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
2018-09-13胡慧
胡 慧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对于老年人群而言,手术是一类非常明显的应激源,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差,一般在面对手术时容易出现明显的负面心理,以焦虑、抑郁比较常见[1]。这些负面情绪如果持续存在,不仅会对手术的进行顺利性差形成影响,还会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2]。为了保证老年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做好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具体分析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收集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0月之间。依据手术时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有23例男以及17例女,年龄平均(76.28±10.36)岁;对照组有24例男以及16例女,年龄平均(77.59±10.14)岁。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具体要求做好手术准备、做好手术中各项操作配合、做好术后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观察组在患者手术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 术前优质护理
在患者入院出与患者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初步评估患者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况,分析患者心理状况中现存的或者潜在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干预。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提升应对手术的信心。
1.2.2 术中优质护理
护理人员要保证对手术流程足够熟悉,了解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以及紧急处理方法。巡回护士要做好体位护理,协助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开通静脉通路。器械护士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类器械,检查好器械是否处于良好待机状态。手术期间对于局麻患者可以多通过语言与患者交流,不断给患者疏导,提升患者的安全感。另外要对患者体征各项指标结果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处理异常表现。
1.2.3 术后优质护理
术后保持7小时的去枕平卧,等到麻醉效果消除后转为半卧位。做好呼吸道管理,对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对切口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做好切口清洁护理,避免出现切口感染。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在手术开始前(护理前)、手术结束后(护理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一次焦虑、抑郁评分,分别利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HAMA总分≥29分,严重焦虑;21-28分,明显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0-7分,没有焦虑。HAMD<8分正常,8-20分可能有抑郁,21-35分肯定抑郁,>35分严重抑郁。
1.4 统计方法
SPSS22.0对获取数据开展分析,(±s)表示焦虑抑郁评分,t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评分结果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与护理前比较组内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价结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价结果比较(±s,分)
分组 例数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13.26±2.27 7.01±1.14 30.62±3.38 10.08±1.17对照组 40 13.52±2.54 10.89±2.30 30.29±4.03 17.45±2.41
3 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一般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本身身体状况差,因此在知道自己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后会有明显焦虑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累赘。所以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做好患者心理干预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实施中注重患者术前患者心理优质护理,针对患者实际的身心状况进行宣教指导,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支持以及情感支持[3]。在手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都做好医生的相应配合,保证手术前的准备迅速完成,手术能够顺利开展。同时术中注重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能够保证术中异常情况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术后做好患者体征监测以及切口护理,及时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持续清洁干燥,能够明显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结果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更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用于老年手术病人护理中对于不良心理状况的缓解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