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9-12沈尚忠
沈尚忠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55例;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参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集束化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模式护理后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集束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留置时间(23.7±10.8)明显短于参考组;CRBSI发生率3.6%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4.5%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并能够有效更好的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此,临床上应当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集束化护理;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2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临床上用来治疗肾衰竭的重要方法,也是重要的肾脏代替措施。所谓血液透析,就是将患者的血液引至体外,经过血液透析器中的透析液与血液发生交换,对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予以清除和净化,并维持血液中酸碱、电解质平衡,再将血液向患者体内输入[1]。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是较为常見的并发症,不仅会对透析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形成较大威胁。所以,对血液透析患者必须采取全面科学的护理,尽量延长导管时间,控制感染风险,保障透析安全[2]。近年来,我院在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使用了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并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现针对此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由于肾功能严重时衰退,必须实施替代治疗的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考组,各55例。其中,参考组男41例,女14例,年龄22~70岁,平均(49.8±4.2)岁;其中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分别有30例和25例,就置管部位来看,29例患者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26例患者为右侧股静脉置管;参考组男40例,女15例,年龄24~69岁,平均(50.7±4.5)岁,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分别有32例和23例,就置管部位来看,30例患者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25例患者为右侧股静脉置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以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参考组患者,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执行,且确保穿刺作业标准对实施消毒处理。
在此基础上以集束化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患者,具体内容如下:
(1)手部卫生管理:在对患者实施血液导管留置前,务必严格确保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必须要求依据手部卫生程序完成洗手。并且将洗手管理,纳入护理人员考核内容,定期对手部卫生管理展开抽查和评价,提升护理人员的依从性。
(2)坚持无菌原则: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无菌操作标准,做好无菌护理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穿刺部位护理:在实施穿刺时候,对穿刺部位做科学分析,并选择最合理的部位。通常情况下,以右测颈内静脉为第一选择,尽量不要选取股静脉,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4)感染检测: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状况做好检测。通过每天对患者体温的测量,视诊、触诊等方式,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一样,特别是有没有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等问题以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迹象;另外,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对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实施检测。使用涤纶导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定期为其实施消毒换药,并及时为患者提供抗菌药物。
(5)敷料护理:血液透析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敷料,并且及时为患者更换敷料,以纱布覆盖插管部位。
(6)导管护理:导管置入以后应给与其有效的消毒处理,首先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中的残余血液,完成消毒以后,以肝素盐水注入并以无菌肝素帽将其密封,最后使用无菌纱布和胶布包裹和固定。
(7)健康宣导: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强化对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特别要叮嘱患者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引导并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另外,要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感染防范意识,以及预防和处理感染的相关技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两组患者的留置时间、CRBSI发生状况;感染判定以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此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研究型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 果
2.1 留置时间与CRBSI发生状况
接受集束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留置时间(23.7±10.8),参考组为33.8±13.8,可见研究组要明显短于参考组;研究组中CRBSI的发生率为3.6%参考组中为16.4%,对比可见研究组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在各55例患者的两组中,分别有3例研究组患者与16例参考组患者对护理不满意,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4.5%(52/55),参考组中为70.9%(39/55),分析可见研究组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血液透析对于肾功能障碍患者来说,是最常用的替代疗法,对于患者的维持身体机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完成血液透析以后,血液中的废物、水分能够得到有效清除,从而保持血液酸碱平衡,防治发生中毒[3]。通常在血液透析过程,为了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使用静脉置管的方式。然而,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对患者的治疗和健康有严重影响。当前的研究表明,导致CRBSI的原因包括消毒措施效果不佳、环境卫生状况不良、穿刺部位不合理、导管管理效果不良、敷料管理不佳等等。集束化管理,实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全面的护理模式[4]。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对可能引发CRBSI的诸多因素,给与有效的针对性护理,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感染的发生率,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集束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留置时间(23.7±10.8)明显短于参考组;CRBSI发生率3.6%显著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4.5%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血液透析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并能够有效更好的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此,临床上应当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5-667.
[2] 夏 钒,姚 珺,谌绍林,等.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5,13(29):2912-2913.
[3] 江培兰,蔡照红,吴 兰.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 1805-1807.
[4] 田华兰,黄 莉,罗小娟,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血流感染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30(11):408.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