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园遇见“老乡”黄日葵
2018-09-12黄豆豆
黄豆豆
在燕园,我很喜欢在无课的日子到静园走走,那里四季都有花开,充满生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静园的北侧伫立着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掩映在翠柏间。红色的大理石上刻着北京大学师生中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期间牺牲的八十三位烈士的名字。我每每静默许久,凝视这些名字,在静园的静谧中,我依旧能清晰地感触到不平静的,甚至是激昂热烈的红色革命的热情。从未熄灭的热源,透过石板,透过时光,成了静园、北大的红色生命力的源泉。我想,我必要继承北大精神,将红色的火种传递播散。
可使我困惑的是,在目下这个时代,若想要着力学术研究,我又能否以及该如何传承这份红色基因呢?
不日前,我看到“日葵杯”的征文信息,看到“北大烈士”的身份,这些突然将我的记忆与纪念碑上的“黄日葵”这一个名字联系起来了。在“李大钊”等熟悉的名字后,“黄日葵”三个字不免让人感到陌生,而我对他却是早有印象,因为我由这个名字想到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觉得这是个充满生气与热情的名字。想不到还是广西老乡!一时倍感亲切——初入北大,就如同嫁入忠烈名门的新妇,此前的功名荣耀都是“夫家的”,我虽将要与它荣辱与共,但始终带有敬畏感和距离感;而如今我竟找到了“娘家人”。如此契机,驱动着我去与“老乡”黄日葵“交谈”,去探寻他在北大的足迹,去感受血脉中流淌的红色基因。
深刻学习了黄日葵的事迹与精神,仔细阅读了《黄日葵文集》,我更切身地感受到他的爱国之心和革命意志,随即生出满心热血,久久不能平复。不消说,他英勇的革命事迹与形象已被许多人准确全面地刻画,我很难做得更好了,但我还有想说的,便是黄日葵解答了我的困惑: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当下,对于手持笔杆、想要在学术上着力之人,我们该如何继承、运用并发扬红色革命精神。
从黄日葵的行事中能看到两个原则:有系统、不散漫。他参与李大钊秘密组织的马克思学术研究会,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有意识地协助李大钊召集引导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学习社会主义,统一思想;在各地他也始终配合中共的各项工作,坚定信念,帮助群众认清形势,投身革命。在学问上,他在《至黄玄》中提出要实行“生活革命”:“要将学问弄出个头绪,诸事要使它有一定的规则。” 实际上这正说明了做学问的基础要点所在:通过探究规律,将学问研究透彻。
进一步讲,学问研究、文学创作不会脱离、不应脱离革命精神。革命不仅是指形式上的推翻摆脱落后的、腐朽的事物,也在于其本质能让事物焕发新生命、展现新风象。在《黄日葵文集》中,能看到一个富有诗意才情的黄日葵,他的诗篇同样包含革命精神,一方面是能养成、充实、激发生命力的,另一方面是维护人权、反抗强暴的。正如他的自我评价,这才是“投合了人心和时代的需要”的诗风。这也正是黄日葵给我们进行创作、研究的启发:要有时代精神、要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也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因此,新时代学问方面的红色革命,是革去无病呻吟的、闭门造车的落后局限的错误的认识,使知识的研究与应用符合人民意志、有益于时代。正如黄日葵在《文学的讨论》中写道:“愚意当目下这个时代,与其架空提倡什么主义(文学上的),不如换气一种切合,有益于现在人类社会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人心生了根,将来生发出来的苗芽——文学作品,自然有了它的主义了。”
也许,我们关注黄日葵最显著的事迹是他的革命实践,但他的革命精神与智慧随着对其文字的深入探究,愈发能看见其中的普遍適用性和持久的生命力。在《关于终身志业》中,他提到:“终身欲从事之事业:著述、教育,并以之为工具,求达人类社会改造之目的。”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黄日葵的智慧在革命战斗实践中得以出色展现;而当下他最初的意志依旧给我巨大的启发:以改造人类社会为目的,著述、研究都可以为工具。当下的红色革命,是实现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的是坚定“四个自信”,不可忽视的是其中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离不开学问之探索,文学之创作。值得一提的是,黄日葵特意附上“与我终身事业很有关系”的想法:“我的梦想是将都市村落化、村落都市化,故很欲从事农村的运动,尤其想调查广西农村和苗瑶各族的风土生活,因这里有很多的文学和历史材料。” 其中着重彰显了他对于家乡广西的热爱与信心,这不正是“文化自信”内涵之体现?充分肯定着广西自身的文化价值与文化生命力。
我想,若不是在燕园遇见黄日葵,若他不是“老乡”黄日葵,恐怕我无法有如此驱动力去深切感悟与学习他的事迹与意志,更遑论真正接住北大“五四精神”的当代接力棒。在他冥冥的指引下,我会坚定向前,努力成为新时代下的“革命”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