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读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

2018-09-12

传记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乾隆帝时代历史

张 闶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是我国清史研究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勤于著述,出版有《乾隆帝及其时代》《履霜集》《涓水集》《繁露集》《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四十余部专著及八百余篇论文。在他的诸多高水平论著中,《乾隆帝及其时代》又是真正的扛鼎之作,是戴逸先生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笔者自大学时候对清史产生兴趣开始,戴逸先生的论著就是必读之作,当时只觉读起来“过瘾”,然限于学识,许多内容并不能真正领会。现在攻读清史方向的博士生,算是初窥学术门径,重读戴逸先生的《乾隆帝及其时代》,意外发现别有一番领悟。

《乾隆帝及其时代》共有9章,分别是对乾隆帝的概述、家庭和读书时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北京城市建设和人物,每章有若干节。全书近40万字,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乾隆帝时代中国社会各方面,并作出评判。该书199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多次重印。2008年出版了插图本,又收入五卷本《戴逸文集》中,足见受欢迎程度之广。《乾隆帝及其时代》具有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叠加后产生的硕果。

戴逸先生1926年出生,亲身经历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各个重大历史时期,有着十分丰富的人生阅历,特别是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时期,因此他对历史的体验和领悟,较之纯书斋中出来的学者往往更为深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于现实需要,戴逸先生曾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晚清史)和中俄交涉史。当时的近代史研究受政治运动影响,笼罩在“革命范式”之下,许多结论不尽客观,但这段经历对戴逸先生却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前清划入古代史的范畴,晚清则划入近代史的范畴,两者长期“井水不犯河水”。戴逸先生先研治晚清史,后又研治前清史,成为少数几位能通贯研究清史的历史学家。从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成立,至1992年《乾隆帝及其时代》出版,戴逸先生是52-66岁,恰好是最为年富力强的时期,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充沛的个人精力达到了完美契合。他及时摆脱了“革命范式”的窠臼,以“现代化范式”的视角考察中国近代史近乎终极的问题——中国何以落后。戴逸先生认为解决此问题不能局限于晚清七十年,而必须把视角向前推移,进行纵贯研究,而清朝的鼎盛期——乾隆帝时代,就是关键所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一书,正是戴逸先生通贯研究清史、解决第一流重大问题的集中体现。

《乾隆帝及其时代》,最大的特点是视野开阔、思考敏锐、文笔流畅。

尽管戴逸先生谦称“本书只是在学习这段历史时所思所得的零散杂乱的记录”,但该书的研究视野相当开阔,自成体系。戴逸先生研究的对象是乾隆帝,却又没有孤立研究个人,而是把乾隆帝置于世界历史的视野之中,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以此来回答18世纪中国为何落后这一重大问题,这在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三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

政治方面,乾隆朝处于中国专制皇权发展的顶峰,乾隆帝继位时,诸如外戚、宦官、权臣、藩镇等威胁皇权的因素都不复存在,乾隆帝本人又富有政治才能,善于驾驭官僚集体,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优越性发挥到了极致。但在同时,美国爆发独立战争,法国爆发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旧势力,开辟了资产阶级政权发展的新时代。而随着时代变化,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优点逐渐褪去,弊端逐渐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同一时期中西方政治向不同轨道发展,带来了不同的结局,引人深思。文化方面,戴逸先生花了大量篇幅,从各个角度对比18世纪中国和法国两大代表性文化工程《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他指出,《四库全书》在清理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时代局限,不可能脱离封建主义正统儒学的轨道。而《百科全书》则总结了西方科学文化的成就,发展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政治观,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前者成为僵化意识形态的卫道士,后者却为新时代提供思想资源,两者不同的历史影响正是由于不同时代赋予人们不同的历史使命所造成的。戴逸先生的行文以我为主,但在“对外关系”一章中,罕见批驳了有些学者认为的“清朝相当开放,不存在闭关政策”的观点。戴逸先生主张,清朝时期的确有许多中外交往的例证存在,但这并不能改变总体封闭的事实,“研究历史需要看本质和主流”,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实际上极其深刻,这正是戴逸先生视野开阔的体现,他避免了在细枝末节上过度纠缠,而是直指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更宏观的层面对历史进行评价,从而更加客观、准确。

仅有开阔的视野还不够,如果没有坚实的先行研究作为支撑,难免流于空疏。笔者曾阅读过多种人物传记(戴逸先生虽然在书中第一句就交代“这不是一本乾隆帝的传记”,但全书基本上全面总结了乾隆帝的个人功过,事实上相当于人物传记),许多作者用力不可谓不勤,但有些章节总给人隔靴搔痒、不够深入之感,这进而又影响了全书的整体质量。这是因为,作者既然为历史人物作传,必然要全面叙述、评价传主生平事迹。然限于学力,多数作者只是在某几个方面对传主有较深研究,能够提出独立见解,还有些方面则缺乏研究,只能因袭前人说法,创新性就打了折扣。戴逸先生则不然。自1985年至1992年,他发表有《我国最多产的一位诗人——乾隆帝》《乾隆初政和“宽严相济”的统治方针》《失去了的机会——略论18世纪的中英关系》《四库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为纪念法国革命二百周年而作》《论乾隆》等一系列高质量论文,都达到了相当深度。正是有了这些前期成果,才使得《乾隆帝及其时代》一书心意迭出,处处都有思考的敏锐和深度。

