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思考
2018-09-12刘昌喜
摘 要: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是高职教育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大数据从技术、思维两方面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变化,也给高职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注入了新活力。从传统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存在的局限出发,引导到对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价值认识,进而提出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若干策略,旨在促进优质课堂建设,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教育;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促进职业院校建立常态化的自主诊断人才培养机制,教育部在2015年6月、12月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等文件,旨在推动和指导各地和职业院校分类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同时,也开启了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新历程。
由此可见,国家从政策层面不仅明确了学校在教育质量保证中的主体作用,也揭示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内涵:学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进行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与此同时,还将“数据系统支撑”“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等列为教学工作诊改的重要目标任务。
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领域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思维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领域也迫切需要建立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基本途径的课堂教学,其质量亦成为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课堂教学诊改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有效性成为关键中的关键,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将为提升高职课堂教学诊改有效性注入新活力。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诊改应成为高职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传统高职课堂教学诊改的局限
所谓课堂教学诊改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诊改对象应包括与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责任主体——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二是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手段方式是诊断改进。具体是指直接关乎课堂教学质量的主体对象,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证据进行收集,从中发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诊断,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整改,如此往复,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诊改对促进专业学习、解决教学障碍,改进和强化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在教学系统中起着调节和质量保障功能,可见,对课堂教学诊改而言,获取证据是前提,发现问题是根本,分析诊断是关键,持续改进是目标。
相比大数据时代要求,目前高职课堂教学诊改主要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反映课堂教学状态的数据来源单一,甚至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师生”双方无法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数据和信息,如教师对班级每名学生、每堂课的掌握情况及问题所在无法通过数据反馈得知等;二是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对课堂质量监控的手段方式单一,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简单凭借总体经验印象和有关制度,对学生学习行为实施监控,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三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简单,不仅表现在学习评价局限于“诊断终结”,评价方式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学习(实训)的过程性评,还表现在缺乏不同主体不同标准下的合理評价机制,多数采用期末学生结果性评价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依据;四是课堂教学诊改效率较低,因对课堂教学过程全方位信息缺失,导致无法实现基于事实与数据的科学诊断分析,更谈不上针对性的问题改进。
因此,为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引入课堂教学诊改的信息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手段方法。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诊改的价值认识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了大数据的如下界定: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可见,大数据具有规模海量性、流传高速性、类型多样性、价值低密性等特征。
大数据时代给人们思维带来了深刻改变,具体表现在由样本思维到全量思维、由精确思维到模糊思维、由因果思维到关联思维等方面,借助大数据思维,人们能够透过数据看世界。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给我们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新视野,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庞大”“多样”“完整”“即时”的巨量数据信息,更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处理过程中不断提高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实现数据价值的增值。
大数据背景下课堂教学诊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可以关注每位学生个体的微观表现和日常学习问题。教师通过可视化的反馈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能为教师进行智能诊断,调整教学方法。因此,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改不仅帮助学生从模糊学习走向精准学习,而且帮助教师从经验教学走向精准教学,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改进课堂的“教”与“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
二是可以帮助学校各级管理者和教师本人全面、全程了解各类课堂教学完整信息,如教师、学生、督导等可了解课堂教学质量不同分类的评价信息、不同时间段的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等。这样,既能对课堂教学结果进行诊断,还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质量预警机制,以便尽早消除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诊改的效率。
三是可以使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成为智能化的跟踪服务,使教学管理决策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职业化成长。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诊改的策略
(一)提升大数据素养,拓宽教学诊改新视野
大数据时代人们依靠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历史数据、现期数据甚至未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相关性分析,从而得到精准信息,实现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时代各领域依靠数据决策、管理、创新将成为新常态。人们日渐意识到数据背后的隐性价值和数据意义必将引起人们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
在高职教育领域,无论是作为一名基层教学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教师,都应该强化对大数据的价值认识,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积极提升大数据素养。
信息技术、大数据背景下,教学过程中的任何痕迹得以用数据记载;管理者、教师、学生相互之间跨时空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得以实现;教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得以实现;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学习得以实现……因此,提升大数据素养,强化大数据认识,为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思维进行课堂教学诊改,提供新视野。
(二)构建大数据管理平台,探寻课堂教学诊改技术保障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教学诊改也提出了注重数据说话的必然要求。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获得持续改进的重要信息来源,而数据的来源离不开校本状态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构建。一是高职院校应在统一数据标准、数据交换和接口规则下,建立校本基础数据中心;二是以此数据中心为基础,建立学校、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的质量标准、量化指标和预警项设值;三是建立多渠道、阶段性或伴随性指标数据采集机制;四是形成定期汇总、定期分析诊断和及时预警反馈机制。
可见,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够从学校、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质量生成的重要因素出发,获得大量的日常监控数据,对这些数据分析、处理,形成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为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诊改奠定基础。
(三)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谋求课堂教学诊改数据支撑
对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监控与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实现基于多元数据统计与分析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功能。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建立完善包含校级督导、二级学院、教师、学生等不同主体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二是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的学业成就等不同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三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和信息化平台。
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不同主体(如管理者、教学督导、教师、学生等),可借助上述系统平台,对教学活动实施质量监控。他们将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及时载入系统,并经系统分类处理后再将有关信息分别反馈给不同主体对象,以调节和改进教学管理或教学活动;实施质量评价的主体与质量监控主体一样,可以是管理者、教学督导、教师、学生等,他们通过不同主体不同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形成的即时性、阶段性和结果性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并将评价结果分类统计反馈给不同主体对象,指导其改进。
因此,建立課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是提高课堂教学诊改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监控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一是质量指标的科学确定,二是方法手段的有效使用,三是教学行为的跟进改变。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建立应基于课堂教学规律,通过课堂教学蕴含的规律,探究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因素,将这些因素量化为指标,形成系统平台中的数据项,通过对数据项的建模、统计与分析,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以控制这些关键因素,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四)完善课堂教学诊改运行机制,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诊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协助教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应用、检验和完善。因此,建立完善课堂教学诊改运行机制,尤为重要。完善课堂教学诊改运行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建立以即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虽然诊改与评价的侧重点不同,但两者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大重合性,全面的评价是精准诊改的信息基础,有效的诊改则可以充分体现评价的增值作用。
二是构建学校——教学单位——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诊改体系和运行机制,将即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与即时诊改、阶段诊改、年度诊改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化、周期性课堂教学诊改机制。
三是充分运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平台上的各类数据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分类向不同质量监控主体反馈课堂教学诊断信息,以便不同主体形成持续改进策略。
四是将课堂教学诊改运行情况和实效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绩效考核目标。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改进,进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数据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大变革,随着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在线教育新模式不断兴起,这些,不仅带来了高职教育生态的进化,而且还带来了高职课堂教学生态的悄然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提升数据素养,如何应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管理决策,将成为高职教育者或管理者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如何转变办学思想,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未来社会,将成为教育行业值得研究的课题。
大数据的思维与技术不仅带给高职课堂教学诊改的新视野,也给高职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便利,甚至将引发教育哲学的新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Z].教职成厅[2015]2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3]郭福春,米高磊.智慧教育推进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
[4]百度百科.大数据[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大数据/1356941.
[5]孙琪.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化[J].新闻传播,2018(1).
[6]刘昌喜,曾珍.基于TQM理论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
[7]沈正元.教育质量监控的转型[J].江苏教育,2014(5).
[8]王永丰等.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探讨[J].职业技术,2017(3).
[9]吕路平,童国通. 基于五位视角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10]郑亚娟.大数据环境下的高职教育改革[J].成人教育,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