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9-12刘合国
刘合国
【摘要】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为23.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临床效果理想。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鈣;肾病综合征;下肢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9..01
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有较高的机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如果没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可能由此引发肢体坏死等严重情况。研究表明,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手段,能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发展,对避免患者出现肢体坏死等症状,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进而保护患者的安全[1]。基于此,本文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4例,研究了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纳入患者42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44~75岁,平均年龄为(61.3±4.4)岁;观察组中纳入患者42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6~76岁,平均年龄为(61.5±4.7)岁。纳入标准:均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合并其它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使用泼尼松口服,每日
50 mg,每日1次;使用双嘧达莫口服,每日50 mg,每日3次;使用洛汀新口服,每日10 mg,每日1次。泼尼松口服,每日50 mg,每日1次;使用双嘧达莫口服,每日
50 mg,每日3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取5000 U,在脐周皮下注射,每12 h用药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为23.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而主要原因在于血液浓缩,高脂血症的出现,造成机体血液黏稠度不断提高,从尿液当中排出了大量的蛋白质。机体在此影响下,出现抗凝、凝血等现象,纤溶系统平衡失调,进而引发疾病。此类疾病的发生,将造成血小板功能亢进,引发血液高凝状态,同时增加了发生栓塞、血栓的可能。而下肢静脉血栓,则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当中,一种非常经典的抗凝疗法就是使用肝素治疗,而在实际治疗中,普通肝素可能会发生血小板降低、出血等不良反应,因而目前临床上主要对低分子肝素钙使用[3]。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更低的血浆蛋白亲和力,不容易降低血小板水平,不良反应较少,抑制凝血酶效应相对较低,对凝血酶的抵抗作用较弱,在治疗当中不容易发生出血等症状,安全性较高。同时,治疗期间无需进行凝血监测,在静脉血栓治疗中,是首选的药物。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为23.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肾病综合征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使
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治疗,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机率,临床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李文龙,李阳阳,张海龙,等.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2):339-342.
[2] 尹向辉,张庆恩,张雪松,等.复方当归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485-3487.
[3] 黄永栋,蒋卫平,赵 辉,等.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2):134-137.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