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2018-09-12孟玉卿
孟玉卿
【摘要】随着我国飞速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逐渐向高脂高热量靠拢,这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但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情况会受遗传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概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素质,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宣传,提高大家的疾病预防意识是经济与生活质量协调发展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8.23..02
1 目前现状
1.1 国外现状
在大多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饮食结构变化,高热量高脂肪的快餐或者家庭食物成为人们的首选,随着高热量食物和脂肪的摄取,大大增加了肥胖发生的机率。伴随肥胖而出现的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等,这些疾病都使得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大上升,甚至是正常人群发生几率的好几倍。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时,甚至达到了35%~65%。而且患者人群年龄越来越小,越來越趋于年轻化,这引起了这些国家卫生部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各国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教育,加强了人们健康的意识,人们开始逐渐将饮食结构合理化,增强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心脑血管疾病在这些国家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死亡率也下降到50%甚至以下。发展中国家社会结构,近年来,相比较发达国家变化较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也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品。由于思想和文化教育的水平的普遍影响,人们的健康意识与疾病预防意识还并不高。
1.2 国内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人会选择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作为自己的主食,其实这是相当不健康的。高胆固醇的食物会降低血液的流动性,增加血栓的形成机率,也将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机率。在我国城市和农村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患冠心病的概率要比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患病率高得多[2]。通过资料数据显示,在2013年,心脏病位列居民致死疾病中的榜首,脑血管疾病仅次于其后。而男女性之间的发病率总体比较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出现和其他国外国家类似的情况,但是随着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人们也逐渐提高了防护意识,而且我国大部分居民都是比较注重养生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机率。
2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2.1 遗传因素
其实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而遗传因素是促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其发展和转归都有不同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据了解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此类疾病,有研究发现,有近40%的高血压患者表示自己有家族病史,冠心病患者也有类似的现象。遗传因素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不可控制因素,应更加引起该类有家族病史人群的关注,因为他们患病的概率比其他人群要高。
2.2 生活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人会选择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作为自己的主食,其实这是相当不健康的。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肥胖,再加上现在的人都很少会主动运动,因此新陈代谢功能减退,机体更新也减慢会导致毒素堆积,进而影响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高胆固醇的食物会降低血液的流动性,增加血栓的形成机率,也将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机率。不健康的生活行为还包括抽烟、喝酒、冬季不注意保暖等等,经研究发现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将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
2.3 疾病因素
经研究发现患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患者人群较一般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高出好几倍。由于高血脂的患者血脂总浓度是超出正常标准的,这会改变血液主要成分的比例,刺激血管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者,据临床上观察显示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人体的各项机能的改变,由于缺乏运动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身体素质下降,这是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3 预防措施
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国内现状的综合分析,预防措施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家庭遗传因素影响的人,应该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和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可以促进心脑血管血液循环,改善血管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率。拒绝烟酒,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后损伤机体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发生血栓或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已经患有有很大可能会发展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疾病时,更要注意自己本身疾病的防护,同时还要更加谨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最后最重要的是卫生部门应该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宣传,提高大家的疾病预防意识,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
4 结束语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口健康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熬夜、饮食习惯不科学等等一系列不良因素增加了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因为心脑血管疾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和心理健康,对社会生产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宣传,提高大家的预防意识,才能有效保证人们健康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冬菊.心脑血管疾病流行概况及主要影响因素[J].预防医学论坛.2016.22(1):71-74.
[2]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8.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