数对R&D;投入对区域经济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衡量科技创新的4个指标与GDP及人均GDP做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得出:科技创新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科技创新;R&D;投入;区域经济差异
中图分类号:G322;F20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3-9-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3.002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Unbalance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in Mei1, Cai Yanze2
(1.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2.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integrat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caused by different economic growth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o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Using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from 2000 to 2016 in Chin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d function of R&D; invest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contribution was carried out, at the same time, a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four indicatorsevalu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was conduct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ast mainly benefits from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dwest.
Key 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D;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自改革開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都是经济学家关注和极力研究的问题。其中对于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亚当·斯密(Adam Smith)[1]认识到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随着技术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进一步加大,学者将外生的技术进步作为了内生变量,并产生了内生增长理论。Arrow最早将技术内生化,指出人们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的,技术进步是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于行动,经验的积累体现在技术进步上。从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展来看,该理论仍处于一个活跃发展的时期,尽管还没有划时代的创新,但在现代方法和创新理论的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对研究与发展投入(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模型的建立。为了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obb and Douglas提出了C-D生产函数,为定量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供了方法。
所以,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我国31省的面板数据,并用C-D函数对R&D;投入对经济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用SPSS软件对衡量科技创新的4个指标与GDP及人均GDP做相关关系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分析
企业出于对目标结构、利益等的追求,以及外在的大环境如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追求、政府的鼓励行为等的激励,会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支出,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的作用大致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明:第一,科技创新可以通过改进制造工艺和提升技术水平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而科技创新就可以在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第二,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比如,通过对劳动者的培训,劳动者将技术创新运用到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第三,科技创新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某一产业的边际生产率,生产要素就会自发地从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劳动和资本组合效率。
经济增长实质上就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持续增长的一个过程,如图1所示[2]。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需求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科技创新,没有新的投资点,投资的动力自然会削减,正是社会源源不断的创新才使投资有了新的方向和渠道。总需求曲线是由消费决定的,如果消费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投资的增加提高了社会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右移,但是如果生产的产品不能被社会所需要,也就是产品的价值不能在市场中体现,新一轮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就不可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可以持续的:一方面,科技创新通过改进技术,生产出质量更好、性能更高、更加人性化的产品,会不断刺激人们对高质量和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从而保持需求处于旺盛状态;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可以拉动出口,提高总需求,从而推动需求曲线的右移。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右移会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会带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不同地区由于科技投入不同、科技创新环境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同。而经济增长程度的不同在地理位置上就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将经济增长的不同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与科技创新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如图2所示。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和样本说明
由于研究目的在于实证检验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而非全面研究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所以只考虑了重要变量的影响。传统的C-D生产函数为Y=AKαLβ,虽然传统的C-D函数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固定的系数A不能反映长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所以,将R&D;投入引入到传统的C-D生产函数中并进行适当改进。Romer在内生技术进步模型中提出,对于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A,如果仅仅考虑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呈现的是规模报酬不变,但是,如果考虑第3种投入要素,产出一定是规模报酬递增的。
变形之后的模型为:GDP=f(k,L,R)=AKαLβRγ。其中,GDP为各地区各年的名义GDP(亿元),K为各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L为各年的就业人数(万人),R为R&D;投入。两边取对数得方程(用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lnGDP=lnA+αlnK+βlnL+γlnR+μ。其中μ表示隨机误差项。
我国公开的统计数据中各省的R&D;投入是从2000年开始的,故选取2000—2016年样本数据,各地的GDP、各地的R&D;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及劳动要素的投入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数据。
估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仅考虑R&D;是不够的,通过运用SPSS软件将人均R&D;、R&D;、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几个指标用来表示科技创新的水平与人均GDP和GDP来做简单相关关系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不仅如此,还可以与前面的结果相互印证,进一步说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表1所列出的结果仅是2000—2016年结果的平均值。
2.2 模型结果分析
从表2~表5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除少数变量外,绝大多数变量的系数都非常显著。其中,从全国来看,2000—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要素的弹性约为0.44,劳动的弹性约为0.24,而R&D;的弹性约为0.27。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资本拉动的,R&D;的投入对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每增加1%的R&D;投入能带动0.27%的GDP增加。
在东部地区,资本的弹性约为0.37,劳动的弹性约为0.29,而R&D;的弹性约为0.27。东部地区主要发展第二、三产业,R&D;投入主要依靠的就是第二、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这就使东部地区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其中不乏高学历人才,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高。东部地区大多数城市建设相对完善,加之经济底子好,所以资本的弹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中部地区,资本的弹性约为0.51,劳动力的弹性只有0.15,R&D;的弹性约为0.15。由于中部崛起计划的实施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产业转移等,中部城市正处于大量吸引外资发展的阶段,所以GDP的增长主要靠资本拉动,但是也可以看出,中部地区R&D;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西部地区,资本的弹性约为0.68,劳动力的弹性约为0.34,R&D;的弹性为0.024。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相对高,R&D;的投入对第一产业发展的作用相对有限,所以R&D;弹性相对劳动力和资本来说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才自愿到西部发展,劳动力对西部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西部地区开始承接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所以资本对经济的贡献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人均GDP和人均R&D;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零假设,说明人均GDP与人均R&D;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中部地区的人均GDP与人均R&D;的显著性水平较低,而西部则没有很好的相关性。R&D;和GDP在东、中、西3个地区都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GDP在东、中、西部都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本文选取的代表科技创新的4个指标(R&D;、人均R&D;、专利申请、专利授权)与GDP或人均GDP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近些年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并不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主要是通过高资本的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投资过热、盲目投资虽然可以带来短时间内的经济增长,但是并不是长久之计,会陷入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低质量、高增长”的路子。从计量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较高的科技发展水平使得东部地区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各个地区的经济必须逐步由靠大量投入资本、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污染的传统模式向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由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很大的风险,转化率低就需要更好的风险机制保障。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这种灵活的风险保障机制,所以有较大的创新障碍。所以从长远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差异是必要的。
3 结论
利用2000—2016年我国各省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东强西弱”的总格局和演变趋势较明显,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均衡。东部地区R&D;投入大,但是R&D;投入并不是拉动GDP最重要的因素。根据熊彼得理论,只有在投入达到一定规模的阈值并与当地其他经济主体相联系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创新的外溢,这种创新的成果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中西部地区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由于區域创新能力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经济活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会受到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金融环境等创新环境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环境、政策等有待提高。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对于东部地区,由于有较多的高学历人才、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需求,应适当提高R&D;的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从而依靠创新成果促进经济增长。对于中部地区,R&D;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依然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在加大R&D;投入的同时注重创新环境、市场、金融环境的建设,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实现技术升级和经济协同发展,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发展转变为由创新驱动。对于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R&D;投入对经济的增长作用还不明显。西部地区应建立鼓励科技创新的体系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积极引进人才和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鼓励创新政策,而不是一味增加R&D;投入。
总体而言,各区域都应鼓励创新,同时保护创新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培养创新性人才,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另外,要注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发展,并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让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唐德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D].重庆: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