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的辩证性》作文教学实录
2018-09-12夏维波
夏维波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说理性文章的规律。下面请大家阅读一篇以“偶然”为话题的作文,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语言很美,思路很流畅。
师:那它的观点如何?
生:观点很鲜明。
师:还有吗?
生:这篇文章的观点不太正确,因为事情的发生发展不都是偶然的。
生:事情的发生发展应该是必然的,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这是政治课上学到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辩证,说得太绝对。写说理性文章的关键是说理要辩证。那什么是辩证呢?就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看到事物好坏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这样才能保证说理的准确和客观。
在思维的辩证性上,我们可以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关于这篇文章,《古文笔法百篇》中说其主旨是借“记游而影学问”,是对治学之理的阐发。王安石认为治学成功需要靠哪三方面的因素?
生:志、力、物。
师:志、力、物的统一,缺一不可,但侧重哪个方面?
生:志。
師:非常正确。因为三者中“志”最重要,“力”与“物”都是客观条件,只有“志”是主观条件。在客观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主观上有没有志向和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做事和学习也是这个道理。但王安石并没有因为“志”最重要就只谈“志”而忽略其他方面,这就是说理的辩证性。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话题:第一个是“坚持”。有同学拟的题目是“坚持——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决定一切”,大家觉得这些题目怎么样?
生:不辩证,把坚持的作用说得太绝对了。
师:成功的因素除了坚持,还有什么呢?
生:正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
生:还有自身的实力与外物的帮助。
生:还有机遇。
师:好!诸葛亮借东风,得赶上有风的天气。第二个话题是“诚信”。写这个话题应该怎样注意说理的辩证性呢?
生:一方面强调诚信的重要,弘扬诚信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要讲清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诚信,对待坏人坏事就不能讲诚信。
师:你说得很好,讲诚信也要有一定的条件。这一点儒家经典里说得非常清楚,他们一面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同时也谈到了坚持信义的条件——“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有子),否则就会落入庄子“盗亦有道”的怪圈。比如你在不得已的条件下答应一个小偷去做一件坏事,但当危险脱离之后,便可不必去守那个诚信了。第三个话题是“自信”。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如何辩证地看这句话?
生:在经过努力选择和认真判断之后,大胆、执着地追寻自己的目标时,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如果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不一定正确,别人好意劝说,可自己却一意孤行,并以但丁的话为借口,这就是错误的。
师:说得不错。任何真理都是有一定条件的,超过了这个条件就是谬论。这句话是经过马克思的引用才流传起来的,我们来看看马克思是怎样使用它的:“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我从来不让步的是所谓的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资本论序言》)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作为一个伟大的辩证法的实践者,马克思把自信和坚持己见的道理说得辩证、严密而坚决。同学们,当你记住但丁这句格言的时候,也请记住这样一幅漫画:画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闭着眼睛朝前走,而他前面就是悬崖;后面那个人急着高声喊,让他不要向前走,闭眼睛的却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四个话题是“王者的条件”。教室后面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全部的信念+全部的动力=王者的条件。这句话很有激励性,它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勇敢拼搏。但作为我们班的座右铭,大家思考过它的辩证性吗?请你们想一想,有了这两条就能成为王者吗?
