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戏剧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实践的探索
2018-09-12徐瑜萍
徐瑜萍
摘 要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被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阵营,开始摸索将闽南文化引进孩子的课堂,作为园本课程加以建设,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以闽南戏剧作为切入点,以教育戏剧为手段,积极探索闽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积极探索闽南戏剧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闽南戏剧 幼儿园 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70
Abstract In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elevated to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Kindergarten, as an important camp for basic education, began to explore the introduction of southern Fujian culture into its childrens classrooms as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ome kindergartens also started to use Southern Fujian drama as an entry point, and used educational theatre as a means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culture of southern Fujian.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drama education in South China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infants.
Keywords southern Fujian drama;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eaching
教育戲剧,指的是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包括情景、场景、情节、角色扮演等),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它并不是为了表演,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教育戏剧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其运用主要为创造性戏剧活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007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正式批准设立,包括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三地。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阵营,幼儿园也开始摸索着将闽南文化引进幼儿的课堂,作为园本课程加以建设,同时,有一些幼儿园也试着将闽南戏剧作为切入点,以教育戏剧为手段,积极探索闽南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究闽南戏剧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从笔者收集的资料以及走访调查的情况上看,目前,厦门、泉州有少数的幼儿园已经在深入进行闽南戏剧教育的活动,漳州地区的幼儿园还没有开展此项活动。而且,在幼儿园现用的教材中,并没有涉略任何包括闽南戏剧等民间艺术在内的闽南传统文化活动的内容,当然,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是寥寥无几。
因此,我们的研究只能从少数现有开展闽南戏剧教育活动的幼儿园来展开。
1 实施目标与内容
闽南戏剧的内容浩瀚广阔、包罗万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但其适合尚处于童稚阶段的幼儿吗?据了解,除闽南童谣之外,几乎所有闽南民间艺术活动均是围绕成人生活而展开,虽然它们是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其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不太适合学前阶段的孩子来学习。因此,在现有幼儿园开设的闽南戏剧课程中,教师是如何制定孩子的活动目标呢?且根据目标,教师又是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呢?
通过走访以及收集的资料来看,目前,幼儿园在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戏剧在内)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着以下的目标来进行。
总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和学习优秀的闽南传统文化和艺术,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闽南本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一代既根植于本民族文化,又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文化新人。
层次目标:
(1)引发幼儿对闽南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接受);
(2)引导幼儿对闽南传统艺术文化活动产生探索的欲望(反应);
(3)让幼儿形成热爱闽南本土文化和闽南传统艺术的深厚情感,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品质(情感);
(4)让幼儿学会评价包括闽南戏剧在内的闽南传统文化,挖掘其创新意识和能力(评价和创造)。
这四个层次目标的确立,不仅使得教师在利用环境资源上有了更开阔的视野,也为其设计活动方案、选择活动的实施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紧紧围绕上述目标,幼儿教师们积极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以及录像视频等,并从中筛选出与比较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与幼儿相宜的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整合性教育。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类(见表1)。
这些内容,不仅让幼儿欣赏了闽南民间艺术的技艺,感受了闽南文学的韵律,感知了闽南民间艺术的美,而且还让幼儿学习了先人的智慧和生活经验,深入地了解闽南本土传统文化的底蕴。
2 实施途径与特点
前文有提到,“在现有的幼儿园教材中,关于闽南戏剧等民间艺术在内的传统文化活动内容是没有的”,那么幼儿园是以何课程形式来组织实施闽南戏剧教育课程的?
2.1 课程的实施途径
据了解,以闽南戏剧为切入点,教育的内容涉及语言、乐器工艺、表演三大方面。在幼儿园中,这些教育内容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特别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辅之以“特色区学习”的模式来展开。
表演、角色、结构这三大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将闽南戏剧与幼儿的这“三大游戏”有机结合,不仅能丰富游戏活动的内涵,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闽南戏剧的教育功能,还能深入地挖掘闽南本土文化的特色。例如,厦门西林幼儿园,孩子们每周都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要学演闽南戏剧。所学的戏剧,既有传统曲目,也有经过改编、重新排演的剧目。例如其大班孩子表演的《老鼠嫁女》,就是一出为适应孩子年龄特点而重新编排的歌仔戏。通过活动,幼儿不仅能够体验角色表演带来的乐趣,而且,在剧中加入的“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以及“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等《弟子规》的内容,也渗透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充实了幼儿戏剧教育的内容。
除此之外,一些条件较好的幼儿园还设立了专门的特色区角,在环境创设上可谓是下足了一番功夫。其模拟设置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生活场景,将幼儿需要了解的文化元素及需要学习的技能蕴含于所创设的情境中,以此来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贴近幼儿的认知、思维特点,以适应幼儿的学习方式。例如,厦门市第九幼儿园,专门成立了囡囝小戏团,在操场上搭起小戏台,每逢六一、期末,孩子们总要在这里演上一段,尽情体验表演带来的乐趣。
2.2 特点
