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

2018-09-12曼古努尔玉山·帕丽达阿布都克力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卒中临床特点癫痫

曼古努尔 玉山·帕丽达 阿布都克力木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后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早发癫痫及晚发癫痫,分别为25例与35例。对两组患者癫痫发作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药物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与分析。结果 早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13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2例;晚发癫痫组分别为9例与26例。且早发癫痫组治疗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晚发癫痫组患者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密切观察,警惕痫性的发作及反复发作,对于再次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AEDs的长期规律治疗,避免诱因。

【关键词】卒中;癫痫;临床特点;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4..02

癫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是导致癫痫发病的常见病因,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该病因占11%~16%左右[1]。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改变使得癫痫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卒中后癫痫发作及预后关系、治疗药物类型与效果等问题尚不明确,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后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早发癫痫(25例)及晚发癫痫(35例),对两组患者癫痫发作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药物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与分析。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后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早发癫痫(脑卒中后≤2w发作)及晚发癫痫(脑卒中后>2w发作),分别为25例与35例。早发癫痫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4.76±11.07)岁。晚发癫痫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5.03±10.6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及卒中;②均符合卒中后癫痫的诊断标准,且首次脑卒中后即可或住院、出院期间出现的痫性发作;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癫痫发作情况以及抗癫痫治疗情况等,并对早发癫痫及晚发癫痫患者发作特点等临床指标进行分析[2]。

1.3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 结 果

2.1 癫痫发作情况分析

早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13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2例;晚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9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早發癫痫组经治疗后23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2.0%(23/25);疗程≥6 m后临床发作11例(47.8%),无发作14例(56.0%)。晚发癫痫组患者经治疗后21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60.0%(21/35);疗程≥6m后临床发作29例(82.9%),无发作6例(17.1%)。早发癫痫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发癫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20例未发作患者平均时间为(6.13±3.39)m,用药治疗情况如下:单药治疗19例(95.0%)、丙戊酸钠10例(50.0%)、左乙拉西坦9例(45.0%)、奥卡西平1例(5.0%)、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1例(5.0%)、联合治疗1例(5.0%)。单药治疗占95.0%,表明卒中后癫痫采取单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3 疾病再发作诱因分析

30例患者在经药物疗程≥6m后仍有30例再发作,其中包括9例(30.0%)无诱因,21例有诱因(70.0%)。经分析,主要诱因为感染伴发热9例,占30.0%;其次为服药不规律5例(16.7%)、不良生活习惯4例(13.3%)及情绪3例(10.0%)。

3 讨 论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在于患者脑部血管受到损害或血液流通出现障碍,从而对其脑组织正常功能造成影响。癫痫是脑卒中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卒中后癫痫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以及程度具有相关性[3]。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卒中后癫痫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研究学者认为早期癫痫发作原因在于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其钠泵以及钙泵衰竭,造成患者细胞内堆积Ca+、Na+,同时大量地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从而降低局部细胞膜稳定性而过度去极化,最终导致痫性放电的发生[4]。对于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述症状会得到显著改善,但仍会发作癫痫,这表明晚期癫痫发作与早期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晚发性癫痫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脑组织出现坏死及软化,并且被异常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所替代,从而形成中风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者的神经元而引起异常放电。本次研究中,早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13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2例;晚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9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早发性癫痫患者主要为部分性发作,而晚发性癫痫则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同时本次研究表明早发癫痫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2.0%,晚发癫痫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这提示与晚发癫痫胶质细胞存在的异常增生具有相关性[5]。

本研究95.0%患者采取单种抗癫痫药后便可达到临床无发作,但剩下一部分患者因接受AEDs治疗后其观察期不长,因而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因此,这就要求临床治疗过程中在选择药物时除了考虑到抗癫痫药物的常规选药特点与AEDs药物动力学等外,还需要考虑到如AEDs与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等相关联问题[6]。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密切观察,警惕痫性的发作及反复发作,对于再次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AEDs的长期规律治疗,避免诱因。

参考文献

[1] 吴韶蕊,毓 青,姚晓娟,等.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32(11):1016-1020.

[2] 李凤鑫.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9):13557.

[3] 刘翠红,肖元媛,林海涛,等.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类型、病变部位、预后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128-129.

[4] 张玲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癫痫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39-42.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卒中临床特点癫痫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我们如何远离“卒中”?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