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陕西精神纪录片《李鼎铭先生》在西安电视台播出
2018-09-13陈子平
文/陈子平
由陕西省档案局出品,西安万紫千红影视公司摄制,著名导演何志铭执导的纪录片《李鼎铭先生》,7月16日起在西安电视台一套重磅播出,随后在西安电视台多个频道反复重播。
李鼎铭先生是共和国成立有突出贡献的双百候选人物,是陕西精神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党外民主人士的典范,是毛泽东的朋友,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47年去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送了挽词,林伯渠、习仲勋主持召开了追悼大会。
五集档案人物纪录片《李鼎铭先生》是一部以陕北重要历史人物为表现主题的电视纪录片,它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以一百五十分钟的长度,用讲故事的手法,描写了先生一生兴办小学、写蒙古史、开办医馆,到边区实行“三三制”选举,提出“精兵简政”等系列故事入手,全面展现了抗战时期著名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如何从一名清朝科举秀才转变为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光辉动人事迹,及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陕西人物。
第一集 再现了李鼎铭少时博闻强记,品学皆优,21岁时,成为陕北一代名医,1917年他任榆林中学老师,撰写了《蒙古史讲义》,是我国一部很早写成的民族史,洋溢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伟大情操。他一心振兴中华,以教育救国为目的,在陕北大山深处办教育,兴学育人。
第二集 再现了李鼎铭热心教育,以商助教,筹措修桥,做了榆林道尹参议,为民请命,他坚持正义,反对戏霸横行乡里,米东村民献大匾一块:“造福桑梓”。
第三集 再现了李鼎铭办起了常春医馆,“穷人看病,富人掏钱”,就是富人就医时高价看病,多出的钱,补偿给穷人看病时买药。米脂群众送匾:“济世神医”。他抗议国民党86师屠杀革命群众,主张和平肃反,机智地释放七名被捕的群众。看到抗战的希望,他开始倾向革命,支持共产党。
第四集 再现了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李鼎铭先生被选为米脂县的参议长,边区参议员。他目睹边区政府和八路军危难,建议实行“精兵简政”,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完全赞同,被中共中央定为抗日战争胜利“十大政策”之第二位。1942年春天,李鼎铭副主席把家搬到了延安,将家产献给了政府,毛主席说他是开明绅士。1943年他代表边区政府接受了八路军留守兵团赠匾:“民主典范”。毛泽东把“精兵简政”政策提高到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的高度,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第五集 再现了1947年3月,国民党进犯延安,李鼎铭先生向米脂转移,东渡黄河。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发表,先生表示完全赞同。12月11日,李鼎铭病逝于边区政府所在地。1948年2月25日,由林伯渠、习仲勋主持召开,陕甘宁边区各界召开追悼李副主席大会,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送了挽词和挽联。2009年李鼎铭先生入选百位新中国成立突出贡献英雄候选人。2012年李鼎铭被评选为陕西精神代表人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该片历史资料部分可靠详实,情景再现艺术逼真,音乐优美动听,解说配音浑厚有力,是电视人物传记纪录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