例如,该书第三章第五节主要讲述了乾隆帝皇后富察氏去世后带来的政治风波。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帝结发妻子皇后富察氏在东巡北上途中逝世,给乾隆帝精神上带来极大打击,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对官僚的贬责,甚至处死,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政治风波。在这期间,皇长子永璜、和亲王弘昼、大学士来保、刑部尚书阿克敦、湖广总督塞楞额等高官,或被革职,或被罚俸,或被赐死,波及人数之多,为清前期所罕见。戴逸先生敏锐指出了皇后去世这一偶然事件带来如此巨大影响的原因,即在专治统治之下,“人治”作用很大,政治的发展很大程度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缺少可以制约和平衡的力量,从而导致政治上的灾难。一般而言,分析到此为止就可以了,这已经具有了一定深度。但戴逸先生未满足于此,他把第一次金川战争和皇后去世带来的政治风波结合起来考察,得出了更为深刻的结论,即乾隆帝的所作所为表面上看有很大偶然性,实际上却是皇权对官僚机器进行控制和整顿的表现,是皇帝试图解决皇权和官僚机器矛盾的一种手段。无疑,这一结论较之前者更加具有普遍意义。

除了视野开阔和思考敏锐以外,《乾隆帝及其时代》的行文还非常流畅。戴逸先生出生于江苏常熟,那里自明清以来就是文化渊薮,先生耳濡目染,浸润其中,自然深得传统文化精髓。又因为经历丰富、心胸开阔,使得行文相当简洁大气,读起来令人酣畅淋漓。

他在分析乾隆帝晚年统治趋于腐朽时写道:

任何专制统治者,当他经历了漫长的人生道路,到了晚年,日益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的知识、经验非常丰富,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反应模式,几乎是以不变应万变。他的思想和性格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青年时代的许多优点日益向其反面转化,顽强变成顽固,自信变成自傲,严格变成严苛,道德上的正当要求变成僵化的清规戒律。甚至心理失常,行为怪癖,出人意料。人们既不能理解他,又不敢违拗他。

再如分析18世纪的中国为何未能像西欧那样发生质变时,以田径比赛举例:

历史不是体育场上的接力赛跑,在体育场上,前三名选手都跑在别人的前头,但竞赛最后还是失败了,人们理所当然地要责怪第四名选手的低能和失误。康熙和乾隆尽管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贡献,但按历史序列而言他们正好处在第四位选手的尴尬位子上。应该说明的是:体育场上,每名选手的竞跑能力只属于个人的,而历史接力赛中却不是这样,因为这是几种文明之间的竞赛,每个选手都代表着这种文明所特有的速度、耐力和精神状态。当后一名选手接过前一名选手的接力棒时,同时也接过了这种文明所能发挥的竞跑能力。乾隆帝的思想和政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完全从头脑里想出来的,而是孕育于中国长期的历史之中,孕育于前代遗留下来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之中。因此,乾隆帝对18世纪、对中国历史的相对落后自应负一定责任,但他不能超越时代,自行其是。

类似的行文还有很多,兹不再一一列举。表面看来,戴逸先生行文相当通俗,其实绝非一般学者所能写就,只有他这样底蕴深厚、心胸开阔、充满智慧的学者,才能以如此通俗流畅的文笔对乾隆帝及其时代做出深刻评判。当今历史学研究,以科学化为主流。科学化使得历史学在史实考证、量化研究、多学科视角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文章可读性不足的问题。尽管不少论著确有学术贡献,但由于阅读起来“味同嚼蜡”,使读者望而却步,限制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正因如此,戴逸先生的《乾隆帝及其时代》的示范意义更加珍贵。这本书兼顾了科学性和可读性,不少段落令人读起来回味无穷,这正是它取得如此广泛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

《乾隆帝及其时代》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对戴逸先生本人此后的学术生涯也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毋庸讳言,尽管该书着眼于18世纪这一时代,但限于篇幅,许多问题未能展开论述。事实上,这一课题过于复杂,也绝非某一位学者所能独力完成。为弥补这一缺憾,自1992年起,戴逸先生主持了“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重大课题,经过多位学者多年研究,1999年由辽海出版社出版。较之《乾隆帝及其时代》,这部著作卷帙浩繁,力求把《乾隆帝及其时代》中未能展开的问题深入探究。同时,这部著作不仅将18世纪的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还关注17世纪的来龙和19世纪的去脉,以更深刻地理解18世纪的中国历史。可以说,9卷本的《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对《乾隆帝及其时代》的延伸,但其学术理路和关怀却别无二致。

2002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戴逸先生担任主任。清史编纂,无疑是新时期具有重大文化和政治意义的系统工程。戴逸先生作为负责人,在宏观指导思想上特别强调要用开放的眼光研究历史。他说:“清朝历史与以往的朝代不一样,它自始至终与世界历史保持着联系,必须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观察中国,必须了解当时西方人对中国写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们编纂《清史》,必须用开放的眼光,如果不了解这些,《清史》没法写。”这一思想同样也是《乾隆帝及其时代》一以贯之的。至于体例编排、章节设计、人物筛选等更微观一些的设想,不少也可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中找到端倪。

