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8-09-12何政权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均衡教育信息化城乡

何政权

【摘 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新时期的重要战略,西部城乡师资水平差异极大以及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使教育均衡的层次难以提升,难以达到大幅度普遍快速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如何走出一条在优质资源不足的条件下教育均衡快速发展的新路,成为西部地区教育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和实践表明,教育信息化是突破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瓶颈的利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城乡;均衡;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8)07、08-0128-03

大足区位于重庆市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现有中小学114所,在校学生15万余人,农村学校82所,城乡差距较大。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发文认定大足区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大足区自主探索创建的“网络教研和联体课堂”应用模式,被列入全国教育信息化10大应用模式,在全国推广。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给予评价:“大足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区县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范本”。

三大举措突破城乡教育均衡桎梏

大足区确定了“以城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着力点,以教师应用为落脚点,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三大思路: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给每一所学校的师生,使优质教育资源借助数字化平台广泛共享,突破优质资源不足的困境;二是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能力,使其具有教育改革意识和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创新优质教育资源的本领,在教育中共享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弥补地域的劣势;三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有效融合,促进教育的整体提升。三大思路通过如下三大举措得以实现。

1.搭建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大足区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助推全区教师形成“人人晒课、人人观课、人人评课、人人研课”的良好氛围;通过汇聚、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形式,搭建高中、初中、小学三大教育“私有云资源库”,为师生提供资源下载、上传、评价、交流等服务;将教师的优质资源通过平台共建共享,学生通过平台既可以下载本校教师推送的资源,也可以下载区内优秀教师推送的优质资源。城乡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设计10,69,984个,素材45,537件,总量达25T,教育资源对学校和学生的覆盖率达100%,对学科的覆盖率达95%以上。

2.创新培训形式,夯实城乡教师应用基础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前提。大足区不定期开展“校级领导管理信息化、教研人员教学信息化、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应用、技术人员设备维护”等专题培训,搭建了区、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的教师网上教研培训平台,并且创建了“名师在线、专家答疑、集体备课、学科互动、视频研讨”五结合网络教研模式。其中:“名师在线”由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每月一次的网络在线交流;“专家答疑”由市级各学科骨干教师负责每两周一次的网络在线答疑;“集体备课”由区进修学校教研员组织学科教师负责每周两次的网络备课;“学科互动”由城区学校骨干教师负责每周一次与农村教师在线互动;“视频研讨”由区级骨干教师负责每周一次的视频研讨。

通过“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组建城乡研修共同体、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城区学校送教下乡与送培上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之间、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之间的对话交流,提升城乡教师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创新优质教育资源的本领与学科教学能力。每年培训农村教师达4000人次以上。

3.强化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应用与创新上。大足区坚持以课堂应用为主,通过“五大互动”应用模式(教学互动,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教研互动,帮助城乡教师共同成长;管理互动,促进办学规范化标准化;安全互动,促进师生安全成长;家校互动,搭建家长师生沟通桥梁),实现课堂用、经常用、普通用;通过“六大课堂”应用模型的突破引領,推动城乡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1)联体课堂

将城区学校教师上课的视音频资源通过教育城域网同步传送给农村学校,形成城乡学校教学共同体,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远程课堂同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城镇学校为主课堂,农村学校为副课堂,主课堂的教学实况能够实时传输到副课堂,从而使两个或多个课堂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同步互动,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不配套的难题,确保农村学校开齐课程。大足区结成帮扶对子的“城乡联体课堂学校”共计57所,覆盖率达62%。

(2)名师课堂

区政府授予的11位区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的中小学教师,均组建了相应的名师工作团队,不定期开展送教下乡、送教到校、直播教学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教学与教研活动,从而使优质的名师资源辐射至农村学校,让农村师生享受优质的名师资源。

(3)名校网络课堂

大足中学、双桥中学等窗口学校作为名校网络课堂承办校,与成都七中等区外名校进行互联互通,双方的师生进行实时交流,每周能实现100节的课堂教学交流,课堂资源轻松实现共享。

(4)智慧课堂

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在线交互为特征的“一对一”的平板互动智慧课堂,实现学习资源的智能推送、学习效果的跟踪评测。建成27间智慧课堂教室,全力打造课堂教学与碎片化学习的“混合式”教育生态系统。

(5)移动学习课堂

利用智能手机APP等网络资源实现电视机与移动设备的同屏互动。丰富的APP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掌握与吸收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大课堂资源容量,使教学随时呈现、学习随处可见。已建成68间移动学习教室。

(6)在线课堂

在城区中小学配备自动录播教室,农村学校依托教育城域网既可以实时观看在线课堂,又可以通過录播的视频进行在线教研,开辟了网上学习、网上教研的新途径;充分利用大足中学、双桥中学“高中数学与高中语文市级在线选修课精品课程基地”的网络在线课程优势,辐射区内高中学校,实现优质课程共享,共享精品课程2689节。

自主探索创建应用模式的成效与经验

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说:“很多地方和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积极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验和模式。比如,重庆市以大足为试点,通过网络实现多校同步,讲授素质教育课程,解决了农村教师不足问题。”大足区的教育信息化走在了重庆市前列。2015年4月,大足区作为西部代表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高研班作专题发言;2016年11月,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上交流发言。

1.教育信息化加快了城乡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关键。大足区坚持“教、学、研、训、赛”一体化,利用“课题研究、优质课大赛、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3个,市级课题32个。农村教师在参加各级各类大赛活动中,获奖比例比“十一五”期间提高了39.85%。在近年来评选的市级骨干教师中,农村教师比例达61.2%,一部分农村教师快速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名师,教育信息化加快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育信息化提高了城乡教育质量

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教育信息化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教育思想、理念、方法的创新。“十二五”期间,农村学生在各类竞赛中的获奖比例比“十一五”时提高了32.5%;高考质量实现四次重大突破,考上重点本科人数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达到42.5%。

3.教育信息化促进了城乡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了城乡学校差距,提升了教育公平。大足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评议教育满意度达100%,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达94.3%。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大足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认定,评估校际均衡状况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为0.381,初中为0.514。

大足区以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专家们的广泛认可,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信息化为抓手,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足区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猜你喜欢

均衡教育信息化城乡
城乡涌动创业潮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