生:不能。全部的动力和信念其实是一回事,还要有素质和能力。
生:还要有机遇。
师:希特勒也抓住了机遇——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生:还要遵循正确的人生和社会方向。
生: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和不怕失败的韧性。
师:同学们,说理的辩证性不仅要从立意构思的层面考虑,更主要的还是要落实到推理过程中。辩证性的推理有很多方式,如清晰展现作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过程,或从正反两个方面有所侧重地对观点进行分析,有时也可以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以段首句的方式构筑分论点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面对日益丰富的世界,全家人经常唠叨一个类似的话题。奶奶常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也太多了,都不知道看哪个好,最后她还是一直看她最喜欢的《乡村戏院》;妈妈说,现在的服装样式也太多了,都不知道穿啥好,最后她还是经常穿她那几套职业装;爸爸说,现在的新书也太多了,简直看不过来,一本书很难从头读到尾。儿子说现在好玩的游戏也太多了,一个还没玩够,新的就出来了,于是他就背着妈妈不断猎奇,成了有名的玩家,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
再看一篇据此写的作文——《在繁华中静静走过》(东北师大附中葛月):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思想多元,丰富与繁华是当今世界的特征。
“多”意味着丰富。我们的餐桌上不再只有土豆和白菜,而是摆满了天南地北的风味;我们的衣着不再只有单调的颜色和古老的款式,而是吸纳了中西各民族的特点;我们的生活不再只是单位与家庭枯燥的两点一线,而是有着日益精彩充实的娱乐休闲方式。
“多”意味着发展。几十年前那一缕春风吹绿了这片沃土,我们迎来了勃勃春日,繁华鉴定了东方大国的崛起。持续高速增长的GDP,迅速普及的高科技,霓虹耀眼的大都市……如今的生活,犹如鸣放在天际的礼花,五彩纷呈,光华四溢。
“多”也为我们带来了困惑。电视节目多了,反而不知该看什么;衣服款式多了,反而不知该穿什么;价值取向丰富了,反而不知该追求什么。穿行于繁华之间,我们时常觉得眼花缭乱,仿佛身边遍是缤纷的落英,却不知该采撷哪片。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我们要有心灵的定力。金钱名利的冲击,灯红酒绿的诱惑,我们的内心需要明确什么可以放弃,什么需要坚守。坚守是对善与美的呵护,是对自己理想的捍卫。“梅花自有好颜色,不共桃李待春风”,守住了心灵的底线,我们才会在繁华中保持冷静,才不会在多元中迷失自我。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我们要有执着的追求。虽然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机遇和选择,但时代依旧呼唤“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彼岸只有一个,我们的小船不能在汤汤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的航线,我们的心也不应在繁华和嘈杂中淡却了自己的定位。执着才会有彼岸,追求才会有成功。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我们要有理智和敏锐的目光。20世纪一位老人提出“拿来”,教导我们博采众长,只有积极吸纳新事物才会有发展,新世纪的青年怎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今繁杂的社会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清新的空气中有时也会裹着沙尘,因此需要我们过滤,明辨。盲目追随新事物,只会让我们彷徨,迷失。
在繁华中静静走过,微笑从容,追寻心中的风景。
在繁华中静静走过,挥一挥衣袖,不沾染一粒尘杂。
师: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什么?
生:先从正面肯定“多”的实质和好处,然后从反面谈“多”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师: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说理的辩证性。正反兼顾,有所侧重,并能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下面模仿这篇文章的思路为下面这题列出“段旨句式” 的提纲: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人们都喜欢快,车速要快,网速要快,政府和个人办事的速度也要快。但慢也未尝不是好事,溪水潺潺比山洪暴发要好,庄稼长得比草慢,鸡翅木比速生杨慢,美丽的风景与石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过程。
请以以上材料涵盖的内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后,拟定的“段旨句式”提纲为,快慢有度,恰到好处。1.快是时代的精神。2.先下手为强。在追求速度的时代要抓住快的主动权。3.欲速则不达。快不是盲目追求速度,快不是盲目追求规模。4.慢工出细活。事缓则圆,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快慢的结合点是好。联系当代中国的发展,谈速度和质量的问题。6.大国崛起重在少出错、不出错。)
师:同学们,说理的文章辩证,才能客观公允、令人信服,而辩证性的思维需要依托一些科学的观念和思想。我想,第一是我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比如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等。
第二是中国历代哲人的观点,如荀子的“人定胜天”,老庄的“不为物役”,孔孟的“民本”“仁政”,林则徐的“睁眼看世界”等。
第三是一些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观点,如卢梭、休谟、萨特、海德格尔等人的平等、自由、博爱、人道、人性、人权、反异化等观点。
第四是引领当代中国前进的观点,如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注重效益与公平、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等。
如果同学们对这些思想和观点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运用,那么作文将不再片面、肤浅、苍白、空虚。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对问题也会想得更全面,看得更高远,谈得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