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

2018-09-12文/原

中国卫生 2018年7期
关键词:医养医疗卫生养老

文/原 新

医养结合不等于“养老院+医院”

我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具有典型的“四超”特点:老年人口规模超大、人口老龄化速度超快、老龄化水平超高、人口老龄化形态超稳。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和健康状况下降是自然规律,医疗卫生服务是维护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客观必需。据统计,老年期的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约占整个生命历程的八成以上,医疗卫生服务对老年人经济社会参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老年生活质量、颐养天年至关重要,是攸关千家万户和每位老人的重大民生。

在改革开放的大视野下,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业体系建设的供给侧问题,要用改革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和创新的思维推进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绝对不等于“养老院+医院”,要从医养结合的资源整合、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上去理解。医养结合之“医”是大医疗卫生概念,是要建立健全医疗卫生领域与养老服务领域的全面合作机制,既包括老年人疾病诊治的医疗服务,也包括老年康复保健、健康咨询、健康检查、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还包括健康教育和宣传、健康素养形成等服务;“养”则包括老年人经济社会参与、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文体娱乐等活动的帮助和服务。形式上,医养结合既要供给无形的养老服务产品,又要供给有形的养老物质产品,如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助老设备、智能化助老辅具、智能化穿戴设备、健身设施、保健医药和产品等,甚至包括助老机器人的研发和利用。

做好卫生资源重心下移

医养结合的重点在社区、在家庭。医养结合服务的重中之重是医疗卫生资源重心下移,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为老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如建立远程老年医疗服务,采用可视、可听诊疗技术和互联网,把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与老人居家、社区医疗服务联系起来。在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制度、家庭病床制度、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强化基层医疗服务改革的进程中,做好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工作。

同时,要提高基层为老年人医疗卫生上门服务的能力,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依靠社区服务网络推广家庭医生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结合。在社区层面,开办基层社区(村居)老年人日托中心、老年人娱乐活动中心、老年日间护理中心等公共设施,建立智慧养老服务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公共健康服务;在家庭层面,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普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电子健康档案,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绝对不是鼓励医疗机构兴办养老院,而是在卫生计生部门全面依法履职的范畴内,依法延伸和加强养老服务的功能和项目。包括建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合作医院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在现有的医院、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重点是加强老年医院、老年专科、老年门诊、护理院、康复院、老年就医绿色通道等医疗养老服务项目,甚至可以派出医疗分支机构进驻养老机构或社区。发展老年医疗与康复护理服务,加强专业化的老年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护理等机构。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残疾、失能老年人就医提供便利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从养老服务供给侧角度,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服务项目,针对老年人健康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兴办医养结合服务项目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目的是让老人既能得到日常生活上的良好照顾,又能够得到便捷安全的健康服务,在身体不适时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和专业化的护理、康复照顾。

在政策上,要深化医疗保险机制改革。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入住的参保老年人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医疗保障金向医养结合的医疗部分开放。支持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医务室、护理站等。同时,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养生等非诊疗性健康服务。

在形式上,走多样性的道路。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以申请开办自营的医院、医务室等专门医疗服务和护理机构;也可以建立以健康检查、健康照料、疗养健康、亲情社区等多元化、多样性的养老健康服务场所。养老机构还可以与所在地的医院建立医养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医院定点、定向为签约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和健康服务。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医养结合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条件从事养老康复、养老护理、临终关怀的社会力量,也可以办理专业化的专门服务机构。

在操作上,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凡符合养老机构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品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猜你喜欢

医养医疗卫生养老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