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2018-09-12程思诗马小琴任娄涯
程思诗,马小琴,任娄涯
(浙江中医药大学 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穴位注射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医学注射针头代替毫针,在经络腧穴或阿是穴上得气并适量注射液体药物,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1]。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将穴位注射列入了18项中医护理技术之一,标志着穴位注射现已可由护理人员单独进行操作。随着中医护理发展的推进以及政策的导向作用,穴位注射愈发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目前,穴位注射在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5]。为了解穴位注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状况,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现有文献,对目前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穴位封闭、水针、穴位注射、穴注、穴位药物注射、穴位注药、穴位给药”,“护理”为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穴位注射应用于临床护理的文献。纳入标准:文献第一作者从事护理专业;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研究;一次文献。排除标准:无法判断第一作者是否从事护理专业的文献;会议论文、理论探讨类论文、专利、报纸;动物实验研究[6]。研究者逐篇查阅文章名、关键词、摘要,对有疑惑者阅读全文,以保证文献的查准率。使用检索式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5071篇,其中CNKI 2784篇,万方数据库2287篇;严格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得720篇文献,对其进行计量学分析。
1.2 研究方法 由研究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法、内容分析法对纳入的720篇文献逐一阅览。将数据导入Excel 2010并归纳总结后,对论文发表时间、作者所在省份、作者单位、合著情况、被引频次、是否有基金支持及疾病系统分布状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表年度变化 在720篇文献中,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发表40篇;2000-2007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增长较缓,年平均发表31篇;2008-2015年增长趋势加快,年平均发表量为51篇;具体文献数量年度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2000-2017年穴位注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论文各年度发表情况
2.2 地域分布 以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为准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检出的720篇文献分别来自我国21个省、4个直辖市及4个自治区。文献发表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118篇)、河南省(79篇)、山东省(79篇)、广西壮族自治区(55篇)、湖北省(55篇),共发表文献386篇,占总文献数的53.6%,详见图2。
图2 2000-2017年穴位注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
2.3 机构分布 作者所在机构有医院、医学院校及研究所等,其中综合性医院295篇(41.0%),中医院287篇(39.9%),中西医结合医院36篇(5.0%)。
2.4 合作撰文情况 720篇文献中作者总数1517人;每篇文献最少为1人,最多为8人。独著319篇,合著401篇,合著率为55.69%,合作度为2.11。720篇文献中被引频次<10次的文献有667篇,其中被引0~1次346篇;被引频次≥10次有53篇,最高被引35次。
2.5 基金资助分布 基金资助论文共48篇,资助率为6.67%,其中国家级资助论文1篇,省部级(包括自治区)资助论文12篇,厅局级和市级资助论文33篇,院校级资助论文2篇。
2.6 期刊分布 纳入的720篇文献来自于217种期刊,参照布拉德福定律[7],界定论文发表数量前14种期刊为穴位注射在临床护理应用的核心期刊,共载文241篇 (33.5%)。收录相关文章数量前3位期刊为齐鲁护理杂志35篇(4.9%),护理研究26 篇(3.6%),护理学杂志25篇(3.5%)。参照普莱斯定律规定:被引频次≥6次的为高被引文献[8],计算得高被引文献133篇(18.5%),共分布于75种期刊杂志。
2.7 相关疾病系统分布情况 纳入的720篇文献中,共涉及到9个系统或组织的病症,详见表1。其中各系统研究最多的疾病或病症分别是缓解胃肠道反应、尿潴留、分娩镇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疼痛、变异性鼻炎、升白细胞、慢性湿疹及体质干预,见表1。
表1 2000-2017年穴位注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论文相关疾病系统分布情况(N=720)
3 讨论
3.1 从文献年度发文、地域分布、机构发文分析 由图1可知,2000-2017年间穴位注射法临床护理应用的文献数量总体稳中有升,但2005-2010年增长相对较快,速度为前五年的1.625倍,这可能与2005年发布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9]中首次明确中医护理发展方向有关。本研究发现,2016年文献数量有所下降,经研究者重新检索筛选后,并未发现存在漏选等问题,其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对第一作者分布地区的分析发现,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地区分布较广,说明全国各地区都在广泛地推行和使用穴位注射法。《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对中医护理发展的支持及2015 年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的穴位注射、针刺等18项可由护士独立实施的操作等措施更是为中医护理技术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10-11]。从各地区发表文章情况看,文章第一作者地区分布广泛,但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排名前五的广东、河南、山东、广西、湖北五省的发文量较多,共386篇,占总论文数的53.6%,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广东省是最早一批萌发中医革命新思潮和开展中医现代化教育的地区,且广东省是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因此有浓厚的中医学术氛围以及较好的经济支持;(2)河南是中医文化的渊源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著作均产生于河南,且众多中医大师荟萃河南,有着悠久的中医文化,故相关研究也较多[12];(3)200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医文化建设;(4)广西省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界处,热量和雨水充足,因此中药资源极为丰富;湖北作为炎黄神农故里、药圣李时珍故乡,也是我国教育大省,中医教学资源丰富,故两省开展中医护理研究均具备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人力基础[13]。