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提升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的分析*
2018-09-13祖晨曦林丽珍李柳芳姚建兵朱秋芬
祖晨曦,王 辉,陶 慧,刘 婷,林丽珍,李柳芳,姚建兵,朱秋芬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优质医疗资源聚集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且诊疗人次居高不下。就诊患者较多的三甲综合医院,在做好精准治疗的同时,需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让患者在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享有舒适的就医体验。
门诊医师是提供门诊医疗服务的主体,其出诊时间易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如会诊、手术、查房、突发状况等[1],亦可因医师缺乏责任心、懒散而出现不按时出诊的情况。医师不按时出诊,将导致患者等候时间增加,无法保证门诊就诊次序,会直接影响患者就诊满意度,同时易于引起医患关系不和谐。据不完全统计,某院门诊第四季度29例投诉中,有4例为医师未按时出诊导致。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规范门诊医师的出诊,是综合性医院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
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依据,包括 P(Plan)、D(Do)、C(Check)、A(Action)4个阶段,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3]。在医院的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4-6]。现将 PDCA 循环应用于某院的门诊医师出诊管理中,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于2015年—2017年某院门诊医师出诊情况统计表,将全体医师出诊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2016年1月前,该院采用现场查岗方式对医师出诊情况进行考核;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通过建立信息化查询平台,调整为通过信息系统查询医师首诊时间;2016年10月开始,根据各科室特点,个性化设置医师出诊时间,通过对比应出诊时间及实际出诊时间,判断医师是否按时出诊。
为加强数据的可对比性,选取每年同一月份进行对比,考虑现有资料的完整,且PDCA循环各项干预实施一段时间后运行稳定,选择2015年、2016年、2017年每年的7月前两周医师的出诊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出诊医师数及按时到岗情况。
1.2 干预方法 针对部分医师不按时出诊的情况,经两个阶段开展PDCA循环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1.2.1 计划阶段 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门诊医师不能按时出诊。此现象出现的原因归纳如下:(1)人员方面。医师出诊时间与手术、教学、开会等冲突;查房时间长、病房工作较多等导致医师不能按时出诊;个人身体原因、缺乏责任心等。(2)制度因素。出诊奖惩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加大了门诊医师出诊时间管理难度。上述原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师出诊准时率。因科室分布在不同楼层,而管理人员人数有限,现有的人工查岗机制,不能准确判断医师到岗时间。建立更有效监督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化途径,改善门诊医师出诊情况,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1.2.2 执行阶段 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并不断总结评价。第一阶段,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系统,通过查询信息系统中各医师的首诊时间,可以较准确推断医师到岗时间。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对HIS系统进行设置,使系统能记录每个医师每天首次开医嘱的时间,即首诊时间。门诊管理人员定期将数据导出并统计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给各专科主任。第二阶段,结合预约挂号信息手段,依据专科管理特色的个性化出诊时间管理体系,对号源进行分段,将就诊时间细化,医师和患者能合理安排应出诊和就诊的时间,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
1.2.3 检查阶段 完成原定计划的改进措施后,跟踪各项实施措施,结合出勤考核结果,得出评估结果。
1.2.4 处理阶段 再次对医师出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再评价,提出新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并实施,然后投入下一个循环。第二阶段的循环是在第一阶段的循环的基础上,对干预措施的进一步加强落实。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比较PDCA循环开展之前(2016年1月前)和之后 (2016年1月—2016年9月;2016年10月后)的医师出诊率,评价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医师出诊率的作用。采用SPSS 19.0软件对医师出诊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实施PDCA循环前后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比较
表2 实施PDCA循环前后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两两比较
2 结果
PDCA循环前与PDCA循环后比较,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两对比,结果显示,第二阶段PDCA循环后与PDCA循环前比较,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有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PDCA循环后,与第一阶段PDCA循环比较后,医师出诊准时率有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阶段PDCA循环后与PDCA循环前比较,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表 2。
3 讨论
3.1 PDCA循环在提高该院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的实践成效 门诊医师是提供门诊医疗服务的主体,综合性医院各专科诊疗特点区别显著,科室的相关管理要求也存在差异。通过现状分析,发现在质量管理上存在松散,导致医师懒散,同时由于人工查岗的缺陷,团队制定了以信息化手段加强出诊管理的方案。该套方案取消了人工查岗,避免了人工查岗时的时间差,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医师出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该套管理办法应用后,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未见显著改变。该轮改善未见显著效果,说明前期对医师出诊不准时的分析存在缺陷。再次对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迟到频繁的科室进行重点研究。经过半年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依据专科管理特色的个性化出诊时间管理体系,针对不同专科的患者到达特点、医师早交班、查房的特点,将专科出诊时间个性化定制,调整门诊排班系统,结合诊疗特点形成符合患者需求的分时段就诊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立,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改善,大大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3.2 PDCA循环在提升门诊医师出诊准时率的实践启示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可应用于医院各项管理之中。《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制定、条款设置和贯彻实施,始终遵循着PDCA循环的管理学原理。PDCA循环有利于引导医院逐步开展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营造人人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氛围。医院运行PDCA循环后,医师出诊准时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医疗服务工作水平和服务工作质量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7]。该研究中,将PDCA循环应用于门诊医师的出诊管理中,通过过程中计划、检查、执行、处理各个环节的有效执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实践,门诊将不断借助PDCA循环原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