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机制更完善 就医看病更方便
——贵州省公布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8-09-13徐元芳

当代贵州 2018年32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贵州省远程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徐元芳

贵州省卫计委公布《进一步改善贵州省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贵州省卫计委近期公布《进一步改善贵州省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从医院工作制度、创新医疗服务两方面对2018-2020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

方案要求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预约诊疗、远程医疗一个都不能少

在预约诊疗方面,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三级医院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内。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完善住院床位、日间手术预约服务。

对于远程医疗,实现全省所有医联体远程医疗全覆盖。由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综合评估机制。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和透明度。有条件的医联体内可以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大力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未来三年,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同时大力推进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专业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通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

多学科诊疗、创新急诊急救服务质量大提升

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进一步改善贵州省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点从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逐步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中医医疗机构要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并根据中医诊疗特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各市(州)和县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对危急重病执行首诊负责制,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规范医联体建设,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鼓励三级医院通过建立医联体、医疗集团、托管等形式,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纵向联合体和责任共同体。建立完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推动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远程监护、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急慢分治。医院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条件下,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特色,在部分科室选择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中小型择期手术。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提高床位周转率,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实现地级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

《进一步改善贵州省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图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医疗专家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教学。(贵州省卫计委供图)

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实现二级以上医院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鼓励中医医院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

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卫生计生崇高职业精神,医疗机构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为主体,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相衔接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

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机构不断改善设施环境,优化诊室布局,设置醒目标识,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座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贵州省远程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远程求助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将有行业信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