《乾隆帝及其时代》自1992年出版至今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这26年间,学术和时代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绝不意味着《乾隆帝及其时代》已经过时。恰恰相反,正因为学术和时代有了新的发展,《乾隆帝及其时代》所蕴含的意义才会更加凸显。

众所周知,自1990年代开始,“新清史”研究在美国兴起,代表性学者有罗友枝、柯娇燕、欧立德等。各“新清史”学者观点虽有不同,大体上都比较重视清朝统治中的满族、内亚因素,反对传统的“汉族中心论”,注重满文、蒙古文等少数民族文献在清史研究中的意义。随着学术交流的加深,“新清史”逐渐在国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新清史”的视角、取径、结论等都与传统清史差异较大,激起许多学者反对。这本是学术范围内的正常讨论,但由于其他因素的介入,使得争论逐渐偏离了学术轨道,沦为意气之争。笔者以为,在莫衷一是的条件下,我们一方面应秉承戴逸先生的宽广胸怀,大方承认“新清史”对中国与周边国家、民族关系等研究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应更全面总结前贤的研究成果,在孟森、郑天挺、王锺翰、戴逸等前辈学者精辟论断的基础上开展细化研究。

乾隆帝是“新清史”研究所用力最深的皇帝,同时也是其论点的主要支撑。“新清史”认为,乾隆帝不仅是汉人皇帝,同时是满人主子、蒙古大汗、西藏转轮王,具备多重身份。总而言之,“新清史”强调的内亚性,在乾隆帝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其实,乾隆帝形象问题,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时代》中也有不少论述,不过取向确有不同。例如,戴逸先生认为乾隆帝受儒家政治哲学的熏陶,以之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利用的史料主要是《清高宗实录》《御制诗文集》等汉文文献。笔者以为,戴逸先生的论点不仅可从汉文文献中找到证据,还可从满文文献中找到支撑,而后者的意义更加重大。自顺治帝开始,清朝就系统把儒家经典翻译为满文,并多次刊刻。顺治帝撰写了满文《御制孝经》,康熙帝则常在经筵日讲中阅读满文《五经》,雍正帝也敕撰有满文《孝经集注》。这些活动,在乾隆朝达到高潮。乾隆帝下敕重新厘定了满文《五经》,翻译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在武英殿予以刊刻,版本极其华美。在保存至今的满文文献中,经部文献数量庞大,占据重要地位。以上事实足以说明,清统治者特别是乾隆帝确实深受儒家哲学熏陶。遗憾的是,满文儒家文献目前涉足者寥寥,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呼应“新清史”。

戴逸先生书中的不少结论,为后来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所证实。例如,他详细研究了乾隆十二年至十四年(1747-1749)的第一次金川战争。第一次金川战争是乾隆帝“十全武功”的首次,占据优势兵力的清军面对四川西北部的金川土司,在耗费了极大代价后以议和告终。这场战争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戴逸先生将金川战争和乾隆十年(1745)瞻对之役、乾隆十三年皇后去世后的政治风波结合起来,得出许多精辟论断。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戴逸先生主要利用的是《清高宗实录》等“记述性史料”,而较少运用满汉文档案等“遗留性史料”。此后,金川战争仍是研究热点,多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此选题。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徐法言《乾隆朝金川战役研究》等,纷纷把金川战争和瞻对之役、乾隆十三年政治风波结合起来考察,继承并发展了戴逸先生的研究。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也以金川战争为中心,主要利用档案史料,从军事史的视角切入,考察了金川战争中清军战争决策、军事实力、进攻战术及两金川土司军事力量等问题,许多观点与戴逸先生不谋而合。尽管当时戴逸先生未充分占有最原始的史料,但其论断仍是值得信服的,后出研究不但没有推翻他的观点,反而证明了其正确性。这恰恰说明戴逸先生作为一个卓越的历史学家,拥有过人的识断能力,在当时研究条件远不如今天的情况下,得出了令人信服的观点,使《乾隆帝及其时代》至今仍具备学术价值。

18世纪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戴逸先生在书中给予了客观评价。但他没有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分析了当时中国黑暗、落后的一面,用近乎尖锐的文笔指出了乾隆帝决策的诸多问题,以此来解释中国为何在18世纪落后于西方。戴逸先生的目的当然不仅仅在于分析历史,更在于关照现实,他在书中说:“大浪淘沙,曾经喧嚣一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退出了舞台,隐形于消逝了的漫长时间之中。但现实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现实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研究18世纪及其人物为的是要弄清历史,理解现实,认识国情,增长智慧,坚定信心,选择正确的方向,迎着光辉灿烂的明天更好地前进。”阅读《乾隆帝及其时代》,可以使我们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其意义还很深远。

猜你喜欢

乾隆帝时代历史
皇帝偷枣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浅析清乾隆帝汉装系列行乐图的表现语言
新历史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