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注射应用研究者主要来自综合性医院(41.0%),其次是中医院(39.9%),而来自医学院校(1.7%)则较少。因综合性医院总数较多故在研究数量上占优势,同时这也说明了除中医院外其他类型医院也逐渐地认识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优势,如综合性医院将中西医相结合,使用西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穴位注射,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4]。另外,本研究发现,医学院校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这可能与中医医学院校较少、高校相关人员教学任务繁重,下临床研究机会较少等有关。高校具备完善的科研设施、丰富的科研人才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研究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抓住时代机遇深入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
3.2 从合作撰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方面分析 本文720篇纳入文献的合作度为2.11,高于文献[15]统计的科技期刊类的合作度1.90,这说明穴位注射文献作者学科间合作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术研究及学术活动群体意识,这可能与穴位注射学科交叉较多有关。文献的被引频次是反映其学术价值或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文献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价值和贡献越大[16]。本文纳入的文献中,低引用频次的文献大于50%,说明目前穴位注射法临床护理应用研究的文献学术影响力较低[17]。这提示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要考虑研究内容实用性,保证研究深度、广度及创新性。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某一领域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因其是由研究者申报、相关领域专家及主管部门多次审核的程序而确定的,因此获得资助的项目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的[18]。本次纳入的文献中基金论文较少,共48篇(6.7%)。这说明我国护理专项科研基金缺乏、资助体系尚未构建完善等[19],众所周知,经费不足将严重限制科学研究的深度及广度,阻碍学科发展,故相关部门应及时构建有效、完善的护理科研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护理科研的纵深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3 从相关疾病或病症系统分布情况分析 通过提炼和分析,穴位注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主要用于胃肠道反应、尿潴留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的防治,另外,穴位注射在分娩镇痛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多见。穴位注射广泛应用于术中术后或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等[20-21],化疗药物的药毒焦灼脾胃之气,导致胃气痞塞、升降失调、气逆而上发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根本原因在于胃失和降,治疗原则在于健脾益气,和胃降逆[22]。故此类研究多取穴双侧足三里并注射甲氧氯普胺、异丙嗪等西药,药物与针刺的协同效应可达到调节中焦气机、和胃降逆止呕的目的。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术中胃肠道牵拉创伤、手术前后禁食等因素影响,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可出现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排气、排便障碍等症状[23]。研究[24]表明,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等用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疗效可靠。尿潴留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症[1];有研究[25]表明,针灸刺激足三里,可促进膀胱肌肉活动,有效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另外,新斯的明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胆碱能受体,能有效治疗麻醉后的排尿无力,故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能使两者发生协同作用,有效促进排尿及降低导尿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病因为血瘀致经络阻滞,气血不和,血不荣筋,故见四肢末端麻木不仁[26]。治当“以通为要”,针对主症,治疗选穴当注重选用四肢穴,尤其是下肢穴位,以直达病所,通调四肢气血,活血祛瘀通络。研究多取穴足三里、三阴交等调气行血之要穴,注射药物种类较多如中药类天麻素、复方当归注射液及西药类甲钴胺等[27-28]。除普通内外科疾病外,穴位注射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较为普遍。分娩痛是自临产开始,由于胎头下降、子宫生理性收缩等导致的疼痛,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内脏痛,分娩痛随着产程进展呈进行性加剧,研究表明穴位注射可提高孕妇痛阈。三阴交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合谷穴可镇静止痛、宣通气血;针刺足三里可补益正气;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根据病人特征辩证地选择三阴交、内关、合谷与足三里等进行针刺,可缓解因分娩痛引起的气血耗伤、体虚等虚损征象。诸穴合用,可起到运行血气、行气导滞之功效,提高循经部位的疼痛阀值,从而达到有效的镇痛作用[29]。但也有研究[30]表明,穴位注射用于产妇镇痛仅对腰背疼痛有较好疗效,至于腹痛疗效并不明显。
4 小结
综上所述,穴位注射临床护理应用的研究近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关研究者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研究机构种类也越来越多,论文合作程度尚可,但相关文献的学术影响力不高,研究的深度、广度及创新性仍有待加强。研究者应充分利用穴位注射在优势病种中的应用,大力发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研究发现穴位注射相关研究基金支持率较低,国家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护理科研基金支持体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