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建设中政治生态净化的思路与对策
2018-09-13李聪
李聪
摘 要:创新不仅是科技的创新,还涉及技术、服务、产品、政府、人才、机构、设施、制度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创新生态体系,要想解决创新生态建设中的难题和困惑,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即体制机制导向。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政治生态的一系列论述,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探究问题的本源,结合科技工作的特点,得出创新生态建设中政治生态净化的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风生水起创新生态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创新生态;政治生态;净化;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8)3-62-3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8.03.016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urifying the Political Ec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cology
Li Cong
(Hen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Innovation is not only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involves technology, services, products, government, talents, institutions, facilities, institu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hese factors constitute an innovative ecological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puzzl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cology, we must first have a good political ecology, that is the system mechanism guidance. This paper, based on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on political ecology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akes problems as the guidance,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explores the origin of the problem,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ork to get the idea of political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c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positive and purified political ecology.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riving innovation ecology.
Key words: innovation ecology; political ecology; purification; thinking; countermeasures
2018年“兩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政治生态究其内涵而言,就是党的组织生活的活动状态、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执行状态、党中央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如同树木与森林,政治生态的载体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就科技系统而言,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基石,良好的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创新生态中政治生态的净化,关系到科研成果、学术水平的进步程度,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必须锲而不舍、持续用力、久久为功[1]。
1 政治生态净化的意义
创新生态中政治生态净化的意义既有当前政治工作的普遍意义,也有基于创新生态的特殊意义。
1.1 净化政治生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民族的振兴,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政治环境这个“土壤”,政治生态不仅代表着清明的政治、昌盛的文化、灿烂的文明,也代表着和谐的社会、繁荣的经济、良好的风尚,而这一切,都要基于有一支讲信念、讲信誉、讲干劲的党员干部队伍。从严治党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基本保障。巩固党的领导,就要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增强党员执政能力,实现党内自我净化,将坚持党的制度、巩固党的领导、从严治党三者结合起来,引导全民建设良好的政治风气、社会风气、党内风气,打造政治生态优良“地基”[2-3]。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可以营造公平的发展秩序、公正的发展环境,实现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创新主体的发展地位,保障经济稳定有序发展。
总的而言,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2 净化政治生态是打造良性创新生态的保障
科技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一个纯净的科研环境又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两者结合,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
净化政治生态有利于促进科技体制的完善,让科研成果主导决策,让科学家在政策决策中更有发言权,进一步激励发明创造,激发创新活力和热情,提升成果转化效益,促进经济发展,营造诚信的科研环境和坚实的社会文化,着力建设完备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产业,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无缝对接,通过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的齐发力,打造良性创新生态链,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在当前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四个强省”建设、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形势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4]。
2 目前河南省创新生态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都进入密集活跃期,各种新业态、新技术、新机制、新思维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河南省的创新生态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但在创新主体、市场、人才、投入、机制、意识、审计等方面,相比发达省份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我们也要保持清醒,提高认识,奋起直追。
2.1 创新主体不强
截至2017年底,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不足2%,这对于一个人口大省而言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直接表明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发达省份尚有不足。
2.2 创新平台不多
相比临近省份湖北省而言,河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量均相当于湖北省的一半左右,在全国统计数据中分别占2.91%和2.89%,全省大中型企业中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比例不足20%。
2.3 创新人才不足
河南省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极其匮乏,目前拥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7%、0.31%、1.16%、0.33%、0.24%。
2.4 创新投入不够
从企业的投入结构来看,省内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投入相对于自身主营业务收入仍然偏低,据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约为0.0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2.5 创新机制不活
在成果转移转换方面,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仅占全国的0.57%,相当于湖北省的12.6%,有些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在落实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自主权等方面还比较滞后。
2.6 创新环境不优
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省对于支撑创新的相关政策还存在着视野不够宽、力度不够大、措施不够实、落实不够好的缺点,还未形成具有规模和体系的集聚效应的创新生态环境。
2.7 一些科技管理干部法治、党纪意识淡薄
全国和全省科技系统也不是一片离世脱俗,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日趋活跃,政治生态建设形势不容乐观。在表现形式上有的干部法治意识、党纪意识淡薄;有的干部廉洁自律抓得不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四风”问题依然存在等。
2.8 体制机制不完善
在原先的管理体制下,相互制约、分权制衡、公开透明的机制不完善,经费使用与监管未能有效分离,立项、管理、监督、结题,都由一个处室或单位完成,权力过分集中,形成管办不分、管监不分、各自为政的局面。
2.9 监督力量薄弱
项目和资金的审计、监督检查等监管环节力量还不够;各处室业务量差别较大,分布不均衡,处室职责存在交叉;干部轮岗交流面窄量少。
总的来说,只有切实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使科技创新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3 建设纯净创新生态的思路
3.1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是最易产生创新成果的研究。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的发展,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应用研究。我国也应继续支持基础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重点支持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基础学科,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3.2 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体制机制
在科技支撑的体制機制上,要继续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企业创新规律,制定更加合理的支持计划,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大力推行科研分配自主权试点工作,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或企业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优化改革方案,规范技术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科技管理水平。
3.3 构建运行高效、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高效、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也将反过来促进功能完善、运行专业的全链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有利于增强创新主体的研发信心,激发创新积极性,形成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倒逼机制,让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按照相应轨道顺畅发展。
3.4 倡导科研诚信
要加强科研专家团队建设,通过专题讨论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将专家汇聚一堂,认清负面典型的恶劣影响,树立诚信科研意识,要切实保持学术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公平性,各领域专家或领导干部要认真遵守党纪党规,在全国上下形成科研诚信、管理公正、干事创业、干净担当的新风正气。
4 创新生态中政治生态净化的对策
4.1 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科技管理者要构建和科技创新主体“亲”和“清”的关系,营造适合创新发展的环境土壤,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取向优化创新环境。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鼓励大胆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优化、简化创新项目立项、财政资金使用等环节,为创新者提供更好的创新条件,促进创新要素有效统筹和优化组合。
4.2 建设创新生态链条
加快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营造协同高效的创新环境。在坚持市场、创新配置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企业转移转化科学成果的独特地位,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3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进一步完善知识创新的政策体系,遵循市场竞争规则,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财税、政府引导基金、金融和产业等相关知识创新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激发市场创新创业的动力与活力。
4.4 重视创新人才引进
要把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健全国际人才引进机制,切实加强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设。
4.5 顺应开放创新趋势
要顺应全球开放创新新趋势,加快构建开放创新新体系。要推动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国际化流动,提升全球配置效应,更好统筹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助力现代化创新体系建设。
5 结语
随着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科研诚信建设的不断深入,政治生态治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纳入了国家治理大局之中。政治生态和党员信念相结合、和从严治党相结合、和执政环境相結合、和科研诚信相结合,是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创新环境的必然之路。因此,净化政治生态,尤其是净化创新生态中的政治生态,不仅是强国固党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持久战、攻坚战,是复杂而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篇“大文章”。共产党人坚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信念,凝聚心智,继往开来,必定可以开创风清气正、经济繁荣、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唐贤秋.论廉洁政治生态的价值维度与构建理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5):48-53.
[2] 牛君,季正聚.试析政治生态治理与重构的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4):82-88.
[3] 李斌雄,姜向红.当代中国构建廉洁政治生态的价值、问题和对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1.
[4]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3(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