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畸形的爱,越多越是伤害
2018-09-12争青
争青
【一句话推荐】
这本书值得大家一读,它会触发思考,让我们对爱的定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导语】
书中讲述了一五口之家的故事。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虽共围一张餐桌吃饭,但却各怀心事,各自收藏秘密以保证这个家像奔腾不息的河流般,一路畅通无阻,但实际上,他们走得磕磕绊绊。二女儿莉迪亚之死,宛若暴风雨袭来,先前的暗流涌动频频发力。
以花季少女失踪为开篇,我以为该小说又是一部层层递进的、找线索破案的推理小说。然而,作者没有过多地纠缠于花季少女是否死于他杀,而是把笔锋转向她为什么会死。在莉迪亚还未离世之前,爱在这个家如同哑巴,躲在自己心里,难以真正抵达所爱之人的内心深处;她死后,爱逐渐学会了开口说话,让在世之人反省“爱到底是什么”,或“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的”,我们要用言语和行动珍惜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谈作者】
伍绮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无声告白》是她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细腻感人,起承转合恰到好处。在这之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
每个作家的处女作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实际生活中的影子,该小说的情节和伍绮诗的自身经历存在些许重合,加上沉稳内敛的叙事风格,让读者读完这本书之后,迫不及待期盼她的下一本书。
【媒体评】
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但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纽约时报书评》
爆发力惊人的处女作,笔触闪烁着散文的美感与精准,观察与洞见则像社会学家一样深刻。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
——《赫芬顿邮报》
情节展开极为机智,处处撩动你的情绪……伍绮诗用扣人心弦、精彩得让人拍手叫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严肃主题。这样严肃的主题竟然可以被剖析得如此透彻,而且故事的节奏,竟然还可以越来越快,越来越惊心动魄。最后的真相大白,好像有阳光铺满房间。
——《奥普拉杂志》
【说标题】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为《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通俗直白地可译为《那些我未曾告诉你的事》。书中,五个人都有不少想告诉对方却迟迟未能说出口的事情。
莉迪亚想告诉父母,她对枯燥无聊的物理、化学压根就没兴趣,之所以对它们表现出假意顺从的表面热情,是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此外,她在学校一贯形单影只,根本没什么玩伴,平时在家和所谓的朋友通电话,都是对着拨号忙音空谈,而临死前打给身在哈佛的内斯,是想倾诉她青春期无处安放的多愁善感;作为家中年纪最小的汉娜,想让父母、哥哥、姐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她渴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她想在家庭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不是“走開,自己一边玩去”的“角落人”;内斯盼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当莉迪亚被高期待、严要求压得喘不过气向他倾诉时,他带着一丝艳羡的语气安慰道,太多的爱总比太少的爱好;而父母想告诉孩子,自己这般用心良苦,是为了不让他们重蹈自己的覆辙;甚至就连父母之间,都有着志不同道不合的隔阂……
阅读关键词
@父亲:拼命融入
父亲詹姆斯读小学时,是该校的第一个东方学生。因此,他想方设法地走进当地人的圈子,想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当他的父亲被学校叫去修窗户、换灯泡、擦地板时,他生怕同学知道,从而瞧不起他;当母亲亲手制作叉烧包,要他带去学校当午餐时,他拒绝了,尽管他很喜欢吃。所以,尝尽“异类”滋味的他,要求自己的孩子适应环境,多交些朋友,少受些欺负。他看着大儿子内斯玩游戏时,被小伙伴捉弄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也鼓励压力山大的莉迪亚适当地开展社交活动。
【感悟】在交际中,融入别人之前,应该要先认清自己,知道自身长处在哪里,也了解自己的短处,尽可能地扬长避短,让那些优点释放出闪闪发亮的光芒,从而吸引别人前来相识、相处、相知,而不是一味地强行闯入,到头来却让别人心生厌意。毕竟,圈子不同,何必硬融呢?
