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8-09-13王祥会
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逐年递增以及播种方式的单一化,花生中后期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花生大发展一个重要瓶颈。如何保持花生稳产、高产,后期的病虫害管理成为生产的关键。
一、花生后期病虫害类型
(一)花生病害
1.茎腐病: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引起根基组织腐烂。当潮湿环境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即黑色小突起),病部表皮易剥落,纤维组织外露。当环境干燥时,病部表皮凹陷,紧贴茎上,成株期感病后,约10~30天全株枯死,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贴地面,有时也出现主茎和侧枝分期枯死现象。
2.根腐病:本病发病部位主要在根部及维管束,使病株根变褐腐烂,维管束变褐,主根皱缩干腐,形似老鼠尾状,患部表面有黄白色至淡红色霉层。
3.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引起严重落叶。
4.白绢病:花生白绢病多在成株期发生,主要危害茎基部、果柄、果荚及根,茎基病斑初期暗褐色,波纹状,逐渐凹陷,变色软腐,上被白色绢丝状菌丝层,直至植株中下部茎杆均被覆盖,最后茎杆组织呈纤维状,易折断拔起。天气潮湿时,菌丝层会扩展到病株周围土壤,形成暗褐色、油菜籽状菌核。
(二)花生虫害
1.蚧螬:蚧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主要为害农作物的种类有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大黑、毛黄、黑绒金龟等。其中暗黑、铜绿两种发生普遍,且数量最多,危害重,是蛴螬的优势种群。成虫喜食花生、大豆叶及杨、柳、榆、槐等树叶,昼伏夜出。
2.棉铃虫:该虫是花生上重要的害虫之一,隶属鳞翅目,夜蛾科。3龄前的幼虫食量较少,较集中,随着幼虫生长而逐渐分散,进入4龄食量大增,可食光叶片,只剩叶柄。幼虫3龄前为防治适期。
3.甜菜夜蛾: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幼虫可成群迁移,稍受震扰吐丝落地,有假死性。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一年发生6~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
二、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
1.茎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托布津加50%多菌灵粉剂喷雾。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后各喷一次,或者发病初期喷1~2次,用30%噁霉灵800~1000倍液喷雾或淋根。可兼治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等。
2.叶斑病:注意观察花生的茎叶,当发现叶片上有失去绿色的叶斑出现时,要叶面喷洒3000~4000倍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水溶液,或800倍30%噻森铜水溶液,或3000~4000倍43%戊唑醇水溶液进行防治。
3.白绢病:当茎基部出现褐色腐烂,并附着白色绢丝状物时,则是感染了白绢病,则要及时用1500倍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水溶液,或15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水溶液,等喷洒茎基部和淋灌根部进行防治。
花生中后期出现的病害大多是真菌性病害,一次施药可达兼治的效果。对于同时出现的病害,不要多种药剂同时混用,以免出现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喷药时,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均匀喷湿所有的茎叶,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二)虫害防治
1.蛴螬的防治:采用防治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播种期防治与生长期相结合,人工捕捉成虫与农药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把蛴螬消灭在危害之前,用3%甲基异柳磷或3%壮苗地虫灵颗粒剂,每667平方米4~5千克,拌细土40~50千克,顺垄或围棵撒施,结合锄地,埋入土中,药剂越接近根部效果越好。每667平方米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200~25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300~350毫升,对水200~250升,浇到有蛴螬为害的花生周围,这也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2.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措施有较多像是之处,发现有虫危害时,叶面喷洒1000倍1.14%甲维盐水溶液,或1500倍5%阿维菌素水溶液,或1000倍5%氯虫苯甲酰胺水溶液,或1500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溶液进行防治。
花生后期害虫的防治要结合害虫成虫的趋光性,利用杀虫灯、性诱等措施,适当配合化学防治,方能达到事半功倍防治效果。幼虫的防治时要“防早防小”,龄期越小,越容易控制。同时喷药时一定要注意施药均匀,让整个植株均匀着药,不得漏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