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渴病湿热致病机理与治法探讨

2018-09-12张凤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治疗方法

张凤国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饮食的多样化,肥胖人群逐渐增多。根据中医的相关研究表明,现代多数的肥胖人群体质多以痰湿和湿热为主,根据此症状的特征与中医理论中早期消渴病的症状极为相似,符合其“脾瘅”的特点,湿热通常与痰湿进行相互转化。本文将对中医研究中导致湿热病的原因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治疗案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相关的探讨,有助于今后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帮助更多的患者脱离病痛。

【关键词】消渴病;湿热;致病机理;治疗方法

真对于消渴病的说法和研究,在我国中医学中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消渴病的整个病程中都存在一种症状,那就是湿热,这也是医学家在治疗消渴病中首先将祛湿和消热作为主要疗法的原因。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亚健康人群逐渐增多,所以现在对消渴病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并寻找切实有效地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湿热症状可以导致消渴病的机理分析

著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对消渴病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其称消渴病为消瘅,也称脾瘅,作者王冰对其进行注解:所谓的瘅,就是湿热。我们可以看出,王冰早对湿热对消渴病的影响有了较高的认识。但是,之后的后世医家在对进行论述和解释时则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了“热”上,对于“湿”并没有形成较高的认识和关注。水湿在人身体内进行运行和代谢功能的运行主要由脾进行担当。如果脾的功能有所减弱的话就会导致其在水湿的运化方面表现迟滞,不利于身体气血的生长,这样就导致了水湿在体内的滞留,从而导致湿热体质。在《脉因证治·肿胀》中曾有记载,如果脾脏功能虚弱的话,就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尽管有所进食但是并不能进行良好的消化,从而导致食滞,形成肠道的堵塞,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体内浊气增多,导致湿热的形成。从字面意思就不难看出,体内湿热主要的表现就是湿邪和热邪共同存在,并相互作用,导致湿热合病,这种病症往往比较复杂,不容易被诊断。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以及中医理论的研究,总结出由于湿热症状可以引发消渴病的主要机理为以下两方面。

1.1 湿邪和热邪并存,容易造成人体阴津的损耗

前文也提到过,湿热是由湿邪和热邪相互作用的病症,其中湿邪为阴邪,主要表现为重浊黏腻,其容易伤到人体的阳气,造成气机的阻滞,在人体内容易形成痰湿,造成体内的淤堵;而热邪被称为阳邪,有很容易造成人体阴津的损耗,时间久之就会导致人体的肝肾阴虚,并且非常容易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中,对身体脉络造成损伤。一旦身体感染湿热,则会很容易造成身体中焦的困顿,不能很好地进行运化功能,导致脾脏不能进行充足的清理,肺部津液相对减少,容易产生口渴的症状;同时,由于脾脏不能进行及时的进行运化作用,导致食物的摄入并不能真正的补充体内的营养绣球,以至于四肢无力,全身倦怠;同样,如果脾气不能上升的话是必会有所降低,就会导致肾脏与膀胱不能正常的进行功能运行,从而造成小便频繁、量多且浑浊;如果湿热长期在体内中焦进行聚集的话,就会造成胃气下降,从而容易产生积热过多,容易产生饥饿感觉。所以,这也正好验证了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经常喝水但仍口渴、吃的多但仍饥饿,且经常疲乏的症状,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涉及到心脑肾等,在临床中症状表现极为复杂。

1.2 由于湿热的阻滞,导致正津不布

湿邪入体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现在人们饮食方面不注意节制,由于过多食用肥厚甘甜的肉类等热性较高的食物。《景岳全书。泄泻》中对该问题就做过阐述,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不加以节制,休息不当等都会伤及脾胃,造成脾胃不和,此时如果喝水较多就会在体内造成湿气,如果饮食过多则会造成胃滞。可见,如果体内湿气过重的话就会伤害到脾胃,导致饮食消化不良,身体气化不畅,从而产生湿热的症状。如果脾脏长期虚弱的情况下,不仅会造成身体津液的缺乏,还会导致肺部不能得到润化,从而引发肺部问题;如果身体内湿积累过多就会造成身体内热过盛,从而严重损耗津液或者会造成津液的非正常分布,从而形成消渴症。在《医贯》中也曾有记载表明,脾脏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体内四大脏器进行润化保养的,对胃的润化表现为胃部正常的消化食物,如果脾胃虚弱的话就不能正常的对津液进行正常的分布,所以容易渴。在《素问·奇病论》中的解释就是,凡是具有消渴症的患者,其肯定在日常的饮食当中长期大量的使用比较肥厚的食物,肥厚的食物容易在体内产生内热,而长期食用甜食就会造成人体胃部滞胀,致使体内气机上升,产生消渴。其主要的观点就是消渴的主要病因在于长期大量的使用肥厚油腻的食物,造成体内湿热过多,长期以往就会造成消渴,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佩兰芳来化解湿邪,也就是常说的除陈气。另外,叶天士也曾经在其著作《温热论》中对其进行解读,认为脾瘅病就是湿热两邪过多的聚集共同与食物进行搏斗,所以可以通过使用省头草也就是佩兰来进行治疗,从而消除湿热。