@母亲:与众不同
母亲玛丽琳一直都有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譬如她会想加入男生的手工课;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她毫不畏惧周围异样的眼光;她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业之中,学习也给予了她相应的回报,使她屡屡脱颖而出。但争强好胜的性格并不总是带给她心仪的礼物,比如她不顾母亲的强烈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詹姆斯,从此母女二人再也没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直到母亲去世,做了很多年全职太太的她,才觉悟到要为自己而活。她瞒着孩子离家出走追寻当年的梦想,最终破灭后,却把成为女医生这一心愿寄托于女儿身上。
【感悟】只要不影响、不伤害别人,自己再怎么与众不同也没有别人什么事。可是,当这份“不一样”走进死胡同,找不到对应的出口时,很可能就会钻牛角尖。“为你好”三个字,是当下不少父母以自己为出发点,把自身众多想法强加给孩子的说辞,然而,这种“为你好”,真的是为孩子好吗?这是值得所有父母深思的问题。
现实社会意义
@原生家庭
教育对一个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而言,是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配合的产物,而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对大多数人的影响通常贯穿终生。如果篇幅再延长些,内斯和汉娜日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和母亲呢?其实,不用假想,从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身上就可以知道答案了,他们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成长,也或多或少会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很庆幸,小说结局像阳光般,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寻觅到了这个家庭的经营模式,携手向幸福快乐的生活迈进;也很遗憾,这是用莉迪亚的死换来的,她无法参与其中。
【短评】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日后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组建幸福家庭。对于上一代的家庭教育,我们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吸收积极的养分,摒弃落后的部分。
@亲子教育
近年来,亲子类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好评如潮的《爸爸去哪儿》更是掀起了一阵讨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多重要”的热潮。此外,在亲子教育方面,许多老生常谈的问题放到家家户户之中,仍旧值得探讨。父母给予的,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吗?该以何种方式来传递爱的正能量呢?我从儿女的角度出发,以成长过程中自身的经历以及对身边人的围观,发现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但表达的方式不匹配,导致爱的释放和接受存在偏差。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历磨难,于是尽可能地让自家孩子少走弯路,殊不知,很多时候,父母就是弯路制造者。
玛丽琳有生之年,還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切都来得及,但她操之过急,拔“二女儿”这根苗助“自己的梦想”,使得一味服从的莉迪亚身心俱疲。
【短评】沟通是爱的一大法宝,倘若靠枷锁捆绑,那还怎么架起沟通交流之桥呢?所以,了解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后,提供相应的建议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是打压他们。
先睹为快
“你的烹饪书,”莉迪亚曾经说,“我给扔了。”玛丽琳当时有些激动,因为她觉得这是一个预兆——她的女儿读懂了她的心,她的女儿永远不会被局限在厨房里,她的女儿想要更多。原来,她骗了她。她翻动着多年没有见过的书页,手指描摹着她母亲画下的铅笔线,摩挲着她晚上在厨房独自哭泣时打湿纸面的痕迹。不知怎的,莉迪亚知道,这本书像一块极其沉重的大石头,对她的母亲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她并没有破坏它,而是把它藏起来,藏了这么多年。她在它上面堆起一排又一排的书,用它们的重量压着它,这样,她母亲就不用再看到它了。
莉迪亚五岁的时候,会趴在水池边观察醋和小苏打中和反应生成的泡沫。莉迪亚从书架上拖下一本厚重的书,说:“再给我讲讲。”莉迪亚轻轻地把听诊器放在母亲的胸口。泪水模糊了玛丽琳的视线。其实,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
玛丽琳眼中的泪水仿佛变成了望远镜,她开始看得更加清楚:撕碎的海报和图片、散乱的书本、倒伏在她脚边的书架,它们代表着她对莉迪亚的每一个期望,莉迪亚并不想要,但是却接受了它们。一阵钝重的寒意逐渐爬满她全身。也许——她呼吸困难地想——也许,最后正是它们把莉迪亚拖到了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