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8-09-12刘超
刘 超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在临床当中,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大部分表现为精神活动以及环境不协调;行为、思维及情感分裂;基本个性变化,病情极易反复发作,但是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大致正常,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诱因尚没有完全明确,一些患者最终会引发衰退以及精神残疾,然而一些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以后会保持治愈或者大致治愈的状态[1]。现如今,对精神分裂症在临床当中大部分采取抗精神药物给予治疗,其中包括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中喹硫平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药物,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属于抗精神病的一线药物[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共有92例,92例患者全部符合CCMD-3当中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两组,当中,治疗组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为(35.2±3.7)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为(2.2±0.8)个月;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为(36.3±4.2)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为(3.1±1.2)个月。
1.2 临床方法
1.2.1 治疗组方法:治疗组对患者采取喹硫平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日50~100 mg;第4日开始,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一般用药剂量为每日300~450 mg;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用药反应,调整用药剂量为每日150~750 mg。
1.2.2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日2~4 mg,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为每日4~24 mg,总剂量需要在40 mg以下。两组患者在整个临床治疗期间,没有采取其他抗神经药物,一旦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症状,可采取苯二氮类或普萘洛尔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对比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PAN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4]。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情况对比: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98.31±14.21)分,对照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95.21±9.43)分,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54.21±12.23)分,对照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56.52±15.27)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情况对比(±s,分)
注:b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n) 治疗之前 治疗以后治疗组 46 98.31±14.21 54.21±12.23b对照组 46 95.21±9.43 56.52±15.27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治疗组46例,心动过速1例,失眠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46例,心动过速2例,失眠3例,肝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在临床当中,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发病因素不明的精神性疾病,大多数在青壮年逐渐缓慢或亚急性发病,一般大部分表现为各种症状的综合征,其中涉及到行为、感觉、情感、直觉以及思维等相关方面的障碍,同时还包含精神活动方面的不太协调。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意识较为清晰,其职能大致没有异常,然而部分患者在发病过程当中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伤,病情迁延,极易造成复发。这种疾病大部分是由一组症状群所构成的常见综合征,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5]。现如今,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病诱因尚没有明确定义,然而在社会环境当中的不良诱因和个体心理环境当中的易感素质已经在医学界达成一个共识。无论是不良诱因或者易感素质,均也许在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之下,极易引发这种疾病,不同患者发病诱因也许只是某一个方面相对较为重要。一些患者属于终身性的,严重的有可能引发精神失常。这种疾病的症状相对较为复杂,涉及的方面相对比较多,个体之间的相关症状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发病时期或某一个阶段的症状也存在差异[6]。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氟哌啶醇在临床当中属于丁酰苯类药物,可以对D2受体形成选择性阻断,这种疾病是由于大脑多巴胺活动亢进所致,这种药物可以使多巴胺边缘利用活动明显减弱,使患者的阳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这种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特别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也适用于吩噻嗪类药物治疗没有效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喹硫平在临床当中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能够结合5-HT2A、D2、D2及DA等相关受体,使黑质-纹状体和中脑-皮质多巴胺通络5-HT活性明显降低,使多巴胺传递明显增加,使D2拮抗作用发生逆转,这样不但可以使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并且也可以使其阴性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另外,在不良反应这一方面,喹硫平并不会造成体质量增加、血糖升高及脂代谢障碍等。除此之外,这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可靠,患者耐受性相对比较高,与此同时对急性期兴奋激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具有安全有效性。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98.31±14.21)分,对照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95.21±9.43)分,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54.21±12.23)分,对照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为(56.52±15.27)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6例,心动过速1例,失眠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46例,心动过速2例,失眠3例,肝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喹硫平治疗的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