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58例
2018-09-12付明
付明
【摘要】目的 探讨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内耳眩晕症116例,其中58例接受清眩饮治疗为治疗组,另外58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5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后,治愈35例,1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1%。仅有1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2%。对照组5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后,治愈26例,20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9.3%。仅有2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17%。结论 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清眩饮;内耳眩晕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1
内耳眩晕症是一类高发于高龄女性患者的内耳道疾病。内因和外因均会诱发内耳眩晕症,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自身过敏,遗传因素等。外因外部损伤,各种感染因素和梅素等[1]。目前针对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有难以根治和治疗适应范围狭小等局限,较难广泛推广使用,严重阻碍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治疗[2]。内耳眩晕症属于中医眩晕症状,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由于平衡器官及其联系通路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一种异常的旋转运动感,并通常伴有平衡功能的丧失。中医对眩晕的发生病因认识较统一,本文基于眩晕的病因,采用多种中药联合使用的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6例内耳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0~64岁,平均年龄为(44.5±4.39)岁,男女比例为38:42,病程为(6.0±2.9)d,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5.2±3.5)岁,男女比例为43:37,病程为(6.2±3.1)d,两组患者和年龄、男女例数比例、年龄范围、平均年龄和病程经生物统计分析显示,可以用于本项目的研究。
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前一周内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
排除标准:排除具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对特定的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1.2 方法
清眩饮汤配方主要成分和剂量:葛根30 g,生地15 g,山药15 g,山萸15 g,枸杞15 g,茯苓15 g,白芍12 g,丹皮10 g,膝患15 g,患者按照表1配方进行水煎服,每天一次,服药期间易怒者患者添加石决明和钩藤;胸闷患者可添加半夏和竹茹;头痛患者可添加川芎和菊花;肝阳上亢者加钩藤、代赭石;大便干结患者可分别添加大黄和芒硝;脾虚湿困、清阳不升者加黄芪、升麻和柴胡;
1.3 临床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对内耳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对内耳眩晕症患者做出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治愈:患者眩晕和耳鸣不良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患者不适症状的得到缓解;
无效:患者不适症状未得到缓解并且出现消化不良,瞌睡等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治疗组有仅1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不良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58(1.72%)。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3/58(5.17%)。
3 讨 论
中医认为“风、火、痰 、虚和瘀”均会引起眩晕,“虚补实泄和调整阴阳”是眩晕的治疗原则。葛根、生地、山药、山萸、枸杞、茯苓、白芍、丹皮和牛膝等具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清肝泻火、清利湿热、燥湿祛痰、健脾合胃、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滋养肝肾、养阴填精、祛瘀生新、通窍活络等功效[3]。曹银洲[3]分析了86例内耳眩晕症患者的清眩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患者接受自拟清眩汤治疗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与曹等研究结果一致,本文治疗组58例患者采用中医疗法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患者,诸药合用 ,填精益髓。对虚证之眩晕,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有效率为93.1%,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2%,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世希,陈虹年.涤痰定眩汤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3):90-91.
[2] 付振书.自拟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5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1995(3):137-137.
[3] 曹银洲.清眩汤治疗内耳眩晕症44例[J].河南中医,2013,33(11):1969-1970.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