2 临床中治疗湿热机理的感受体会

从前面的论述来看,导致消渴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湿热两邪的侵入和共同作用,并且其潜伏的周期也比较长,所以,根据这一病症的治疗,必须从除湿热的两个方面进行,通过祛湿、健脾另外再加上清热理气疗法,效果会比较显著。

2.1 祛湿的主要治疗方法

在进行祛湿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湿气主要聚集在上焦的时候,则主要以芳香化湿为主,主要用到的中药材可以选择佩兰、杏仁、枳壳、藿香、桔梗、豆豉以及生桅子等等;如果湿气聚集在中焦的时候就要以苦温燥湿为主,但是如果热症重于湿症时就要进行苦寒燥湿以及清热的治疗,在选择药物是可以选择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桅子、苍术以及白豆蔻等等;如果湿热同时都比较重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苦温、苦寒以及辛溫的共同治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处方就是白虎加上苍术;然而,如果湿气主要聚集在下焦的时候,则要通过淡渗利湿的方法,可以选择的药材主要有泽泻、萆薢以及茯苓等等。

2.2 理气的主要治疗方法

在进行湿热治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理气的治疗,所以,消渴病在进行祛湿的过程中选用的药物要求灵动轻疏,在进行祛湿的过程中不能伤及人体的正气。如果单纯祛湿而不进行理气治疗的话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湿热病症的治疗必须加上理气的要去,这样才能保证气机的宣畅。治疗消渴症时需要配入健脾益气以及醒胃消导的药品,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体内水湿的运化,同时也可以加上少许的有利肺气的药材来调通水道。

此外,如果在消渴症患者同时伴有高血脂或者脂肪肝的情况下,要注意添加醒胃、消脂个祛湿的药材;如果单纯的肥胖,则主要关注健脾化湿,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3 消渴症具体案例分析

患者姓名王某,男性,55岁,在2015年1月18日初诊为糖尿病,至今病史三年有余。在之前的治疗过程中曾服用过西药降糖药物,另外還加上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空腹血糖一般保持在15.0mmol/L左右,餐后在20mmol/L左右。形体丰腴、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口中黏滞不爽,伴神疲乏力、大便数日未解、小便可、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辨证属湿热困脾、热重湿轻,给予白虎加人参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以清热燥湿、养阴生津:石膏、炒苍术、葛根各30g,知母、太子参、黄芩、黄连、泽泻、山楂各20g,牡丹皮、熟大黄、荷叶各10g,生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患者适当运动。二诊:服药后大便通畅,口渴明显减轻,口中爽利,舌苔逐渐退去,血糖逐渐下降,在原方基础上减石膏20g,知母、黄连各16g,加用滑石10g、薏苡仁20g再服用10剂。三诊:口渴不甚明显,已无口苦口臭,疲乏较前明显减轻,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空腹血糖波动在8.0mmol/L左右,餐后血糖波动在12.0mmol/L左右,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以益气健脾化湿:黄芪、薏苡仁各30g,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泽泻、丹参各20g,扁豆16g,陈皮、砂仁、牡丹皮、麦冬各10g,继续服用6剂。患者血糖逐渐趋于稳定,空腹血糖波动在5.0~7.0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9.0~10.0mmol/L,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湿热机导致的消渴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祛湿、清热的同时治疗,同时还要进行理气治疗,准确辩症,并进行相应治疗。只有从根本上对病症进行病机治疗,才能到达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22).

[2]朱丹溪.脉因证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6).

[3]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90-791.

猜你喜欢

治疗方法
心理咨询方法的国内适用性问题发现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老年高血压病160例临床特点与治疗观察分析
颈深部多间隙脓肿临床分析
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合理选择与临床评价
小儿急性脓胸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