2.2.1 注重环境创设,将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有机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進幼儿的发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的幼儿教育实际上就是环境教育,其兼具了教育与审美两大功能。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适宜的环境创设,就像一个真实的微现场,不但美化了“活动室”,使其变得不普通,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舞台”,让其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艺术的精与美。因此,创设多维的民间艺术环境,对幼儿感知、体验艺术美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将闽南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生活环境,努力创设集教育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又兼具探索性与开放性的物质空间,可以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到浓郁的闽南文化艺术气息。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十分重视这一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幼儿园大环境,还是班级小环境,教师们都努力营造出浓厚的闽南本土文化氛围。幼儿教师们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戏剧艺术作品的照片、图片、实物等,利用楼梯、走廊、墙面等空间,布置一个个气息浓郁的民俗环境,为幼儿的自主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闽南戏剧教育氛围。还有特色区的布置,也充分发挥了环境作为“隐形课程”的教育功能。例如,泉州市机关幼儿园的“闽南说唱馆”,馆内不乏洞箫、拍子、二胡、响盏等传统的闽南乐器,幼儿不仅可以在这里自由地欣赏、创作,也可以在这里自由地表演,甚至游戏;他们不仅可以演奏和体验各种闽南传统乐器、试穿各种精美的戏曲服饰,也可以与小木偶一同舞蹈,享受表演带来的无限乐趣。在这里,“宝宝骑竹马”“老鼠仔”等一首首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被孩子们演绎得惟妙惟肖、风趣幽默。
由此可见,整体丰富又不乏趣味化的环境,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氛围,使幼儿仿佛置身于闽南民间艺术的殿堂之中,最终实现了幼儿成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的。
2.2.2 建构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毋庸置疑,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家”“园”携手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许多幼儿园不仅利用课外时间,让家长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幼儿观看表演,有的甚至还邀请家长进园,和孩子们一同表演。家长们的参与,不仅为幼儿提供形象直观的示范,充实了幼儿的经验,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参加表演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社区,也为幼儿提供了多维的人文环境,其蕴藏了大量的民间文化教育资源,对幼儿成长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建立园外教育基地,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渠道。与一些相关单位,如闽南文化研究会、歌仔戏剧团、高甲戏剧团等建立联系,与优秀的民间艺术家、艺人面对面交流,可以让幼儿了解本土丰厚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文化特质、人文景观。新纲要颁布以后,幼儿园教师拓宽了新思路,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实施途径的方式方法更趋于多元。通过“请进园”“走出园”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大背景、大舞台,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例如,厦门第九幼儿园,为了激起幼儿学习闽南戏曲文化的兴趣,特地邀请厦门市歌仔戏剧团、高甲戏剧团,不定期地到幼儿园进行表演,而且,在一些传统佳节里,还邀请社区和幼儿园一起开展闽南民间民俗活动,让孩子在真实的节日情境中,感受浓烈的闽南节日氛围,深切地体会到闽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2.2.3 注重可操作性、游戏性,将欣赏与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强调:“亲知”是获得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和“说知”都必须立根于“亲知”方能产生效力。也就是说,只有自己亲身体验、经历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学问。陈鹤琴先生认为:“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要让孩子自己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好奇、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独有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思想,许多幼儿园都在环境布置中设置了各种民间艺术特色区。在这些特色区中,不单有民间艺术手工制品的展示,还提供给幼儿学习操作的材料,并附上相应的流程图。而且,材料也都是经过教师加工过,难度适中的,以更符合幼儿学习发展的能力。甚至,有的幼儿园还不定期请来优秀的民间艺人,手把手教授幼儿。例如,幼儿可以自己制作小人偶、自己画脸谱、自己制作简单的乐器等等。这样一来,那些原本仅限于欣赏的戏剧艺术课程就兼具可操作性的功能,观赏与实践融为一体,既促进了幼儿对闽南戏剧艺术的深刻感知,又保证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3 反思
3.1 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喜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应顺应幼儿这一明显的特征,适机地将戏剧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方式,将闽南戏剧各种文化知识技能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融为一体,将孩子们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其在游戏中加深对闽南文化艺术的理解,使孩子們从中获得教育。
3.2 注重学科的整合,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这种理念的本质,不但要求教师要注重将闽南戏剧这一特色教育活动与五大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与联系,更要赋予幼儿丰富又不失独到的眼光,从艺术、科学、人文多角度地来感知闽南民间艺术文化这一瑰宝。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拓展幼儿文化艺术教育的空间,还赋予了闽南戏剧活动以新的生命力。
3.3 注重幼儿情感的体验
传统的教育注重教师的讲解,往往追求孩子的“成品”呈现,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孩子机械地、被动的模仿,当然更谈不上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我们应重新定位我们的活动目标,不仅在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真”、“善”、“美”?是否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不单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让幼儿融入角色情节中,更要帮助幼儿体验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幼儿获得成功带来的快乐。
3.4 注重对幼儿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免使幼儿在被动地服从和模仿中,丧失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化”、幼儿“学习”的意识太强,因此,幼儿的个人表现并不鼓励。现今,新的课程观认为幼儿的学习应是一种文化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因此,教师除了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尝试多种途径,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及创新。
4 结语
幼儿教育是“根的教育”。构建闽南戏剧教育课程,实质上就是在构建符合闽南地区幼儿园实际、突出其特色的园本课程体系。它的价值内涵就在于它不仅遵循了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能从闽南这一特定的区域实际出发,选择与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活动内容,并运用戏剧元素及戏剧教育的方法手段,对幼儿实施本土文化的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了幼儿园、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世明.刘玉云.蔡美智.施芸.闽南儿童戏剧与国学经典教育整合探析.当代幼教,2015(7):12-14.
[2] 葛晓英.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11(9):69-71.
[3] 晓文.尝试幼儿本土文化教育新路——厦门市第九幼儿园将闽南文化引入幼儿教育,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厦门日报,2010-09-10(010).
[4] 彭怡玢.浅谈闽南特色的儿童创作性戏剧教育课程.当代幼教,2014(4):12-14.
[5] 陈世明.在儿童戏剧教育中传承与发扬闽南戏剧文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84-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