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体验情境构建活力课堂刍探
2018-09-12陈华彬
陈华彬
摘 要:体验教育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心理、实践、角色和课后体验等四种形式分别进行阐述,旨在为构建有效品德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品德教学;体验情境;有效创设;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77-01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显然,体验在品德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心理体验、引发共鸣,实践体验、感悟真情,角色体验、提升情感认同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心理体验,引发情感共鸣
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题材内容,历史是真实存在,客观反映过去的人物或事件,对后人具有警示和启迪作用。因此,该题材的教学涉及的史料、教具和教学过程要具有真实性、生活性,要能紧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凭借图表数据、多媒体影音和图片,引导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去感受当时的处境,在理解和感受中自主判断、自我感悟,完成心理体验过程。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红飘带”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在周末进行一次 “远征”,体验徒步的经历和艰辛。课前体验为本课教学奠定了基础。课堂上,学生在影音视频、图片资料、地图测量和敌我军事力量对比中,了解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徒步过程和辛苦,将学生置身于长征中,想象红军遭遇的各种艰难险阻,从内心深处感知漫漫征程中紅军面临的种种困难,深刻感受到红军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们在超越时空隧道的对话和心理体验中,能更好地学习,能在体验中思考与感悟,产生情感共鸣。
二、实践体验,感悟真实情感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学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亲身实践的情境。若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践体验,对他们来说是十分真实和深刻的经历。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生活情境,善于挖掘实践体验的“点”,摒弃抽象讲解、道德说教的方式,还原课堂生活化原生态,以“小、实、新”的实践体验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主动体验内化,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在五年级“传递文明的纸”的教学中,学生分别在树叶、麻布、绸缎、石头、竹板等材料上画画、写字,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纸张书写的诸多不便,对轻便价廉的纸张发明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多听、多看、多闻、多尝试、多动手等多种感官亲身参与实践,体验过程获得的感受是丰富而真实的。
三、角色体验,提升情感认同
品德教材呈现的文本、图片等是平面的、枯燥的。教师应让文本鲜活生动起来,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乐读、乐参与,获得认识和理解。教师可创设一定的角色体验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在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中细细品味,在体验中自然地悟出道理,提升情感认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例如,在教学“老师教育我们成长”时,教师可在学生通过电子相册认识老师、说一说“我和老师的故事”体会师生情的基础上,创设“我是小老师”的角色体验情境,四人小组共同备一节三分钟短课,然后分别选派一名“小老师”上台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模拟角色扮演和游戏中,深深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和不易,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又如,在“爸爸妈妈抚育我”体验亲情的环节中,教师可出示图片:风雨中,一位父亲与孩子共撑一把伞,父亲把整个雨伞举向孩子,自己的大半个身子却淋透了。让学生自由讨论:图片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怎样的情感?假如图中的孩子就是你,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学生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通过谈论、换位角色体验的方式,感受到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四、课后体验,深化知行合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和亲自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根本目的是回归生活,在道德实践中,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课内学习和课外践行是相统一的,学生只有经过实践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行为,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最终转化为个人的道德成长。例如,在“爸爸妈妈抚育我”的课外实践环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为爸爸妈妈洗洗脚或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在体验中,内化行为,升华情感。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教师可让学生以“我眼中的安全隐患”为主题,深入社区、家庭、学校进行观察,找出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各类隐患,并形成调查报告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课后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好地指导生活、回归生活。
总之,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积极创设课前、课中和课后生活化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成长,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赵亚夫.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